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留痕13: 由最近發豬肉票想到的

來源: Xiaonuzi1 2019-08-27 13:55: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137 bytes)

看新聞最近中國某個城市發票定量限購豬肉, 突然想到購物票那些事, 不由得想寫下來。

  1. 糧票

買菜要菜票,買煤要煤票,買糖要糖票,買布要布票,買油要油票,買糧要糧票……這些票那些票,多的數不過來,我想我們這些50後、60後對購物票恐怕都會有深刻記憶的。記不清發票原則是什麽,隻記得每一種票如果不計劃好都不夠用,所以中國婦女的精打細算,勤儉持家,粗糧細作世界聞名。

糧票大致分兩種, 一種是省上的糧票, 每個省自行製作, 省內流通運行,一種是全國通用糧票, 全國各地都可以用。具體票麵價值大概分一兩、 二兩、 五兩和一斤、 五斤、 十斤等。糧票是是按人頭發的,大人和小孩數量不同, 具體多少記不清了,反正家裏如果孩子多, 或男孩多的家庭是肯定不夠吃的, 所以小時候挖野菜填充糧食是經常做的事情。

我的父母是支援大西北來到北方城市的,盡管在北方生活了許多年,但生活習慣還是改變不了的,愛吃大米,不喜歡吃麵食。印象特別深的是當時30%是細糧, 細糧指大米和麥麵,70%都是粗糧,粗糧包括玉米,高粱米,和紅薯等。母親在一堆粗糧中看中了紅薯,因南方人喜食甜食,紅薯的幹、麵、甜很符合母親的心意,從此家裏擺滿了紅薯,我們做子女的任務就是配合母親洗完紅薯,一部分蒸,然後切片,曬幹。另一部分直接切片,和蒸熟的一起曬幹。那時候很多居民樓的最高一層都有階梯通往樓頂的,母親讓我們把紅薯片放在樓頂上曬,既安全又不占家裏空間,很聰明的做法。曬幹後的紅薯分別用不同的糧食口袋裝好,送到有農家專門開的小店,碾軋成粉,這是要交費的,多少記不得了,但是能記得的是用紅薯粉蒸的窩頭非常好吃,直到今天依然懷念那紅薯窩頭的味道。  但是隻吃紅薯還是不夠的, 所以在玉米和高粱米之間, 母親堅決選擇了高粱米, 高粱米硬且糙, 但有嚼勁, 做成粥喝還是很香的, 但不能多吃, 吃多了, 肚子脹痛很難消化, 偶爾買一點玉米麵粉回來, 全家人幾乎沒有人動筷子,對玉米麵的拒絕一直影響到現在。 記得有一次係裏開party, 一個美國同事專門切了一塊玉米蛋糕給我, 說如何好吃,我告訴同事我小時候大概整個童年都是吃玉米麵長大時, 她一臉羨慕地說: 怪不得顯得年輕呢,弄得我哭笑不得。

什麽時候取消的糧票已經記不得了, 隻是記得80年代末先生到外省出差我還到處借全國通用糧票給他。 後來我還特意攢糧票,我是餓死鬼投胎的, 生怕吃不飽,

哪知糧票說取消就取消了, 所有的糧票都變成了廢紙。和糧票有關的記憶也漸行漸遠,慢慢地封存在記憶裏了。

後來出國了, 回去但凡見到紅薯窩頭都要買, 隻有那一刻很多往事就會湧上心頭。手捧窩頭,細細品味,但是卻怎麽也吃不出原來的那種甜甜的, 有點黏牙的味道,現在的窩頭樣子做得漂亮了許多, 可是味道差了太多, 也許不是窩頭變了, 而是我們的味覺有了太多的選擇, 但我寧肯相信是當時的窩頭味道更好, 畢竟那是我們記憶裏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 煤票

買煤需要購物票, 好多年前的事了。那時候還是戴著紅領巾的小學生, 我家住的居民樓, 一戶一戶挨得很近, 應該是當時市裏比較大的居民區之一。買煤也是供給製,也是需要煤票的。煤廠離我家很近,好像是出了門右拐,走上一條不寬的馬路,未幾,左拐沿著馬路一直朝前走到末端就是煤店。那時買煤主要買的是蜂窩煤,煤的形狀是10公分高的圓柱體,上麵帶有許多眼,上下貫通,好像多為12個眼,貌似蜂窩,故得名之。製作蜂窩煤的器具是一種很特別的類似打氣筒狀的東西。筒把手可以上下抽動,筒下端是一個蜂窩煤的模子。製作時把煤和水按比例和成煤泥,不能太幹,太幹不易粘合,也不能太稀,太稀煤 餅上的蜂眼就看不清楚,也站立不起來。工人們將那神器像打氣似的先把杆子往上抽,讓底下的煤餅模子置於煤泥之中,然後將杆子往下輕推,再左右扭動幾下,然後輕輕提取,立時可見蜂窩煤做好。作為買煤的人一定會選比較幹燥的蜂窩煤,太濕容易爛,從煤廠運到樓下,還要用筐子搬上樓,幾經折騰才能到家,即便小心再小心搬進家時也會打碎幾塊的,那是非常心疼的。因為買煤是出力活多是由男孩子幹的,但像我們家把女孩子當男孩子用的可也真不少。現在想起來搬煤的艱難都會覺得腿肚子疼。

