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殯改老人以死相逼 文明外衣難掩執政粗暴

【轉帖】

安徽安慶近期推行一律火葬的殯葬改革,遭遇安土重遷的老人們以死相抗。有報道稱,近期安慶地區有不下10名老人為趕在殯改政策實 施之前“入土為安”而自殺。安慶市外宣辦對外稱老人自殺一事與殯葬改革沒有直接因果關係,並稱沒有發生強製收走棺材的事情。安慶官方的回應,遭到輿論的質 疑和噓聲。

中國官媒新華社刊文指出,中國官方推行殯葬改革的初衷是好的,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仍要照顧民眾的感受和訴 求,不能操之過急。沒有一種改革,要以“逼死人”為代價,這是一種“致命的自負”。分析指出,地方從政績和麵子出發,落實政策急功近利,強行收繳、砸毀老 人棺木的行為簡單粗暴,是直接導致老人自殺的原因。希望血淋淋的例子可以讓更多的地方政府吸取教訓,不要讓本是安心、安命的改革,變成索命的閻王。

安慶殯改

“從2014年4月1日零時起,安慶全市啟動實施殯葬改革,城鄉居民死亡後按規定實行火化、改革土葬。”安慶市政府下發的《關於印發安慶市殯葬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如此規定。同時,安慶所轄各縣出台規定,“6月1日零時起,城鄉居民死後一律火化。”

距離6月1日的“大限”不到一周,這一規定已引發該市多起老人非正常死亡。中國大陸媒體《新京報》在3個村莊采訪到7起自殺案例,這些老人以喝農藥、上吊、投井等極端方式自殺,隻為趕在6月1日新政實施前躺在棺木中入土。

據 報道,在有著濃厚土葬風俗的安慶農村,棺木是許多老人後半輩子最重要的“財產”,強製收繳棺木令他們在心理上備受打擊。殯葬改革政策“一刀切”,令備有棺 木數十年的老人心裏無法接受。桐城大關鎮旵衝村88歲的村民潘秀英已自殺4次,最終被救活,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棺木是她目前活著的唯一指望。

政績突擊

中 國國務院2013年1月1日起修改實施的《殯葬管理條例》,第一章《總則》第二條明文規定:殯葬改革的方針是“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 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第4條規定:“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允許土葬。”而《安徽省殯葬管理辦法》規定,該省範圍內,除因 條件限製的金寨、嶽西等11個縣和黃山區為土葬區外,其他各市、縣均為火葬區。據此,除嶽西縣外,安慶市市區及其範圍內的7個縣皆為火葬區。

陸媒《東方早報》援引安慶市民政局官員的話稱,在殯葬改革方麵,安慶屬安徽全省16地市中“拖後腿”的地區。安徽全省火化率約為80%,安慶地區隻有10%,安慶市區也隻有50%,“我們的壓力很大”。

從媒體報道看,安慶現在力推殯葬改革,直接背景有兩個:一是當地之前推行火葬力度不夠,在全省處於落後位置;二是民眾祭掃引發山火,導致有關領導被問責處分。無論出於哪種考慮,似乎都是從領導的政績和麵子出發,而沒有考慮群眾的接受度。

基層治理粗暴

學 者們認為,官方已經喪失強製殯改的法律基礎。2012年11月,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簽署第628號國務院令,決定刪除《殯葬管理條例》中民政部門有權對 拒不改正違法土葬、建造墳墓行為強製執行的條款,自此,民政部門不再擁有強製執行火化的權力。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教授王湧表示,這使得地方政府失去了采用 強製手段的法律基礎。同時,有律師就指出,棺材是農民的私有財產,強製拆解,明顯是侵犯私權,這體現了基層治理的粗暴。

中 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教授於建嶸也指出,在安慶的殯葬改革中,政府製定的政策存在問題。對於老百姓生老病死的問題,不能以一個時間為準“一刀切”。 此外,土葬的範圍同樣不能搞“一刀切”,要看各地的民俗習慣和地理情況。於建嶸認為,一個地方是否要推行火葬,不能是行政長官的“一聲令下”的結果,而需 要詳細的調查,搞清楚這個地方推行火葬的最終目的是什麽。“如果是節約土地,那就要拿出數據,明確到底節約了多少土地。如果是為了節約木材,就要明確到底 節約了多少木材。目前很多地方是火葬之後再放棺材裏埋了,並不能達到節約木材的目的。還有一些山區,很多土地不是耕地,火葬也達不到節約耕地的目的。”

死 生事大,中國人曆來對葬禮十分講究。由土葬改火葬,不僅是殯葬方式的改變,更是對習俗和文化的扭轉,不能不慎重。安慶這樣的地方,文化厚重,傳統堅韌,安 慶下屬的桐城,更是桐城學派的發源地。雖然當下的安慶農村,也難脫發展至上、鄉村凋敝的困境,但畢竟文脈未斷,傳統的影響還在。很多農村老人哪怕是文盲, 但受環境影響,仍固守著一些傳統和習俗。這並不是簡單的“文明”或“落後”的問題,而涉及複雜的文化和情感。

如何做好殯 葬改革,困擾許多地方政府。中國人民大學農發院副院長鄭風田給出的建議是把農村的公墓建立起來,做好火葬後的配套設施。由於目前農村的公墓沒有建立,所以 很多人即使火化了,還是放在棺材裏埋起來,失去了火葬的意義。王湧則表示,可以對選擇火葬的人給與經濟補貼,鼓勵其進入公墓安葬,使其有所歸宿。還可用節 省出來的耕地的這筆錢去補貼自願火葬的人,用優惠政策這種相對人性的方式引導老人選擇火葬。“怎樣鼓勵老人自願火葬,考驗地方政府的執政智慧。”

 



(丁一 撰稿)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