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您普及一點社會主義知識: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準備了物質基礎,這就包括生產的微觀管理乃至於法權觀念
列寧也深感俄國的落後。他認為任何一個發達國家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蘇聯的榜樣作用就算完成曆史使命了。而且他和斯大林都大量的購買引進西方的技術甚至管理。比如流水線,剛剛在美國出現,蘇聯熱就學過去了。但是蘇聯在商品經濟上比較欠缺,這也是俄羅斯的弱項。斯大林又否定商品的傾向。這一點受到毛澤東的無情批評。
改革開放之後,許多人鑒於文革前以來的管理混亂僵化,主張學習西方的管理。
你知道文革前的管理和計劃嗎?比如四機部,每年四月開一次計劃會議,但是一月份也要生產啊,工廠就隻能估摸著自己頂個生產計劃了。在計劃工作會議上製定全年所有工廠的計劃。但是上麵如果有了什麽新的項目又會隨時下達“壓倒一切”的任務指標。有的時候看能有三個五個壓倒一切的任務在部長的手裏。
這種管理是在談不上高明。不過工人肯幹,那個時候加班加點是常態。工人也沒有怨言有人反而高興,因為有一點點加班費。就連焊接晶體管引線這種高度緊張在顯微鏡下工作的工種,也幾乎每個月都要加班,有時是兩晝夜,50多個個小時除了吃飯都在工作!現在想想都不敢相信。那些年輕人真是不簡單。他們才是中國的額脊梁。不是那些隻會發牢騷的軟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