80年代末, 我自己有了家, 也需要用煤燒爐子。 那時社會發展很快, 不用自己搬煤了, 交點錢有人會把煤送到家來, 但是蜂窩煤依然得省著用, 煤票供應的數量依然有限製。 記得女兒上小學時還得給學校貢獻幾塊蜂窩煤, 但是那是舍得的, 誰願意讓孩子冬天受冷呢。其實那些年還是有很多值得記憶的。 爐子是需要晝夜不滅的, 一旦滅了, 就會用煤夾子夾一塊新蜂窩煤到隔壁換火種, 那種場景恐怕以後不會再見到了。

記不清什麽時候取消了煤票, 市場放開供應, 至90年代已有很多地方開始用暖氣取暖, 用天然氣做飯, 因為煤汙染, 越來越少的人用爐子了, 我甚至不知道中國是否還有蜂窩煤,無論怎樣, 正如俄羅斯詩人普希金說的所有過去的都會變成親切的懷念,我想說的是所有的經曆更是讓我們珍惜當今的生活, 因為苦過、難過, 我們更值得擁有更好的生活。

3. 油票

中國人的吃菜習慣多離不開烹,炸,煎,炒,而烹飪過程中最為開心的是炒菜時讓油冒很大的煙,然後下薑,蔥、蒜翻炒幾下,隨後下菜,那熱油碰到青菜的滋啦聲,簡直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而油就是烹飪樂曲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樂章。但是那個時代的食用油可不是隨意購買的,也是供給製,各省規定不太一樣,我所在的省好像是一個人一月四兩油。記得很清楚每家的油瓶都很相似,類似老式的西鳳酒瓶,深綠色,很多人家在瓶頸處綁一細繩,可以勾在手上,然後背著拎油瓶的手在後麵,邁著四方步到商場打油,走回居民區時遇見熟人,打聲招呼,說兩句話,那油瓶就在身後晃動著,晃得幾十年過去了,直到現在依舊在夢裏顯現。食用油的限量供應使得人們想盡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最為大家熟知的是買肥肉,越肥越好,將肥肉煉油,然後存放於一罐中以備不時之需。                                                  

購物券一直持續到80年代末期。記得我和先生結婚時依舊需油票購油,因先生屬於集體戶口,沒有糧票,油票等,一個月就我那四兩油,真正的清貧。那時我們就住在學校裏,我的鄰居是學校後勤食堂的會計,她時不時的以各種名義給我一些油票,我然後再買其他東西還回去。就這樣過了些許年,政策開始有所放開,不用油票也可以購買到高價油,這樣也好,畢竟拿錢可以買到了。                            

小時候的一些事對人的一生都有很大影響。90年代末隨先生來到美國的前半年,不會英語,沒有工作,沒法開源就想著節流,用油又回到80年代,能怎麽省就怎麽省,直到現在先生依然會繪聲繪色地說:想起剛來美國時幹煸圓白菜....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都是早當家的孩子 :) -樹枝兒- 給 樹枝兒 發送悄悄話 樹枝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7/2019 postreply 18:02:00

非常環保.中國領導人環保意識超前 -MJ0324- 給 MJ0324 發送悄悄話 (77 bytes) () 08/27/2019 postreply 18:11:59

我們浙江糧票是1993年取消的,全國其他省份應該大同小異吧 -京工人- 給 京工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7/2019 postreply 19:03:36

爐子火要滅,第一要用碳煤救。它是一種特殊的蜂窩煤,輕且易燃燒 -色大膽小- 給 色大膽小 發送悄悄話 色大膽小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8/2019 postreply 04:36:41

豬肉限購是fake news -大千歌後- 給 大千歌後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8/2019 postreply 05:57:13

國內同學微信說豬肉40到?80元一斤貴得不得了,他們那兒還是小城市 -smeagolrocks- 給 smeagolrocks 發送悄悄話 smeagolrock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8/2019 postreply 07:47:34

想起來了,好像有一種蜂窩煤是專供生火用的。 -Xiaonuzi1- 給 Xiaonuzi1 發送悄悄話 Xiaonuzi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8/2019 postreply 08:09:59

也許南北不同吧。我們那裏做蜂窩煤會加點黃泥。點蜂窩煤用木炭,有點技術含量。我好象是天生高手,家裏生火一向是我做的。 -周老大- 給 周老大 發送悄悄話 周老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8/2019 postreply 22:56:27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