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大躍進: 中國紙幣GDP增長
最近中國GDP超過日本, 趕超美國 也隻是10到15年的問題. 當官僚和資本家 彈冠相慶和搶奪勞動成果時,廣大勞動者在高物價下成為真實的無產階級. 兩個勞動力仍不能養活一個家庭. 在美國,日本,韓國, …的高速經濟增長中, 婦女可是不工作的. 怎樣理解這一現象?
近三十年中國GDP年增長8%-10%, 但是貨幣量(M2) 的平均年增長可是超過20%.當前中國的M2貨幣量(70萬億人民幣) 穩居世界第一. GDP是中國三倍的美國M2貨幣量僅有8萬億美元.
在改革之初, 一個貨幣單位的增長還能產生幾個單位GDP的增長.但是在一個長年印鈔成癮的政府催促下, 貨幣單位的GDP增長效率大大地下降. 政府為了GDP達標, 不得不印更多的貨幣, 招致高通貨膨脹, 更低的貨幣增長效率, 這樣地形成惡性循環. 筆者稱這為紙幣GDP增長.
現在中國要印兩個美元才能創作一個美元GDP. 但是同樣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 巴西, 俄羅斯等印一個美元能創作2.5個美元GDP. 發達的國家中美國印一個美元能創作2個美元GDP. 泡沫破裂後的日本要印1.3個美元才能創作1個美元GDP. 衰老的英帝國要印1.5個美元才能創作1個美元GDP. 比較起來中國貨幣GDP增長效率最低. 這是為什麽中國平均工資不到美國的1/10, 可是基本物價接近或超過美國.
上個世紀的大躍進是餓死幾千萬人後才停止. 在今天保八爭九, 趕日超美的GDP大躍進下, 還要印多少紙幣呀? 人民還要承受多高物價呀? 多少財富還要流到很少數的”先富”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