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說-問美女體重與問東周的九鼎之重哪個風險高

來源: 華說曆史 2021-01-26 16:54: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8778 bytes)
禮樂製度的社會裏有規矩。
既然有了規矩,就該遵守。可有的時候,人們卻要明知故問,不是有目的,就是有意圖,否則就是喝高了。
見麵問“你吃了嗎”沒啥風險。
如果見麵問“你多重”很可能就有風險。不是收獲一個白眼,就很可能收獲一個背影。
被問到的人覺得這個問題關乎自己的尊嚴時,問題就更複雜了。
能問這話的人多半和你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很多時候,真的不能丟個大白眼了事。
問個體重都有那麽多事,問個鼎重,又會是什麽後果?
 
鼎是什麽?問鼎的後果有多嚴重?
我們有個成語叫“問鼎中原”。古時候,如果說某某想問鼎中原,這事就大,不弄個謀反罪給你都是輕的。因為問鼎中原的意思是企圖奪取天下。
 
這個鼎是什麽?有什麽特別之處?
鼎是中國古代一種煮東西的器皿,主要以陶或青銅製成。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先民用陶鼎。到了金石並用的時代,青銅鼎出現。青銅器的發展和鼎盛時期就在夏商兩朝。在沒有灶台和鐵器的時代,這就是飯鍋了。不過,能“列鼎而食”,隻能是豪門貴族了。
 
鼎除了用作煮器,也用作盛食物或佐料的器皿,祭祀用的禮器,陪葬用的明器,甚至刑具。西周的時候就曾發生過周夷王烹齊哀公的事件。
1939年在河南省安陽市武官村挖出的商代後期鑄造的後母戊鼎,又稱司母戊鼎。就是咱們今天挖出來的最重的青銅大方鼎。
 

圖片來源:by Mlogic  on wikimedia.org

 

這些鼎的重量可不可以問呢?應該沒問題,不過,誰想去問呢?

但是,有一個鼎,或者說一套鼎,你就得冒著生命危險“問鼎“了。

 

楚王問鼎,尷尬而歸

這裏問的鼎特指的是“九鼎”。這個就不能問。尤其西周鼎盛之年,不合禮法事不小,藐視天子的罪就大了。

雖說不能問,可是,在春秋戰國時候,禮崩樂壞。諸侯就按耐不住地紛紛來問鼎。

《左傳·宣公三年》記載了一次楚莊王問鼎的故事。

話說公元前606年,楚王親自帶兵攻打陸渾戎。到了洛陽,也就是東周天子王室所在地。楚王“觀兵於周郊”。這個居心其實也很叵測。

 

你道這個在周王家門口搞閱兵式的是誰?

正是那個口出“三年不飛,飛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的楚莊王。春秋五霸中,其他四霸還稱某某公,譬如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你看楚國稱啥,王,楚莊王。春秋開始沒多久,楚武王熊通作為楚國第一位也是諸侯裏第一位稱王的。因嫌爵位太低,周王不肯加封,自己給自己的。這成何體統?然而,周王隻能敢怒不敢言。

 

這一年,東周經曆了各種篡位和政權的更迭,第9任天子剛剛坐上有名無實的天下共主的位子。

新王周定王趕緊讓自己的堂兄弟,傑出的政治家王孫滿,出城去慰勞。

席間,楚王就問:周定王家裏擱著的那九鼎多大多重啊?

 

據說,鼎重千鈞,秦漢以前一斤約222克,1鈞又約等於30斤,這鼎就差不多6.66噸重。

但王孫滿不能說啊,這是有組織紀律的。周朝一開始就製定了一套禮樂製度規定人們的行事的規則。

倒不是這鼎的重量關乎高科技秘密,主要是涉及到政治體麵。因為這九鼎象征著周天子至高無上的地位。諸侯問鼎,那就是有圖謀不軌的嫌疑。

可是,到了禮崩樂壞的東周時期,對於這種無聊的,或者說故意挑釁的問題,別說做大夫的王孫滿,就是周定王本人也不可能拿出周夷王那點氣魄說:拖出去,烹了。

為啥?因為周幽王戲諸侯的烽火已經把西周那點家當給燒得差不多了。此時的周朝天子隻能看看春秋時期的諸侯點的不一樣的煙火了。

 

圖片來源:by 玖巧仔 from wikimedia.org

 

此時的楚莊王執政8年,羽翼豐滿。內心的誌得意滿估計一加熱就能漲起來。

此時的王孫滿也隻能避重就輕地說:在德不在鼎。

莊王一聽,小樣的,都已經財政赤字了,還不肯說。

接著又說:“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意思是,我們楚國戈戟的刃尖,折下來就夠築成九鼎了。

