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堪回首還回首(六): 轉行的故事
往事不堪回首還回首(六)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可見選擇做什麽職業有多麽重要。但有時候人算不如天算,今天圍繞這個主題回首一下。 上大學選什麽專業無疑是人生選擇職業的第一步。我的哥哥和二姐考大學的時候(一個79級,一個80級)正是郭沫若《科學的春天》講話橫掃全國,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家喻戶曉的時候,二人因為學習成績好,誌願都得到了滿足:都被學校的物理係錄取。俺大姐(也是80年入學)因為插過隊,理科沒那麽好,考到了財經院校。等到俺81年考大學的時候,數理化的高溫已經有所下降,計算機,自動化化開始熱門了。我們中學班三個考上了清華,一個計算機,一個自動化。另個是我,覺得不能步哥哥姐姐的後塵,覺得傳統的汽車工業會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大發展,就報了當時是冷門的汽車係。 到了清華之後,狂練書法,還在學生會組織活動,認識了很多人,見識大長,眼界大開,漸漸覺得當個設計發動機的工程師很沒勁。好象是83年的時候,清華有個計劃,要重建社會科學係,其他專業的學生學習三年後轉過去,目的是培養學生幹部。我正好是三年級,當過學生會的幹部當然優先考慮,我當時興奮異常,以為前程從此會改變。沒想到後來學校 change plan,我的轉行夢破碎,倍受打擊,心理上花了好長才調整過來。 過了一年,社會上又開始了經濟管理熱,我要轉行的賊心又活了過來。在我下決心改經管的過程中,二個人對我起了推動性作用,一個是和我一塊幹學生會的秘書長,當年宿舍在俺樓上,現在家在俺旁邊的79級學長,他成功地考進了清華經管係研究生;另一個是我整天一起打乒乓球的哥們兒,我在很多故事裏提到他,見《我和乒乓球的故事》。這位老兄現在是億萬富翁,當年雖然買衣服之類的事情沒主見需要我幫忙,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看得深刻,也頗有遠見。他不但說服了我,同時也遊說另外兩個同班同學。後來那兩個同學一個考上清華經管(現在加拿大),另個考上了北大經濟係(現在波士頓美國某銀行任VP)。 我這個哥們自己的轉行史比我的更有戲劇性。他是我們當中最早意識到經濟管理的重要性,最早地決定要考人大工經係,也最早地付諸行動:去人大旁聽經濟方麵的課程。記得人大的課和我們清華的流體力學課有衝突,他就放棄上自己的流體力學課,作業啥的隻能靠抄了。後來在研究生考試報名的時候,我們受他指教的三個人報了三個不同地方的經濟專業,他自己卻臨陣改了主意。他告訴我,他不想考人大了,他要考當時唯一沒有取消公派出國的石油規劃院,覺得出國比改經管更有出路。我們當時個個都是比盲人律師還崇洋媚外的人,當然覺得能出國是上上策。但問題是石油規劃院有一門必考課:流體力學。雖然他此課考試蒙混過了關,但他知道自己根本就不會。怎麽辦?我哥們發財決不是偶然的,魄力是大大地有的,他毅然決然地決定到我們低年級去重聽流體力學課! 結果他當然被石油規劃院錄取。我們班不是每個人都考研,但考的沒有一個沒被錄取。但是高興沒多久,石油規劃院的公派出國也被取消了。我哥們頓時就傻眼了,去還是不去?我當時給他出的餿主意是去,死活也是研究生,也是費了這麽多心血考來的。多虧他沒聽我的,他選擇了放棄,最後參加畢業分配回了老家,of course,後來發了財。 而我,仗著清華學來的考試本事,也順利地考上了某部的研究生部,畢業了又在國家機關的經濟部門工作。當時很喜歡,沒給自己計劃要當多大的官,還是喜歡寫,當時發表的文章甚至和大經濟學家劉國光,蔣一葦等並列放在一起,以為這輩子也會當個經濟學家。 圖(1)和圖(2)是當年寫的兩篇文章。沒錯,我名字後麵的那位就是現在的財政部助理部長。
(1) 1990年在《財政》雜誌發表的文章
(2) 1989年在《金融時報》發表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