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目“兆”的更多了解
數目“兆”的更多了解
1、《五經算術》的十等用三論
《五經算術》雲:
按黃帝為法,數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
十等者,謂“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也。
三等者,謂“上、中、下”也。
下數者,十十變之。若言十萬曰億,十億曰兆,十兆曰京也。
中數者,萬萬變之。若言萬萬曰億,萬億曰兆,萬兆曰京也。
上數者,數窮則變。若言萬萬曰億,億億曰兆、兆兆曰京也。
|
個
|
十
|
百
|
千
|
萬
|
億
|
兆
|
|
|
下數(十進)
|
1
|
10
|
10^2
|
10^3
|
10^4
|
10^5(十萬,不用)
|
10^6(百萬,中國大陸)
|
|
中數(萬進)
|
1
|
10
|
10^2
|
10^3
|
10^4(通用)
|
10^8(萬萬,通用)
|
10^12(萬億,日韓台新)
|
|
上數
|
1
|
10
|
10^2
|
10^3
|
10^4
|
10^8
|
10^16
|
一般情況,“萬”“億”分別指10^4、10^8,“億”表示“10^5/十萬”這個下數用法已經消失;
但“兆”在中國大陸用了下數體係中的“10^6/百萬”;
而“兆”在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指“10^12/萬億”,即上述地區直接使用的中數體係的“萬億兆”。
2、《孫子算經》裏:兆=1億億
這個用法在古代中國文獻《孫子算經》中記載:“凡大數之法,萬萬曰億,萬萬億曰兆,萬萬兆曰京,萬萬京曰垓,萬萬垓曰秭,萬萬秭曰穰,萬萬穰曰溝,萬萬溝曰澗,萬萬澗曰正,萬萬正曰載。”,由小到大依次為一、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極、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大數,[2]萬以下是十進製,萬和億之間為萬進製,即萬萬為億,億以後為億進製,即億(萬萬)億為兆,億(萬萬)兆為京,億(萬萬)京為垓以此類推到載;小數點以下為“十退位”,名稱依次為分、厘、毫、絲、忽、微、纖、沙、塵、埃、渺、莫、模糊、逡巡、須臾、瞬息、彈指、刹那、六德、空虛、清靜、涅盤寂靜。恒河沙、阿僧祇、那由他、不可思議、無量等很明顯是受了佛經傳入中國的影響。
3、電力學上,1兆瓦=100萬瓦
4、計算機裏的用法:1兆 就是1MB
信息字節學上,1兆字節 =1MB=1 048 576字節
(1字節=9.5367431640625*10-7兆字節)
1G等於1024MB ,1MB等於1024KB
M就是英文million的簡寫 意思是百萬 或兆
B就是Byte的英文簡寫 意思是字節
K就是英文kilo的簡寫 意思是千
G就是英文giga的簡寫 意思是十億 或千兆
還有一個最小的單位是bit【比特或位】它們的換算關係如下
8bit(位) =1B(字節)
1024B=1KB=2的10次方
1024KB(千字節)=1MB(兆字節)=2的20次方
1024MB=1GB=2的30次方
1024GB=1TB=2的40次方
一個漢字=兩個字節(2Byte)
一個英文字母=一個字節(1Byte)
因為計算機都是用的2進製 而2的10次方就是1024
在計算機裏K就是KB的簡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