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太值得我學習,敬佩與支持的姐姐,很抱歉沒有經過姐姐同意就轉發了。隻因感動
![]() |
我老媽從沒給我們學校的義賣活動做過餅幹。她既沒自告奮勇地做過我們班野外郊遊的監護人,也沒請我們的越野長跑隊吃過她做的通心粉大餐。但她是個好人。我看見她在廚房裏的電腦上用兩個食指打字,寫信給中國的政府官員,呼籲取締殘酷的活熊取膽行業。她總是先寫英文,然後由穀歌翻譯軟件譯成中文。我看得直心疼,告訴她有一個簡單的方法,我可以把她電腦輸入係統改成中文的。老媽告訴我不用擔心,她已經習慣了現在的方式。
近幾年來,情形越來越糟。記得以前晚餐後她經常跟老爸一起看電視,可現在她如果不是在電腦上打字,就是在樓下打越洋電話,聲嘶力竭地衝著話筒那頭說中國早就應該禁止吃狗肉了。我老媽在做了不起的事,可我為什麽會覺得悲傷呢?也許是因為,她沒有從她所做的一切中獲得認可、讚揚或快樂。我問她為什麽要這樣做,她說她別無選擇,因為動物不能說話。
有一次,趁著老爸出差,老媽告訴我一個驚人的秘密:她花了2000美元在北京一家報紙上為流浪狗找領養做了半版廣告,雖然至今隻有一個人看了廣告後收養了一條狗。她說事情總得一步一步來,誌願者所做的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積累起來,就有可能改變這個社會。但她不讓我把這件事告訴老爸。這筆錢她是分好幾次取的,所以老爸不會察覺到。可別誤會我的意思啊,老爸挺愛我家狗狗“福福”的,但他也愛錢。
那年夏天和老媽一起回國探親時,我們既沒按原計劃去北京爬長城,也沒去參觀毛主席紀念堂。老媽和我跑去給流浪動物領養活動做義工。這類活動的參加者極少,因為人們對純血統動物趨之若鶩。
這次探親旅行以拯救兩隻被遺棄的幼犬並將它們帶回我們在美國的家而告終。在上海機場候機時,我突然意識到,我們人類可以做的事其實很多。以前每次回中國,看到街上那些病弱的流浪狗,我隻是感到巨大的悲傷,卻從未想過我應該做些什麽來幫助這些動物。是媽媽教給我:行動才是一切,其他都是借口。
同時,媽媽也讓我懂得,即使是做正確的事也不一定能讓人人都開心。我們這個大家庭的成員都覺得我老媽*****了,傻得連我爸都無可奈何。想想看,帶著兩隻叫個不停的幼犬連續飛行14個小時能算什麽明智之舉嗎?但毫無疑問,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們留下了兩隻小狗中的女孩,媽媽的同事收養了男孩。現在,“小男孩”每周上三次幼犬社交課,學習怎樣交朋友,在沙灘上長時間地嬉戲撒歡,吃健康的幼犬食品,再也用不著在弄堂裏東躲西藏了。
我老媽既不會做代數題也跑不了馬拉鬆,但我卻對她有著無比的崇敬。雖然她也許從來沒打算影響我,她的言行舉止卻在不經意間觸動了我的心靈。即使受虐的動物們帶給我的是九分的悲傷和恐懼,但為了那一分的滿足,我也注定會把救助它們的使命堅守下去。我要替無言的它們發出呐喊之聲。
(摘自《動物記》,作家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作者1994年在美國波士頓出生,祖籍上海,現就讀於波士頓漢密爾頓威翰區域公立高中四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