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祥案 - 博弈的工具 (轉載 井底望天 博客)

來源: 2016-12-29 07:01:4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民意洶湧澎湃的博弈
 
雷祥案出來後這幾天的情況,基本上與推測一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中國的曆史和文化,大家不論官和民,都是缺乏尊重法律的意識。而當前最具有法律專業水平的律師們裏麵很多又是推牆黨一族,隻是一心想推翻誰,而並非真正對推進法製建設有興趣。所以現在無論出個啥案子,都不能安靜地走法律應該走的程序,而是立即變成網絡上民意洶湧澎湃的樣子,企圖利用這種壓力來主導判案的方向。比較明顯的就是湖南那個唐hui的案子,顯然推牆黨們要淩駕於法律之上。而政府的應對就是也來個輿論戰反擊,然後法律就變成鬥爭的工具了。
 
就雷祥案來說,其實背景大家應該知道,就是之前發生了一個女子在頤和酒店被人家拖入電梯那個事件。剛開始網上輿論炒作的還是社會治安如何如何不好,後來才發現,原來該女的穿著打扮被賣淫集團誤認為流動娼妓,來別人壟斷的地頭搶飯吃。這個輿論事件自然鬧得很大,讓中央也驚動了,於是一場掃黃風暴因此而開始。而不幸的是,第一波的前哨站,就因為雷祥案中執行警察處理欠妥,而不幸出了命案,差點讓整個行動因此夭折。
 
 
聖誕夜北京警方大規模出動,查處了幾家黃色的重地,看來通過網絡輿論的衝擊,希望讓政治衝擊警察的目標沒有達到,逼迫警察放棄掃黃的努力暫時告吹,估計最近北京的治安會比較好。
 
 
人血饅頭
 
雷祥一死,聞到血腥的各路神仙就衝出來了,看如何可以將血蘸著饅頭吃。
 
第一個出馬的自然是推牆黨,因為推牆黨基本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熱點事件,目標就是把責任歸結到體製,引導大家去推牆。其實雷祥案可以有兩個版本——如果雷祥沒死,那麽作為國務院下屬的一個政府機關的官員,嫖娼之後居然氣焰囂張,不光逃跑還動手拘捕,可見某政府和某黨多麽的可惡和囂張,惡體製是多麽放肆;結果推牆黨看到人死了,第二套劇本就是文弱書生被惡警誣陷栽贓,被有意謀殺;當然這條路沒走通,就變成了肆意殺人;後來還是走不通,就變成了惡行,體製包庇——於是引導大家再去推牆。
 
對推牆黨來說,如果足夠大的輿論壓力迫使中央對法律程序進行幹預,讓警方被迫扔幾個警察出來作為替罪羔羊給撕碎,那麽就可以算是一石幾鳥了。一方麵可以轉為歎息當事警察也是可憐,被無情的體製用完便拋棄了,挑動警界的不滿情緒。而警察的怨氣,又必然反應到出工不出活,導致治安惡化。而對治安惡化的普通民眾,又對政府不滿,於是推牆派可以挑動更多的人去推牆;另一方麵,又從法製的角度出發,指責政府幹預司法程序。
 
所以當中央采取不幹預,讓檢察院和法院自己按照法律程序去處理的時候,推牆黨又開始了對檢察院的另一波攻擊。
 
另一幫跳進來吃人血饅頭的,是互聯網和自媒體。其實這些人倒不是天然的推牆黨,而是看熱鬧不嫌事情大。因為社會越撕裂、越爭吵、熱點越火,他們的流量就越大,各種收入就越多。所以這些人就是國家越亂、我日子越好這種——主要是金錢取向。但是又不能小看自媒體的能量,這次美國總統大選,自媒體上麵流傳的各種說法,最後發現都是謠言,而且還是以“主流媒體被誰誰控製,而故意隱瞞這些事實”的說法的方式,在自媒體裏麵橫行。
 
第三幫跳進來的,就是這幾天被掃了老巢的勢力。這幫算是最有錢最有實力的人士,其目的也不是反體製,而是發財。所以其最主要的訴求,就是你掃啥黃呢?如果雷祥一案讓勇於掃黃的警察進局子,看哪個敢不識相繼續掃?結果這幾天保利已經切割了,看之後誰也快點切割吧。
 
估計這次掃黃的結果,要等一段時間才會浮現出來,畢竟有些底線還是不能突破的,體製內部該清理的還是需要清理。至於雷祥案本身就需要嚴格按照法律程序走,不應該因為某些人在網上鼓噪,就來政治幹預。如果檢察院起訴,就到法院打官司;如果檢察院不起訴,那麽家人自訴一樣可以去打官司。法院打出什麽結果,就是什麽結果吧。大家應該明白,國內有一幫人,你做什麽人家都是不滿意的,別把他們慣壞了。

 
“維穩”汙名化,法製成為陪葬
 
目前網絡上的趨勢,是將“維穩”汙名化。其實維穩,主要是提供一個社會穩定和安全的公共產品。因為如果普通民眾無法獲得這個公共產品,結果就是會出現民眾自發組織的各種治安隊,從而全國出現遍地的祝家莊——當然目前有些推牆黨,就是想看到這種局麵。
 
維穩,最好的措施應該是靠法製,但是如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估計政府和民眾都需要教育和培養。不然大家都不打法律戰,隻打輿論戰。法律黨(也稱“牆不倒絕不停推黨”)用網絡製造民憤來破壞法製,政府用電視認罪來回應,民眾用抬棺遊行來造勢,大家都是玩喧嘩不怕聲音大——在這種背景下,搞法製建設,談何容易。
 
那麽中國的法製建設豈不是沒有前景?也不是,但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吧。壞人們會變老、會死的。中國的這一代法律人不行,希望下一代、再下一代的人,真的是以守法為榮,違法為恥。最起碼老一代人裏麵那些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地吐痰、排隊插隊等等惡習,在新一代年輕人身上完全看不到了。所以也希望新一代的法律人,真正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才能,在政府和民眾中間,進行普法教育,樹立法律權威,支持合法執法,而不是以推翻某黨為目標,不惜讓法製成為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