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憶一二事
小學時,過各種節,語文課都要寫作文。
我聽了父親講的“八月十五,在月餅裏夾紙條,相約殺韃子”的故事,當然不會放過,果斷寫進作文裏,好歹占它個百八十字。
語文老師不知道“韃子兵”是什麽,大筆一揮,改成了“衛兵”。
這就是我小時候的語文教育水平。
語文老師姓趙,當時大概已經五十來歲,現在可能也不在人世了。
酥皮月餅我不愛吃,我父親卻很愛吃。
於是這幾年每次去上墳,如果母親正好做了酥皮餅,我就帶一個給父親。
過幾天又去,香花紙燭還在,食物卻總是一概不見了。
也許是山中動物吃的,也許是管理處的收走。
我卻又想:也許是我父親半夜餓了,欣然吃掉。
於是我轉過身,透過樹葉縫隙看著山下林立的新建築,獵獵山風吹起我的衣襟。
虧你喜歡吃酥皮月餅,爸爸,我才不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