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 中俄兩國政府終於就天然氣供銷協議達成一致意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長吳新雄與俄羅斯聯邦能礦部部長諾瓦克代表中俄兩國政府簽署《中俄東線管道天 然氣合作項目備忘錄》;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董事長周吉平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總裁米勒簽署《中俄東線管道供氣購銷合同》。根據合同,從2018年起,俄羅斯開始通過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向中國供氣,輸氣量逐年增長,最終達到每年380億立方米,累計合同期30年,協議總金額高達4000億美元。協議簽訂時普京為期兩天的訪華之旅僅剩下幾小時。不過,協議雙方並沒有公布供銷單價,但有分析認為中俄天然氣協議的具體價格可能為2.19元人民幣/立方米。資料顯示,俄羅斯向歐盟售氣的價格約為2.3元/立方米,而中國從中亞進口天然氣的價格在2.2元/立方米。
普京表示:“這是自前蘇聯時期以來,規模最大的天然氣合同。我們的中國朋友是很難對付的強硬的談判對手。”普京還指出,談判一直持續到淩晨4點。“雙方互相做出妥協,我們才得以就此協議達成可以接受的並且雙方滿意的條款。最終,關於價格及其他條款做出的妥協讓雙方都滿意。”

環球時報:中俄天然氣價格必然是雙贏的
兩國沒在第一時間公布俄羅斯賣給中國天然氣價格,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現在宣揚這個價格的“貴”或“便宜”都會讓一方輿論滿意,另一方不開心。對中俄兩國社會來說,最重要的是“天然氣大單”最終得以簽署的事實,它的雙贏性質不容置疑。

@王衝 :中俄天然氣協議的幾個疑問:第一,價格機製如何,如果30年內俄方任意提價,中國怎麽辦?第二,頁岩氣革命方興未艾,以後天然氣價格嚴重下降,價格倒掛,中國怎麽辦?第三,俄羅斯以停氣來威脅我們,中國怎麽辦?第四,俄羅斯像59年那樣突然撕毀合同,中國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