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寫給表舅向三立的信
毛岸英全信內容如下:
三立同誌:
來信收到。你們已參加革命工作,非常高興,你們離開三福旅館的前一日,我曾打電話與你們,都不在家,次日再打電話時,旅館職員說你
們已經搬走了。後接到林亭同誌一信,沒有提到你們的“下落”,本想複他並詢問你們在何處,卻把他的地址連同信一齊丟了(說燒了)。你們
若知道他的詳細地址望告。
來信中提到舅父“希望在長沙有廳長方麵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慚愧。新的時代,這種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極端落後的了,而尤
以為通過我父親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國之所以不同於舊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不同於國民黨,毛澤東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毛
澤東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外,正是由於此:皇親國戚仗勢發財,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已經
一去不複返。靠自己的勞動和才能吃飯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在這一點上中國人民已經獲得根本的勝利。而對於這一層,舅父恐怕還沒有覺悟。望
他能慢慢覺悟。否則很難在新的中國工作下去。翻身是廣大群眾的翻身,而不是幾個特殊人物的翻身,生活問題要整個解決,而不可個別解決。
大眾的利益應該首先顧及,放在第一位。個人主意是不成的。我準備寫封信將這些情形坦白告訴舅父他們。
反動派常罵共產黨沒有人情,不講人情,而如果他們所指的是這種幫助親戚朋友同鄉同事做官發財的話,那麽我們共產黨正是沒有這種人情
不講這種人情。共產黨有的是另一種人情,那便是對人民的無限熱愛,對勞苦大眾的無限熱愛,其中也包括自己的父母子女親戚在內。當然,對
於自己的近親戚,對於自己的父、母、子、女、妻、舅、兄、弟、姨、叔是有一層特別感情的,一種與血統、家族有關的人的深厚感情的。這種
特別的感情共產黨不僅不否認,而且加以鞏固並努力於倡導它走向正確的與人民利益相符合的有利於人民途徑。但如果這種特別感情超出了私人
範圍並與人民利益相抵觸時,共產黨是堅決站在後者方麵的,即“大義滅親”亦在所不惜。
我愛我的外祖母,我對她有深厚的描寫不出的感情,但她也許現在在罵我“不孝”罵我不照顧楊家,不照顧向家;我得忍受這種罵,我不會
也決不能違背原則做事。我本人是一部偉大機器的一個極普通平凡的小螺絲釘,同時也沒有“權力”沒有“本錢”更沒有“誌向”來做這些扶助
親戚高升的事。至於父親,他是這種做法的最堅決的反對者,因為這種做法是與共產主義思想、毛澤東思想水火不相容的,是與人民大眾的利益
水火不相容的,是極不公平,極不合理的。
無產階級的集體主義——群眾觀點與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個人觀點,之間的矛盾正是我們與舅父他們意見分歧的本質所在。這兩種思想
即在我們腦子裏也還有尖銳鬥爭著,隻不過前者占了優勢罷了,而在舅父的腦子裏則還是後者占著絕對優勢或者全部占據,雖然他本人的本質可
能不一定是壞的。
關於憮恤烈士家屬問題,你的信已收到了,事情已轉到組織部辦理,但你要有精神準備:一下子很快是辦不了的,幹部少事情多,湖南又才
解放,恐怕會拖一下。請你記住我父親某次對親戚說的話:“生活問題要整個解決,不可個別解決”這裏所指的生活問題主要是指經濟困難問題,
而所謂整個解決主要市值工業革命,土地改革,統一的烈士家屬憮恤辦法等。意思是說應於廣大的貧苦大眾的一樣的來統一解決生活困難問題,
在一定時侯應與千百萬貧苦大眾一樣地來容忍一個時期,等待一個時期,不要指望一下子把生活搞好,比別人好。當然,餓死是不至於的。
你父親寫來的要求憮恤的信也收到,因為此事給你信己處理,故不另發,請轉告你父親一下並代我問候他。
你現在可能已開始工作了吧,望從頭幹起,從小幹起,不要一下子就想負個什麽責任,先要向別人學習,不討厭做小事作技術性的事。我過
去不懂這個道理曾碰過許多釘子,現在稍許懂事了——應該為人民好好服務,而且開始稍許懂得應該怎樣為人民好好服務,應該以怎樣的態度為
人民服務了。
為人民服務說起來很好聽,很容易,做起來卻實在不容易的,特別對於我們這批有小資產階級個人英雄主義的沒有受過鬥爭考驗的知識分子
是這樣的。
信口開河,信己寫得這麽長,不再寫了,有不周之處請諒解。
祝你健康!
