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界這麽多年罕見地讓人“如沐春風”,讓不同立場的人形成共識

來源: 2013-08-29 17:36:52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zt 我估計這幾天,大家都在看中國版紙牌屋。

上午看庭審記錄,有段話估計大家都看到了,B說, “穀抄王家……這不是什麽仇恨,完全是兩人如膠似漆的鬧劇……我家不是大雜院,王能隨便來,是他們倆一種極特殊的關係,我煩透了……我一巴掌把他打跑,我 有錯,但一巴掌打出個叛徒來也不容易……他(王立軍)暗戀穀,情感糾結,不能自拔……他侵害我的家庭,侵犯我的情感,才是他真正叛逃的原因。”

我估計,看到這部分,所有人的神經都放鬆了,本來一件挺嚴肅的事,到現在變成重慶愛情故事。這要感謝法官,沒有當即打斷,而是讓B把事情說完,才提醒B圍繞本案事實進行辯論。法官很棒,這不是玩笑,從整個庭審過程,我給這個法官打100分,再獎勵100分。

縱觀案件,B案很多傳聞,都一一證實了。也經常有人問我怎麽看B案。我知道對大家對這個事情有很多理解,認為背景有多複雜多複雜,一些朋友更願意從政治上理解B案。但我卻希望大家把事情簡單化一些。

可以想想,決策公審和直播的人,不知道複雜嗎?不知道政治嗎?但卻把這個事情簡單化為純司法案件,我很讚同這樣的決策,這在今天的中國,是非常寶貴的擔當。

那 我們也用簡單的方法,就是法治方法看這個案件吧。中國的事情,一般都是很複雜的,之所以複雜,除了事情本身足夠複雜,也跟我們很少用簡單方法處理複雜事 情,導致事情更複雜有關,跟我們用複雜方法處理簡單事情,導致事情真的變複雜有關,很多事情,哪怕是複雜的事情,當你用簡單方法處理的時候,他就簡單了, 大到國事,小到公司與家庭,莫不如此吧?

所以,我非常讚揚濟南中院,其實是讚揚做出決策的人,一切用單一尺度來衡量,這個單一尺度,就是法治,法治不是一天降下來的,而是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使用他而到來的。

今天很有意思的一個點是,薄說,“我國法律為了防止冤假錯案,設置了公檢法相互製約的製度,特別是檢法的互相製約的機製,還包括辯護人,就是為了防止冤假錯案,如果隻聽檢察機關的一麵之詞,會導致冤假錯案大量發生。”

想想看,如果他當年有權力的時候,也這樣理解他的權力,怎會導致那麽多事情發生?那麽多悲劇發生?包括他自己的悲劇?也是我上述觀點的一個注腳吧。

我一直認為,濟南案例不僅被當做過癮,而應成為範例,司法界這麽多年罕見地讓人“如沐春風”,讓不同立場的人形成共識,說明中國司法機構有能力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和專業,

既然進步被普遍叫好,就該鎖定這種進步,推廣,普及,最擔心的是停留在個案,最後一哄而散。

我估計這幾天,大家都在看中國版紙牌屋。

上午看庭審記錄,有段話估計大家都看到了,B說, “穀抄王家……這不是什麽仇恨,完全是兩人如膠似漆的鬧劇……我家不是大雜院,王能隨便來,是他們倆一種極特殊的關係,我煩透了……我一巴掌把他打跑,我 有錯,但一巴掌打出個叛徒來也不容易……他(王立軍)暗戀穀,情感糾結,不能自拔……他侵害我的家庭,侵犯我的情感,才是他真正叛逃的原因。”

我估計,看到這部分,所有人的神經都放鬆了,我看到很多人評價說,“太狗血了”,這要感謝法官,沒有當即打斷,而是讓B把事情說完,才提醒B圍繞本案事實進行辯論。法官很棒,這不是玩笑,從整個庭審過程,我給這個法官打100分,再獎勵100分。

縱觀案件,B案很多傳聞,都一一證實了。也經常有人問我怎麽看B案。我知道對大家對這個事情有很多理解,認為背景有多複雜多複雜,一些朋友更願意從政治上理解B案。但我卻希望大家把事情簡單化一些。

可以想想,決策公審和直播的人,不知道複雜嗎?不知道政治嗎?但卻把這個事情簡單化為純司法案件,我很讚同這樣的決策,這在今天的中國,是非常寶貴的擔當。

那 我們也用簡單的方法,就是法治方法看這個案件吧。中國的事情,一般都是很複雜的,之所以複雜,除了事情本身足夠複雜,也跟我們很少用簡單方法處理複雜事 情,導致事情更複雜有關,跟我們用複雜方法處理簡單事情,導致事情真的變複雜有關,很多事情,哪怕是複雜的事情,當你用簡單方法處理的時候,他就簡單了, 大到國事,小到公司與家庭,莫不如此吧?

所以,我非常讚揚濟南中院,其實是讚揚做出決策的人,一切用單一尺度來衡量,這個單一尺度,就是法治,法治不是一天降下來的,而是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使用他而到來的。

今天很有意思的一個點是,薄說,“我國法律為了防止冤假錯案,設置了公檢法相互製約的製度,特別是檢法的互相製約的機製,還包括辯護人,就是為了防止冤假錯案,如果隻聽檢察機關的一麵之詞,會導致冤假錯案大量發生。”

想想看,如果他當年有權力的時候,也這樣理解他的權力,怎會導致那麽多事情發生?那麽多悲劇發生?包括他自己的悲劇?也是我上述觀點的一個注腳吧。

我一直認為,濟南案例不僅被當做過癮,而應成為範例,司法界這麽多年罕見地讓人“如沐春風”,讓不同立場的人形成共識,說明中國司法機構有能力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和專業,

既然進步被普遍叫好,就該鎖定這種進步,推廣,普及,最擔心的是停留在個案,最後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