近體詩習作之五律長排(十六句):《悲心遲道》 --- 清明雨落山前壟

來源: 2014-04-06 15:52:06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悲心遲道》
清明雨落山前壟
沁文(古來客)
2014.4.5

默行雙足重,
遠望數煙輕。
鬆刺心間痛,
花開膝畔寧。
此山常入夢,
伊喚早聞聲。
避目逡巡送,
扶門傴僂迎。
驀然愁霧湧,
驚者老鴉鳴。
幾次悲難控,
三年筆未行。
但牽思念動,
總觸淚波橫。
又是春臨壟,
當知雨滿城。
==========
家母2010年秋遽逝於農村老家,其時沁文到費城賓大剛及一月,猝不及防,無法購得機票回國返鄉見最後一麵。直到2012年6月才得返鄉祭奠,但其時黃土在壟、青草於塚 。。。。。。

2013年秋季,沁文曾經寫下兩句現代筆風思念之詞。
村口的榆樹旁,倚立的是母親長久的思念,思念無垠;
墨裏的傾訴下,流動的是兒子深厚的回憶,回憶有痕。

此二句於沁文完全真實,每次歸鄉,鄰居無不告以此前許多日家母既已倚立老榆翹首門前。

去歲之末,沁文亦曾在壇內貼發七絕仄起之《幽草寞橋》。除此輕描簡言之外,一直未能寫些正式悼念文字,究其實,三年有餘而一直未能忍悲執筆成文:無數次皆未語已先淚流失控,思緒混亂如斯,四十年慈母(家母於四十歲生沁文、享年八十而逝,故沁文於2012年夏遲歸祭奠時曾於墳前叩首四十 。。。。。。)事曆曆似昨、然亦縱橫如縷,總不知從何寫起 。。。。。。

昨又清明,沁文欲語複自淚流滿麵、如廁盥洗、清理思緒、淚流滿麵、循環往複、心雨紛紛 。。。。。。 直到今日淩晨五時一刻方終就此拙文 --- 一遲到三年之清明祭文!

此五言十六句平起排律取八庚韻(於偶句),所有奇句亦有意選近音對之。前六句言2012年夏季遲歸赴壟路上以及墳前祭奠之事;句七句八述沁文於家母生前每次歸鄉複離之景;繼之以兩句(九 ~ 十)切換回轉至2010年秋天沁文身在費城驚聞噩耗之情;再以四句(十一 ~ 十四)釋至此三年未成祭文之由;最後兩句(十五 ~ 十六)重回至昨日清明之時。

此習作未按嚴格時間先後順序,卻特意采取時間場景之多次跳轉切換。此邯鄲學步啟發於明末清初大才子吳梅村(亦吳偉業)長篇敘事詩《圓圓曲》(敘評陳圓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