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模式 - 政治、經濟、哲學思想???
潘維 共和國一甲子探討中國模式
(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的主持人)
中國政治模式最根本的特征是擁有一個先進的執政集團。
中國共產黨是當下領導中國現代化事業的執政集團。
這個集團宣稱代表全體人民向現代化前進的福祉,
公正無私、紀律嚴明、團結統一,
使分散自由的中華民族擁有堅強的政治領導核心。
中國經濟模式也由四大支柱構成:
(1)國家對土地的控製權和民間的有限土地使用權;
(2)國有的金融和大型企業及事業機構;
(3)(以家庭和社區中小企業為基礎的)自由的勞動力市場;
(4)(以家庭和社區中小企業為基礎的)自由競爭的商品-資本市場。
四大支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國”,一部分是“民”。
國與民兩部分互為支撐,故稱“國民”經濟模式。
責任本位是中國“社稷”觀念的基石,社稷使官民彼此嵌入,相互依存。
責任本位也是“民本”觀念的基石,民本使官員和政府對民眾具有
“責任和承擔 ”(responsibility and responsiveness),
迥異於權利本位的“問責”(accountability)。
責任本位還構成了“國民”觀念的基石,為民之福祉協調平衡國有與民有。
可以說,責任本位構成了中國模式的哲學思想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