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的風: 美國人願意回到華盛頓時代嗎?
華盛頓是自由派心目中的聖人,以至於言必稱華盛頓,某些人甚至無形中把自己當成了美國的子民,這種偉大的“愛美國主義”精神甚至讓二三流影星“袁解甲”也改當“曆史學家”,大秀無知,讓華盛頓打完“獨立戰爭”以後就“解甲歸田”,不讓他當美國總統了。
當今的美國離開華盛頓時代已經幾百年,當年的美國與現在獨步天下的美國根本不能同日而語,而且華盛頓當年還有屠殺印第安人,拿印第安人的頭骨做酒碗,剝下印第安人的皮做成靴子的劣跡,即使是這樣,會有美國人拿現在的美國同華盛頓時代的美國相比,並且提出“你會回到華盛頓時代嗎?”這種問題嗎?如果有,肯定會被認為是“*****了”,要送去精神病院檢查或者治療。
同時,自由派中的某些人以被殖民為榮,某個人提出:“中國被殖民300年,就可以非常富強了。”現在某些“G獨”分子現在頻頻為港英殖民主義招魂。又據台灣媒體報道,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美國權威期刊《外交政策》專訪,說出“被殖民越久越進步”的言論,認為“就文化而言,新加坡比香港好,香港比台灣好。”
而他們心目中的聖人華盛頓偏偏不信這套邪,硬是讓美國從英國殖民主義者手中獨立了,這就產生了第一個悖論,如果某些人堅持認為“被殖民越久越進步”,那麽華盛頓應該屬於美國甚至世界的“曆史罪人”了,因為美國現在都那麽進步,如果當年華盛頓不領導獨立戰爭,讓美國繼續當英國的殖民地,美國現在不已經是銀河係第一強國了嗎;如果某些人堅持認為華盛頓是聖人,那麽他在幾百年前就讓美國停止了“進步”的步伐,他“聖”在哪裏?
如果華盛頓是聖人,那麽,他當年就不應該反對殖民主義,讓美國停止“進步”;如果“被殖民越久越進步”,那麽當年領導獨立戰爭,反對殖民主義的華盛頓就根本不是聖人,甚至應該是美國的“曆史罪人”,但是在某些人那裏,偏偏華盛頓是聖人,而又“被殖民越久越進步”。
這是某些人的神邏輯之一。
好,我們就姑且認同華盛頓是聖人。
那麽華盛頓不但有曆史劣跡,而且華盛頓時代的美國不但與現在的美國不能同日而語,就是與華盛頓身後幾十年、一百年、一百多年、兩百年的美國也不能相比,假如有人對美國社會的現狀不滿,提出批評,而另外一些人反唇相譏“你願意回到華盛頓時代嗎”的時候,某些人會怎麽看呢?
我相信這時候他們會很辯證地看問題:當時的華盛頓是偉大的,現在的美國也是偉大的,我們不能以現在的標準去要求兩百多年前的人。
但是偏偏同樣是這些人,每當人們對國內的某些現狀不滿和提出批評時,他們卻常常拿已經飛速發展的中國與50年前的中國相比,並且質問別人:“你願意回到毛時代嗎?”
從主觀因素看,任何的偉人都會有其曆史局限性,某些人心目中的聖人華盛頓也不例外;從客觀因素看,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後浪推前浪”,後來居上,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
但是偏偏同樣是這某些人,對他們心目中的“聖人”華盛頓的劣跡諱莫如深的同時,絕對不會讚成用現在的美國同華盛頓時代的美國相比較並且以此為理由批評華盛頓。
用於中國,他們就可以甚至必須以現狀同50年前的中國對比;用於美國,就不能以現狀同當年華盛頓時代的美國對比。
這是某些人的神邏輯之二。
有了這神邏輯,某些人可以忽悠遍天下。
這正應了以前看過的某部電影的一句台詞:
墨索裏尼,總是有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