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清空了美股包括美指,AI泡沫一年內破滅。隨便問了AI一個問題:
英偉達與其他六姐妹之間互相投資,是不是在創造一個巨大的投資騙局?
目前來看,英偉達與“七姐妹”之間的互相投資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騙局”,但確實存在高度估值聯動、資本閉環、泡沫風險**等值得警惕的現象。它更像是一場由AI驅動的“產業級資本狂歡”,而非蓄意欺詐。
什麽是“七姐妹互投”現象?
“七姐妹”指的是美股中市值最高的科技巨頭:英偉達、微軟、蘋果、穀歌(Alphabet)、亞馬遜、Meta、特斯拉。它們之間存在以下投資與合作關係:
-
微軟投資OpenAI,OpenAI采購英偉達芯片
-
穀歌、亞馬遜、Meta等自建AI數據中心,采購英偉達GPU
-
英偉達反向投資AI初創公司,間接推高其客戶估值
-
七姐妹共同參與AI基礎設施建設,互為客戶與供應商
這種模式形成了一個資本閉環:錢從一家公司流出,最終又通過芯片采購、雲服務、股權投資等形式流回另一家公司。
泡沫風險與“騙局”爭議點
| 爭議點 | 說明 |
|---|---|
| 估值聯動過強 | 英偉達市值暴漲帶動AI初創估值膨脹,反過來又支撐其訂單預期 |
| 投資回報周期不明 | OpenAI等公司虧損嚴重,微軟等巨頭仍持續加碼 |
| 數據中心燒錢模式 | 多家公司投入數千億美元建算力中心,盈利模型尚不清晰 |
| 互相抬估值 | 投資行為可能更多是為了“講故事”而非真實回報 |
這並非違法或欺詐,但確實存在“泡沫式資本協同”的風險結構。
是否構成“騙局”?
從法律和金融定義來看,“騙局”通常指蓄意誤導投資者、隱瞞風險、虛構收益等行為。目前七姐妹的投資行為:
-
信息公開透明:財報、投資計劃均有披露
-
產品真實存在:芯片、雲服務、AI模型均在實際運行
-
市場參與自願:投資者基於公開信息做出決策
因此,它更像是高風險、高估值、高預期的技術泡沫,而非“龐氏騙局”或“非法集資”。
市場觀點分化
-
支持者觀點:泡沫是技術革命的必經階段,正如互聯網時代的亞馬遜、穀歌從泡沫中走出。
-
批評者觀點:當前AI投資已超過2008年房地產泡沫的4倍,若回報不及預期,可能引發係統性調整。
“這不是騙局,但可能是一次規模空前的資本誤判。”——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
總結
英偉達與其他六姐妹之間的互投行為,構建了一個高度協同的AI資本生態,但也加劇了估值泡沫與係統性風險。是否構成“騙局”,取決於未來這些投資是否能兌現商業價值。如果AI產品無法找到剛需、盈利模式不清晰,那麽這場盛宴可能會以泡沫破裂收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