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兒闖天下 75。新疆和土耳其啥關係?

來源: 2020-01-11 07:21:4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豆兒想做的第二件事兒是懶懶散散地坐在街邊看形形色色的過往行人,然後天馬行空地幻想他們的故事和生活。

 

這天下午,走累了的豆兒找了一家路邊咖啡館兒坐下,想嚐嚐據說是歐洲咖啡始祖的傳統土耳其咖啡,順便看看行人發發呆。土耳其咖啡器皿精致,製作過程非常有趣。店主人在你麵前現磨咖啡豆和各種香料,然後放在一個有長柄的咖啡壺裏注入清水,插入被炒的滾燙的沙子裏。沙子很快把小壺裏的咖啡煮沸,店主人拔出小壺把煮沸的咖啡,隻是沸騰的那部分倒進杯子裏,再煮再沸騰再倒直至杯滿。

 

為了更好地品嚐咖啡和香料的味道豆兒沒放糖。接過店主遞過來混合著各種香氣的土耳其咖啡,豆兒淺淺地喝了一小口,真苦。放下咖啡慢慢地觀察著街上的行人。伊斯坦布爾街頭到處都是俊男美女,比例之大顏值之高顛覆了豆兒的想象,盡管豆兒已經知道奧斯曼帝國在強盛時期大量搶掠各國美女與國人婚配。帝國甚至有一個專門為之提供美女的附屬國:克裏米亞汗。那裏的商人主要任務就是去世界各地收買漂亮的女子,之後賣給帝國的宮廷,富人,和付得起錢的人。這使得土耳其人的後代越來越好看。

 

豆兒勉為其難地喝著苦咖啡腦子裏上演著帝國美女圖,兩個路過的男人走了過來用帶著口音的漢語問:“你是中國人嗎?”

 

“這兩個土耳其人倒是相貌平平,一定是祖先太過貧窮沒娶到外國美女。”豆兒邊想邊點頭高興地說:“是啊,我是中國人。你們會說中國話?”

 

那兩個人馬上興奮地說:“真的是中國人。我們,我們是從新疆來的,也是中國人。好幾年了,這是第一次碰到個真的中國人。”

 

豆兒笑了:“難道還有假的?”

 

“那倒沒有,隻是有幾次以為是中國人,結果白高興一場。”其中一個高個兒的抓抓腦袋說。

 

“你們怎麽會在這兒?你剛才說來了好幾年了,習慣嗎?”想起過關時的尷尬,豆兒不覺得他們是從海關過來的。

 

兩個新疆人臉上的表情變得有些複雜,個兒矮的那個答非所問地說:“我們和土耳其人是一個種族,說同樣的語言,信同樣的宗教,唱同樣的歌,吃同樣的食物,連樂器都是一樣的。”

 

“原來土耳其語就是維吾爾語啊?”豆兒驚奇地說:“這簡直不可思議。隔著半個地球,中間有好幾個國家還有黑海,裏海。這裏的人居然和你們新疆人同種同宗。”豆兒無法想像當他們踏上這塊土地時,感覺到的是歸屬,還是離家萬裏?一定複雜的難以形容。

 

“是啊!我們在這兒的感覺比在中國的漢人區更自在一些。”高個的說完又黯然神傷地補了一句:“但是這兒不是家。”

 

豆兒聽了深有感觸:“我知道,我從美國來。那兒也不是我的家。”說著竟差點兒落下淚來。

 

兩個新疆人男人見狀打趣地說:“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走,別喝這苦咖啡了。老鄉帶你去吃這兒最好的瓦罐兒牛肉。”

 

哈哈,豆兒最想做的第三件事兒就是吃。三人一拍即合!一路上三人聊著新疆的好吃的,羊肉串,哈密瓜,大棗兒,葡萄…… 數不勝數。豆兒說:“最喜歡新疆的歌兒了,一聽見就想動想跳。”說完來了個經典的雙手卡屏,身子不動脖子動。惹得兩個新疆男人的腳都癢癢了。

 

三人一路過去,品嚐了烤魚,烤肉。高個兒的說:“不如我們新疆的羊肉串兒。”矮個兒的說:“這個拖倫巴好吃。”豆兒試了幾顆,果真又香又甜又脆十分可口。可是用葡萄葉包著肉末、米飯、辣椒、和葡萄幹的冷多瑪把豆兒酸得愁眉苦臉,牙都倒了。豆兒嬌嗔玩笑地對兩個新認識的朋友說:“以後我去你們新疆做客,不許給我吃這個。太酸了!”

 

“不給,不給,保證不給。”看著豆兒被酸的鼻子眼睛擠在了一起,兩個新疆朋友笑得彎了腰。最後三人在大街後麵的一個小店裏吃了久負盛名的瓦罐兒牛肉,真好吃!

 

太快黑的時候兩個新疆朋友才把豆兒送回了酒店,三人意猶未盡,依依不舍告別。在土耳其,豆兒遇到的所有人:邊檢,軍人,商販,流民……個個都非常非常的熱情友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