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八:半畝園

來源: 2019-10-30 17:58:4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爸媽:

今天帶學生去“半畝園”飯館吃飯,隨行老師加司機一共三十七人。那片小店,統共坐不下幾十人,光我們就呼啦啦占了一大半的地盤。去“半畝園”吃飯,是中文班一年一度的傳統。原本在春節前後,去年春節全體學生來家裏包餃子,就推到了期末。結果,前一天晚上老三生病,我沒再去學校,活動自然取消。學生特別失望,一開學就問我,要不要補上?

自然是要補的。去“半畝園”之前,我都會給學生看菜單,讓她們選好自己想吃的,到時候用中文點菜。“半畝園”是家以麵食為主的小店,味道不濃不淡、不辣不鹹、不油不膩。紅燒牛肉麵、雞排麵主打,另有牛肉餡餅、芝麻燒餅、蘿卜絲酥餅、豆沙酥餅、蔥油餅、手抓餅、千層餅等各種餅,加四喜烤麩、毛豆百葉、涼拌三絲、酸辣黃瓜、雞絲拉皮等各種小菜,周末還有新鮮豆漿、油條。學生們最喜歡吃牛肉麵、擔擔麵、雞排飯、蔥油餅、鍋貼、和小籠包,也喜歡喝奶茶。

“半畝園”創始於台灣,據說是一位喜食麵的退伍老兵開的店,為的是能吃到地道家鄉口味的麵食。台北的“半畝園”我們也去過,不知道是不是最早的那家,我覺得味道其實不如我們這裏的。“半畝園”進入美國的時候,先在加州登陸,然後才開到了這裏。老三的好友說,北京也有分店。

老三在陝西度過了他整個的中學時光,那片土地留給他的印記就是:喜歡吃麵!家裏常年備麵粉,每周都做手工酸辣臊子麵給他。所以,試過周邊所有的飯館後,他對“半畝園”情有獨鍾也就理所當然。無論自己一個人,舉家,還是請朋友吃飯,他首選“半畝園”。當然,那裏的衛生和服務也是周邊飯館裏最好的。這家飯館,從我們第一次去到現在,已經十幾年了,難得味道十幾年如一日,沒有什麽大變化。我們自然成了老顧客,和那裏的服務員都熟識,連吃飯都可以賒賬的,如果忘了帶現金的話——她們隻收現金。

第一次去的時候,我就對“半畝園”這個名字很感興趣,猜測難道是因為地方小,統共隻有半畝的原因?後來,飯館的牆上貼出了一幅字,幫我解了這個疑惑。那幅字叫《半半歌》,是老板自題:“半生戎馬/半世悠閑/半百歲月若煙/半畝耕耘田園/半間小店路邊/半麵半餅俱鮮/淺斟正好半酣/半客半友談笑竟忘年/半醉半飽離座展笑顏/花開半時偏妍/半帆張扇免翻顛/馬放半韁穩便/半少卻饒滋味/半多反厭糾纏/半工半歌半為錢/半人半佛半神仙/半之樂,樂無邊”。

其實,這首《半半歌》自有來處。普陀寺有半山庵,台北有半半樓。就連“半畝園”,也是北京明末就建成的一個園子。不過,我也的確體會到“半麵半餅俱鮮”,“半客半友談笑”的意味。難得一家飯館,沒有為了迎合老美的口味而改變初始的味道。所以,我嘮叨了這麽多,你們也是可以理解的吧?嗬嗬。

即此,晚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