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好場景, 但是因為framing問題為composition帶來困難, #2有餘地
先鼓掌, 拍得好
主要是從構圖來說
#4 主體以及身後的水跡是興趣點, 但主體太正, 因為其明顯向右的運動趨勢這樣構圖不符合審美原則. 保留水跡,則主體偏右, 要撞牆,不可取, 把主體安排在左, 水跡被截掉,興趣大減. 他占的麵積有點大了, 小一點還有裁剪餘地, 因為這人本身的細節確實不適合使勁去表現. 更大的問題, 這人也沒在焦點.
#2 拍得好, 大麵積的天空死白很難看, 但Framing 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為下一步composition留下不少餘地.
你比較一下同一個相機拍的照片會發現,照片尺寸並不完全一樣, 這種死白(徹底過曝光), 死黑(完全沒有曝光)是不含信息或信息量少於正常的像素.
如下是我的理解,
1. 我很喜歡那兩棵樹, 一邊一個再加上上麵的樹枝, 符合某種Frame in frame的composition方法,當然我希望兩棵樹幹完全在對稱位置,再稍微往中間一些更好. 會增加空間上的通氣感; 裁掉天空死白,興趣更集中在主體,以及前麵的池塘.
2.也許會覺得兩顆樹並未給構圖加分, 幹脆把它去掉, 隻保留中間, 這樣更中規中矩, 我還是更傾向保留樹. 有時後在不破壞視覺平衡的情況下, 稍微偏離規則之外還更有趣味. 這個裁剪興趣更集中
嚐試今後把拍照分成兩部, 1, framing, 在取景時不要太緊,留出空間,為後麵裁剪留下餘地, 使最終照片符合構圖. 手機的像素都足夠高,經得起裁剪, 2, composition, 後期編輯調整角度,裁剪,等達到最佳構圖, 不必在framing時一次做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