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聞驚鼠兒,時作扶床哭。 高樓誰家子,浪蕩相偎逐。”
前一句的“兒”,和後一句的“子”,就是樞紐,把前半部的寫實生動和後半部的審思激昂很好地銜接起來。
況且,作者後來的批判情緒在前麵“饑蠶葉未足”,“老母扶病出”,“沉沉百戶村,萬籟無聲息。”幾處都稍有伏線可循。
我可以提個建議麽?題和詩中的“夜”,可以換成“晚”或“暮”嗎?或者換成“熙熙攘攘”的“熙”字? 因為畢竟四月江村的夜,仍是乍暖還寒的。
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