岸英上
1949
年
10
月
24
日
1991
年
3
月
11
日,江澤民總書記在韶山毛主席故居參觀,看到了毛岸英
1949
年
10
月寫給表舅父向三立的信,當即叫人複印了一份,他語重心
長地對周圍的人說:如果我們每個黨員,每個幹部都像毛岸英同誌信中說的那樣,做人民的忠實兒女,我們就經得起任何嚴峻的考驗。他還說:
毛主席對子女要求很嚴,對全黨的幹部子弟也是一個很大的教育。要宣傳毛主席是怎麽教育子女的。在這方麵,我們後代人都要像毛主席那樣,
對子女嚴格要求。
3
月
17
日,江總書記在長沙聽取湖南省委、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在談到幹部廉政建設時,拿出複印的毛岸英的信,念了幾段給與會者聽。他說:
我看了這封信後,感慨係之。假如我們所有的幹部對子弟都能像毛主席對待毛岸英那樣,我們的黨一定興旺,我們的黨一定為群眾所擁護。
諍言誡語
言猶在耳
言
聲
“新的時代,這種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極端落後了,而尤以通過我父親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國之所以不同於舊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不同於國民黨,毛澤東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毛澤東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於蔣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更基本的原因之
外,正在於此。皇親貴戚仗勢發財,少數人統治多數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靠自己的勞動和才能吃飯的時代已經來臨了。”反複捧讀這封
信,真可謂句句諍言誡語,言猶在耳。
信中提到“希望在長沙有廳長方麵的位置”的舅舅,
是毛岸英的親舅舅楊開智,
毛岸英生母楊開慧的長兄。
楊開智早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
曾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後回湖南從事農林業和茶葉生產技術工作。楊開慧犧牲後,楊開智夫婦和親友們冒著生命危險,安葬烈士遺體,擔當起
撫養毛岸英三兄弟的責任。
1938
年,楊開智又將女兒楊展送到延安參加革命,
1941
年,楊展犧牲在晉察冀邊區。新中國成立後,楊開智被分配到
湖南農業試驗場負責專業技術,但是他起初想到北京工作,便給毛澤東寫信提出要求,毛澤東回信要他“在湘聽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你合乎你能
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來北京。湖南省委派你什麽工作就做什麽工作,一切按正常規矩辦事,不要使政府為難”。楊開智就請表弟向
三立替他出麵說情,想在湖南謀取一個廳長職位。向三立是毛岸英的外婆向振熙的親侄,但他也不敢向毛澤東說這個情,隻在給岸英的一封信中
轉達了楊開智的想法,請求岸英幫他舅舅這個忙,這是人之常情。毛岸英接信後,感到舊社會的思想在親戚們中間還普遍存在著,他不但不能違
反組織原則幫舅舅這個忙,還要規勸親人,說明共產黨是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毛澤東是人民領袖,不能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經過慎重考
慮,毛岸英就給向三立寫下了這封信。
向三立接讀毛岸英的信後深受教育,並轉告了楊開智。按理說,楊開智是烈屬,要求受點照顧,也不是太出格的事。通過毛澤東父子的引導,
楊開智想通了,安心於本職工作了。毛澤東後來在給楊開智夫婦的信中稱讚道:“你們在省府工作,甚好。”鼓勵他們不斷地“積極努力,表現
成績”。以後,每當談到這封信,向三立總是敬佩地說:“岸英是毛主席的好兒子,更是黨的好兒子!”
1991
年
3
月
11
日,江
**
總書記在韶山毛澤東同誌故居參觀時,認真讀完了毛岸英的這封信,鄭重要求身邊工作人員將這封信抄寫或複製下
來,帶回中南海。
3
月
17
日,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