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姐好文:大道理有用的話,世界早和平了

來源: 2016-09-15 20:36:53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大道理有用的話,世界早和平了
馬上就到中秋節了,祝所有關心我的朋友中秋節快樂。
 
我看後台留言,好多朋友在後台留言關心,有的朋友甚至說要給我寄月餅。
 
大家的好意我心領了,多謝大家。
 
不過月餅就不必寄了,現在法拉盛什麽都能買到。
 
現在法拉盛,“中國”氛圍越來越濃,別說月餅,連新華書店都有。
 
我朋友經常開玩笑的說,全世界隻有華人最牛,不管走到那裏,都把那個地方當成殖民地,都要把那個地方“中國化”。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好萊塢大亨、米拉麥克斯電影的創始人哈維·韋恩斯坦就出生在法拉盛,他是地道的法拉盛人。不過如果他現在再回到法拉盛,恐怕他會發現現在法拉盛和他當年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現在法拉盛“中國化”有多厲害?如果你是一個根本不會說英文的中國人,那隻要你不怎麽出法拉盛,你可以在紐約生活一輩子也不會感到有什麽不方便。你下樓和鄰居聊天,聊得都是昨天跑男或者金星秀的內容。
 
如果你是一個酷愛中餐的好吃嘴,那麽你在法拉盛可以吃到絕大多數的中國菜。目前“統治”法拉盛的,根據我的觀察應該是重慶麻辣燙。
 
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我吃不到月餅,法拉盛的月餅也挺好吃的。
 
還有,希望大家在中秋節的時候能夠多陪陪家人,多和家人在一起。每逢佳節倍思親嘛。
 
一個人在國外,每逢過節的時候我都很思念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媽媽。
 
從小,我媽媽對我們都很嚴厲,平時的時候總是愛教育我們幾個小的,所以平時的時候我都躲她遠點,怕被她教育。而且老實說,她教育我們的內容消極內容比較多,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條件就這樣,要學會認命”。我真的最煩聽這個。
 
但是到了中秋、春節的時候,媽媽卻非常慈祥,為年飯忙碌。而且吃完飯我們去外麵吃燒烤她也不說我們,想起那個時光還是非常令人懷念。
 
小時候,我學習很努力。常常看書就睡著了。忘記關燈。媽媽心疼電費,便會打我。有一次我上晚自習下雨了。媽媽去學校接我,一見到我就罵。媽媽還常常教育我不要跟人家比,我活不過人家,是因為我命苦。後來我讀師範,媽媽從來沒有問過我錢夠不夠用。但我的同學的父母常常問他們錢夠不夠。
 
我才參加工作的時候,在鄉裏當老師,一個月500多塊錢,媽媽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錢不要亂花,要給家裏寄錢。我總覺得在媽媽心目中隻有弟弟是最重要的,而我,除了要我寄錢的時候能想到我,好像很少想到我。
我出名之後,媽媽還專門叮囑我,不要把家人的照片上傳到微博上,她的意思我當然明白,但是說實話,這也讓我很傷心。
 
但是,每次家裏做了好吃的,媽都會先盛上一碗,叫我給住在隔壁的奶奶送去。我的很多決定她不是很讚同,但是也沒有反對,每次我打電話回家,她總是關心我在外麵有沒有吃飽穿暖,有沒有被人欺負。
 
有一次我寫了一篇文章,寫我當老師的時候和單位領導同事一塊出去玩,裏麵寫了校長抱了我一下,媽媽看到後非常緊張,專門給我打了電話,問我有沒有在學校被領導“欺負”。
 
這就是我媽媽,和很多農村婦女一樣,都是既善良又現實。
 
其實農村,尤其是比較窮的農村,人大多都是這樣的。
 
我看很多網友在我後台留言,說了很多正確的道理,比如窮不是理由、窮為什麽要多生、窮為什麽不改變觀念、生了孩子就要為他們負責……
 
這些道理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這些道理在農村是然並卵。
“既然窮,為什麽要多生?”
 
原因很簡單,最主要有三條:養老、勢力、彩票。
 
“養兒窮一時,無兒窮一世”養兒防老這個觀點,現在在農村都是主流觀點;在農村,孤寡老人生活有多慘,很多人是不能體會的,危房冷灶,幾十歲了還要喂豬幹活。對了,忘記說了,在農村,不用幹活幾乎是終極願景。
 
勢力這個就更簡單了,人多勢眾啊,誰家男人多,在村裏說話都要大聲點。“別惹這家人,這家兒子都七八個”這句話,相信很多農村的朋友肯定不陌生,自己家鄉肯定有類似的話。
 
最後,說說彩票,這個說起來就非常殘酷了:農村很少有家庭能夠做到像城市中產家庭那樣,給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成長環境;所以農村走上另一條道路:質不夠,量來補。
 
生四五個、五六個孩子,就算有一兩個不孝順的,總有孝順的孩子給我養老送終;生一堆孩子,萬一有一個能讀書的,那麽家裏情況就能得到很大改善。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中國女排的朱婷
 
中國女排拿了冠軍,朱婷火了(當然人家應得的),又有國家的獎勵,又有企業獎勵價值300多萬的大別墅,馬上要去國外打球,而且可以預測的廣告收入是千萬級別。
但是,朱婷就是一個超生女。
 
朱婷家很窮,她父母一共生了六個孩子,全是女兒。
 
朱婷的家鄉也很窮,“朱大樓村的關鍵詞隻有貧窮與破敗,從鄲城縣出發,通往這個村莊的最好交通工具是越野車,其次是三蹦子。因為唯一一條路是凹凸不平的土路,一旦下雨就會被泥水淹沒,看上去跟一側靜靜流淌的皇姑河沒有什麽不同。”(媒體摘錄)
 
但是朱婷成為女排NO1之後,一切都改變了,不但她全家的命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甚至改變了村裏的命運。因為朱婷成名了,很多領導去村裏慰問,最後,領導幹脆給朱婷老家修了一條“鶴立雞群”的水泥路,全村都受益。
 
可能有朋友會說,窮人家出現一個朱婷的概率太低了,是確實是很低,但是就算出不了朱婷,對於窮人家來說也沒有損失,反正不可能更壞了,情況。
 
還是以朱婷家為例,就算朱婷沒有去打排球,而是去了東莞打工,她家6個姐妹,也就是說有6個姑爺,那麽哪怕這6個家庭,每個家庭一年承擔500塊錢的贍養費用,歸攏就3000,朱婷父母稍微再養個豬,喂點雞,自己種點糧食、種點菜,養老的日子在農村可以算比較愜意了,隻要別得大病。
 
生孩子等於刮彩票,這個說法既冷血又殘酷,但是在農村,此時此刻,它依然在運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