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雜記之三:都有想法(想)
三年前回國,寫了一篇《回國,回憶,回流》,大家反響很熱烈。這一次中秋期間回國,探親訪友三省六市,大開眼界,感想也頗多,特寫三篇回國雜記回饋各位。 雜記之一:都發了(看);雜記之二:都有煩惱(聽)在網路上發表後,承蒙一些讀者的厚愛,給予了少許的讚揚,呱呱受寵若驚。此次回國,感慨最深的是現在國人都很有思想。
先談我的老爸,在老家農村開了一個小賣部,思想也比較新潮,老早就用上了電動麻將來招待娛樂的鄉親,七十多歲了,還開電動三輪車到鎮上進貨。特別是對國家大事了解得也不少,他很為我們國家的繁榮富強自豪,如果我提一點點我們國家存在的問題,他就跟我急,也能講一套一套的:比如衛星上天,嫦娥奔月等等。。。
再談談我的侄子,這次碩博連讀,好像是好事,但他也有很多擔憂及想法。趁著我回國這段時間,跟我探討了不少問題:比如課題選擇,今後的工作選項?言談之間我感覺他還是很有思想的。這次回國我帶上了計算機,投影儀及一些福音影視資料,放給我的親人及鄉鄰看。想不到他不反感,跟著我看了好幾次,說明他的思想還是比較包容的,特別是他看完了,告訴我,他好像都要信耶穌了。
回國探親訪友期間,發現不少人的頭發少多了,有的禿頂。說明他們可能想得有點多了。他們對國家大事顯然是比較關心的,談得較多的是貪汙腐化,環境汙染,子女教育問題。他們知道的小道消息不少,有的也會用翻牆軟件。言談之中他們也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信仰問題也是我們常常談及的話題,因為他們知道國人的道德底線下降得厲害,這都與信仰缺失有關係。有一位朋友雖然不信上帝,但是聖經看過好幾遍了。
最後一站,造訪深圳(妻)表姐及表姐夫。他們均已退休,平時一人一個iPad,交流似乎少了些。我們去拜訪,他們非常高興。他們講了很多,我們專心致誌地聽,偶爾插幾句。表姐是老師,教過英語及音樂,今年退休。以前學校退休的老師走的時候歡送會都選在放假的時候開,大家都急著回家,退休的老師都走得好像灰溜溜的。她這次有自己的想法,象那樣開歡送會還不如不開。她向領導提出,要提前找個合適的日子開。領導同意了,歡送會上,當她讀完自己在學校的成長經曆,投影儀上播放出她在學校經曆的一幕幕時,老師,領導們都很激動;大家紛紛表示,自己退休時,也要這麽幹。表姐夫也給我大談生意經,原來生意也可以這樣做:深圳中心書城不怎麽賺錢,但靠書店吸引來大量人氣,從而讓書城建築物增值,把用不完的店麵出租,靠出租店麵收取租金賺錢;當當網也是同樣的手法,賣書賺錢不多,靠賣網站上的廣告位來賺鈔票。最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當談起他們的兒子時,表姐夫引用了聖經中的一句話:“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來說服表姐,不要管兒子太多,要學會放手,讓他在生活磨練中成長,要知道,表姐夫是不信耶穌的。
我的祖國,我的家鄉,未來還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