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必須得重新適應
回去必須得重新適應
國內怎麽退休那麽早啊?
我幾個親戚才五十上下就退休了。也沒有病。怎麽那麽早就退休。
搞的我回來以後也什麽都不想幹了,好像人生的目標現在變成“躺平”,“早退休”。
美國這邊普遍得六十多。
人家國內早退休,生活豐富。
咱們這邊無聊到底。也就是個環境汙染少,好山好水好寂寞。
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必須融合大環境,要不然會很孤單。這是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社會。和那邊截然不同。那邊叫一生,人家馬上過來。大家庭人口的話,誰都能給你點幫助。
文化差別確實是挺大的。
再看看建設。OMG,我都不想在這邊的公司幹活了。沒什麽設計,用料太基礎。比國內的基建差老鼻子遠了。
國內現在娛樂場所都修的可好了。
總體現在一般人不會從美國回去之後感覺出國是人生奮鬥目標了。和幾十年前不一樣。身邊老留的那種思維也得被淘汰了。
除了反方向文化適應,就是人口太多,這點有點不習慣。
但有一點,就老覺得回去能作生意賺大錢。反而美國這邊的華人一部分選擇太單一。關鍵沒那個條件,普遍隻能打工。回去各種服務資源特別豐富,而且什麽都給您弄的很係統專業。美國這邊人工太貴了,相比之下。
我跟國內的人說什麽就是一拍即合。人把你當成女大佬兒,叫姐。這種痛快勁兒美國沒有。在那兒真的有人能聽你的。
回來一看,就算在機場,美國人就是有秩序,禮貌。國內就上海這樣。美國人那種喜怒哀樂擺在臉上的透明性還滿可愛的。但時間久了存在空間界限。
國內是沒有界限和隱私,太不注重這方麵了。
人家國內真的是越來越好。咱們這些人要落伍了。
其實社會還不簡單是個發展不發展的問題,關鍵得對路。另外東西放確實總體社會形態和文化本身有關聯。沒有簡單的對錯。西方價值觀放國內真的未必適合,他們自己本身都適應不了。他們就喜歡群體,有人管理著,喜歡群居。確實真的東西之間隔閡很大的。他們真理解不了美國。完全兩個世界的人。別說老外,連我聽著都得重新適應國內的國情。
而且很可惜的是,他們沒有選擇而且就被引發的信賴一套係統。從很多層麵都是。而且也對美國比較多負麵觀點。比如說美國很危險,很多槍殺之類的。非常負麵的新聞。都是一種可以灌輸。好的是不提的。這裏有一種戾氣的態度。並不健康向上。他們應該引導群眾積極向上的看世界。好像還是自我封閉的態度,和財富無關。
我這些日子回國的見聞太多,一時消化不了了都。國內真的太CRAZY了。又激活了我沉睡的細胞。我在美國鄉下待得快奄奄一息,回去突然活了。
有人說國內不待見海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根本是沒有的事兒!說這種話的純屬反映出自身的反華心裏。
不是說我在美國混不下去,其實國外我也是很會社交的。回國內我真沒有覺得不被待見。通人兒,兩邊通吃,無數挫折後修煉成正果,人到了一定歲數也沒有啥不能接受的。反而國內的人熱情的我都想哭!把我當姐尊重的感覺在美國也有,但是還得是英文的,指名道姓的,哈哈。但國內真的是一家人的感覺。那種TRUST是心領神會的。
其實無論國內百姓還是美國百姓,善良者,明白人,居多。所以也不必被呼悠的將兩者對立,多看看人性的善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