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國內工作的好友又推薦視頻了(附後)。是關於劉若英和陳升的故事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wMjI5MDg=.html
)。觀後有感暨回信。遊子
我是第一次看劉若英, 也才知道有這麽個陳升的人。我落後的很呐,就是風箏有線, 我順著也追不上(時代)了。不過,其中的道理恐怕是任何時候都不變的。
1. “我不在乎你唱(做)的內容是什麽, 在乎你是不是快樂“。 隻要快樂就行。陳升是個明白什麽是最重要的人。
2. ”有所為就要有所不為"。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麽,有些事是千萬不能做的。比如和劉奶茶的這感情的東西。
3. "風箏已經飛得很遠了, 我接不到"。即便能就著線拉(找)回來, 其實風箏已經不是最初的風箏了。。。
4. 這樣的男人很絕情, 卻有真情,”期待白發相見, 那時候都已經沒有了悲傷“。 這是什麽樣的感情呢?
陳升這樣的超然冷靜 (不光為男女之情), 讓我這個過了不惑年齡的人,也隻有學習的份了。要在這繁華喧囂的塵世間活的明白, 超然,靜守,卻得要相當了得的定力。昨天也剛飛回來。飛機上看到了厚厚的雲層在陽光照耀下白得刺眼,更映襯著深藍深藍的天空, 安靜極了, “無車馬之喧囂”。我常常也會往更高更深的地方去想。畢竟飛機要landing, 回到喧囂的塵世當中了。坐在車裏,看著剛剛還在上邊的雲朵,太陽從其間投射下來。又看看周圍的人群車流, 天上人間不一樣得很呐。
心在天上飄, 腳在地下行。腳隨心走? 心隨腳變?
陶淵明的詩又上來了。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能何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想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附: 好友郵件
2011/9/25
開始看這段視頻的時候,已經是淩晨1點多了。雖然還要早起趕飛機,我還是很投入地看完了。是一段對劉若英和陳升的采訪節目。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wMjI5MDg=.html 或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R6A5_hvZQ0/
我應該是做學問的人,但是我覺得自己工作的激情(如果有的話)、做學問的態度,完全來自我的專業之外。比如,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一本可以指導我工作的書,是朱光潛的《天資與修養》;還有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園》;還有,比如,以上的那段視頻。
這段時間到處出差。飛來飛去的中間,心飄在天上沒有著落。這段視頻讓我在激動又浮躁的中國平靜下來,也激動起來。
淩晨三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