這種做派很有暴發戶的氣質。

那可不就是?“楚人盜牛“的典故,說的就是楚國的部落首領熊繹,當年受周王分封,封為子爵。去封地丹陽建國時,因沒有祭祀用的貢品,就到鄀國去盜了一頭小牛犢,連夜宰殺。

 

此一時,彼一時,誰讓周天子的威望江河日下呢。是可忍,孰不可忍?王大夫可忍。

根據《史記 楚世家》的記錄,巧言善辯的王大夫這樣講故事:咱們這鼎的來曆,是因為大禹以德定天下,夏朝鼎盛之時,禹的兒子啟用天下九牧所貢青銅鑄成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九鼎鑄成後,陳列於宮門之外,使人們一看便知道所往之處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吉。

 
夏朝時的桀亂德,夏朝被商朝所滅,九鼎被搬到了殷都。後來,商朝的紂王暴虐,鼎又被搬到周朝的國都。當年周成王定鼎於郟鄏時,鼎就移入河南洛陽的都城。
九鼎雖然重,君主昏庸無德,再重,別人也拿得走。
 
卜卦說,周朝有700年的天命。今日雖然勢微,但天命未改,這鼎再輕,楚王也不可以問啊。
結果,“楚王歸”。
 
後人紛紛盛讚王孫滿以三寸不爛之舌退楚王幾萬大軍。“三寸不爛之舌”果真如此厲害嗎?
 
秦武王問鼎舉鼎丟性命,周王拒絕丟王宮
到了公元前307年,據說秦武王也去問鼎了。這次,沒人去講鼎的故事了,為啥,東周天子勢更微了。就剩那點家底,還一分為二,分出了一個東周公國,一個西周公國。
 
當時那個還稱天下共主的周赧王,周朝的末代天子,正是“債台高築”成語裏的主角,隻不過,他不是債權人,而是債務人。
周赧王被忽悠去以天下共主的身份,聯合六國伐秦,沒有軍費,找本國大戶借錢,結果事未成,錢沒了,隻好藏身於宮中的一座高台上躲債,事後,周人稱之為躲債台。
屋漏偏逢連夜雨,那個叫嬴蕩的秦武王也來問鼎了。
此時的周赧王與秦武王之間,叫上10個王孫滿也沒用了。此一時,彼一時。
在周王朝已經處於破產的悲慘境地,沒錢,沒人。其他諸侯國,經過一番拉鋸戰後,花落誰家,已經不難猜到了。此時,再華麗的外交辭令已經不能阻止秦王問鼎的野心了。
結果是,秦武王直接把周赧王趕出他在東周公國裏的皇宮。而周赧王也隻能去西周公國接受供養了。
 
這鼎還需要問嗎?
《史記》:“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
故事說的是,秦武王力大,喜歡搞個舉重比賽啥的。公元前307年的8月,武王與孟說舉大鼎比賽,結果把脛骨折斷。估計,最後就是被大鼎給砸死了。
龍文赤鼎,又被稱為“雍州鼎”或者“秦鼎”,就是九鼎之一

 

這裏就透出了一個信息。九鼎很可能被秦武王據為己有了。此後,九鼎的下落成為傳說,有人說九鼎沉沒在泗水、彭城,秦始皇曾派人打撈,未果。

中原再無九鼎可問。不過,後世的王朝依然一代代地“問鼎中原”,更換著朝代。

咱們再回過來說王孫滿的外交辭令。當楚莊王來問鼎時,天下還在春秋五霸時期,楚莊王的勢力還沒達到可以忽略其他四霸聯合的力量時。

楚王問鼎時,背後還有四隻大老虎虎視眈眈地盯著。

周王是沒啥氣勢了,其他諸侯還有。

此時的王孫滿隻要是任何禮貌的回複,怎麽說,結果都一樣。鼎,楚莊王問了也沒用。

但是對於王孫滿就不一樣了,沒有這樣華麗的回答,他的名字能被記住嗎?

當然,作為案例分析,他應該被記住。至少說明了一點,王孫滿善於審時度勢,。善於借勢。

他雖然沒有指望他的回答能夠流傳百世,但他也不會說:等我問問我們領導去。那就太沒文化了。

到了秦武王時,戰國其他六雄也自顧不暇了,周王哪裏還能借用虎威?多說兩句話就被踢出老家了。

 

非周王不善言,是王孫滿正好趕在了風口上。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當然是問體重。鼎都是NNNN年前的事兒了。 -廢話多多- 給 廢話多多 發送悄悄話 廢話多多 的博客首頁 (177 bytes) () 01/27/2021 postreply 05:09:26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