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對民主的理解很膚淺。民主不是信仰,隻是強調個體價值的方式。

來源: 2014-10-05 09:50:2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有些人將民主當作目的理性,說隻要民主實現了,正義就水到渠成。這些人應當看看印度。

民主是一個讓每個公民都參與社會體製建立與調整的理念。從哲學上說,它本身並不帶著真理性,不是目的理性。它沒有像平等,自由那種目的理性的屬性。將它當作目的理性,是一種哲學的無知,也是一種政治的短視。那些民主普世派都是犯了這樣的毛病,其本質就是浮躁。

因此,民主是實現目的理性的程序理性。例如,為實現平等,要讓每個人有發表觀點的權利,及發表觀點的平台。但是,民主僅僅是程序理性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民主形式的“目的”是為了在程序中匯聚理性,這樣才使得社會結構調整有良性互動。因此,民主的關鍵是以透明的方式來探討,協商,甚至是辯論,最後形成某種共識。而不是什麽簡單的代理人選擇。而西方的民主恰恰是後者。所以,西方有民主的形,但缺乏民主的魂,而民主的形不是理性匯聚的保證。更不幸的是,西方將民主本質歸於個人利益最大化的博弈。這種價值觀,成就西方的一時繁榮,也必定終結這種繁榮。可惜的是,普世派的浮躁心,使得他們看不見。

什麽是民主的魂?道德也。也就是人類的價值觀。它是人們在探討,協商,辯論中所體現的理性,它存在於人做事的每個瞬間。也就是“以仁心說,以學心聽,以公心辯”的政治協商。真正的平等從不來自訴求,平等就在我們的心裏,當“表達”時,不忘“傾聽”,當“得到”時,不忘“奉獻”,,,。隻有這樣的民主,人類才能走向平等。衡量民主形式是好是壞,其標準就是效率。而文明競爭的關鍵也是效率競爭。

最後說一句,無論理想帶來多大的激情,人們最終都跟著道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