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衣

來源: 2020-09-11 19:33:08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句詩因為被日本人貼在了贈送中國的醫療用品的箱子上而變得很有名。它背後還有一個故事。

春秋的時候,秦哀公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楚平王的太子。公主迎到楚國,楚平王身邊有個小人,好像叫費無忌,就和楚平王說,秦國女子十分美麗,不如大王自己把她留下,另外再給太子婚配吧。楚平王竟然聽進去了,把原本許配給兒子的公主霸為己有。過了兩年,公主還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楚昭王。這個費無忌又向楚平王進讒言,把太子打發去戍邊,後來又誣陷太子,太子建逃離了楚國。太子建還有個老師,叫伍奢,也因此一並被抓了起來。可是隻抓了伍奢,平王和費無忌不放心,因為伍奢還有兒子。所以平王就召伍奢的兒子來,說如果你們來了我就赦免你們父子。伍奢的大兒子叫伍尚,小兒子後來就大名鼎鼎了,叫伍子胥。聽到平王的話,伍子胥就和他哥哥伍尚說,咱們不能去。去了我們父子都必死無疑。 伍尚這時對他的弟弟說,你比我有智慧,有能力。這樣吧,我們分工,我負責去陪父親死,你負責活下來給我們報仇。 於是,伍尚就去找他的父親,而伍子胥就潛逃了。楚平王和費無忌見伍子胥跑了,就把伍奢父子連同伍家上下都殺了。一共殺了多少不知道,哭秦庭這個戲裏說有三百多口。關於伍子胥一路的流亡,有很多故事廣為人知,這不是咱們今天的故事。講了這麽多,我們今天的主角現在才剛剛出現,他是伍子胥在楚國的一個好朋友,叫申包胥。

申包胥也是楚國的大夫。伍子胥跑路之前,和申包胥道別,說,我發誓將來一定會滅了楚國,給我父兄報仇。申包胥聽後,對他的好朋友說,好,祝你成功。但是我也發誓,你滅楚國幾次,我就要複興楚國幾次。兩個好朋友互道珍重,就此別過,從此走到不同的道路上了。經過千辛萬苦,伍子胥最後終於逃到了吳國,投在吳王闔閭門下。幾年以後,吳王闔閭領伍子胥,孫武率大軍打入楚國,楚軍連連戰敗,被吳國一路打入楚都郢。彼時,罪魁禍首楚平王已經死了,在位的是楚昭王。當時他應該最多十六七歲吧。楚昭王無力抵抗,隻好逃亡到鄰國去了。 伍子胥沒有抓到楚昭王,就把楚平王從墳裏挖出來,鞭屍三百。 吳軍打下郢,屠城十萬楚人。

申包胥在吳軍攻陷了郢以後,也逃了出去。想到他曾經和好朋友發過的誓言,他就一路流亡到了秦國。大家還記得,秦哀公的女兒生的兒子,就是現在流亡在外的楚昭王。 秦哀公是楚昭王的外公。但是秦哀公認為楚王無道,被滅了大概也是活該,所以不是很想管,就對前來求援的申包胥說,你先去驛館休息安頓下來, 發兵的事情我要再考慮考慮。 申包胥見秦哀公不肯施以援手,便對秦哀公說,我的國君現在流浪於荒野,生死不知,我怎麽能休息。於是他立於庭牆,痛哭七日,滴水不進。這一下把秦哀公給感動了。 秦哀公感慨說,雖然楚王無道,但是有臣子若此,楚國也是不應該亡國啊。 於是秦哀公親自寫下了無衣, “秦兵乃出”。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有人說這是秦國的戰歌。史書說秦人,尚氣概, 厚重質直,忘生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