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唱盛中國,國內唱衰中國,這是怎麽了?
海外唱盛中國,國內唱衰中國,這是怎麽了?
文章來源: 世界經理人 於 2009-02-23 01:12:21
敬請注意: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海外唱盛中國,國內唱衰中國,這是怎麽了? 世界經理人
在海外的華人,可以輕易地接觸到海內外兩方麵的資訊,相信許多人都感覺得到文題所述之差異。即海外的媒體包括華文的和外文的,也包括世界各國人民和普通華人的基本感覺,概括起來,一言以蔽之,就是“唱盛中國”。唱衰中國的,也絕不是沒有,但是其聲勢肯定是一年不如一年。時至金融海嘯的今日,唱盛中國之風,已到誇張地步,比如有主張“中國救市救世論”的,有主張G2,即中國美國共管世界的。去年九月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史教授弗格森(Niall Ferguson)甚至為此創造了一個新詞叫作Chimerica(可譯為中美國),稱中美已走入共生時代。他還展望說:中國會在20年內超越美國。日後在中國的統治下,世界將維持和平,並出現中國的經濟霸權(Pax Sinica)時代。但是到了國內,哪怕是官方媒體,談論中國的問題的,也遠多於國外。至於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民間輿論,唱衰中國,就是找中國毛病的,在我看隻怕是遠超過一半。簡單羅列一下議論最多的問題就有:新三座大山(住房、教育、醫療)、無官不貪的腐敗、貧富急劇分化、政治民主化進展嚴重遲緩、城鄉差距有增無減、社會道德淪喪(一切向錢看)、環境汙染、以甕安事件為代表的日益激化的社會衝突…… 簡言之,作為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繁榮的主人翁的中國人民的整體自我感覺,似乎遠不及在這場繁榮之外的隻是被間接涉及的世界各國人民的感覺來得正麵。
尋找這個明顯的差距之所以存在的基本原因,以及這個差距之存在的認識論意義,是本文的主旨。這個題目依然很大,限於學養精力,也隻能是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大家的更多關注討論。
我身在海外,對海外自然更熟,就先談海外為什麽唱盛中國的意見會占主流。這當然首先是因為中國這三十年實在是取得了太過驚人的經濟成就。這麽大的經濟規模,這麽高的速度,這麽長的時段的經濟增長,(30年國民生產總值增長10倍。)而且顯然還會持續。這樣的事情,實在史無前例。如果再有一個30年10 倍,那就是60年100倍了!當然事實上肯定會低一些,但60年如果成長了60-70倍,那也一樣是曠古未有,超越西方工業革命時代的飛黃騰達的奇跡,足以創造一個中國世紀!我們在海外的中國人和世界其它國家的人民類似,看到的中國的麵貌比較籠統,比較宏觀,沒有太多的細節。最明顯看到的是來勢洶洶的中國商品對發達國家商品生產一個門類接一個門類的獨占。然後是不過幾年前才開始的日益蜂擁而至,大把花錢的中國遊客。2008奧運的聚光燈又讓世界看到了北京的大批亮麗建築,豪華至極的電子開幕式,以及壓倒美國的金牌數等等。至於問題,除了被大聲嚷嚷西藏問題,國外的一般人是看不見的。中國人又善於把壞事變成好事,比如汶川地震救災,又為中國迎來了巨大的聲譽。真的是聾子也聽見,瞎子也看到,中國是明日之星。我以一個學曆史專業出身的身份,嚴肅地預告,今天的中國是唯一可能(我是說可能,還不是一定)有資格繼西方人之後開創新時代的曆史的新寵兒。
現在來說國內。我是在不到一年以前,才開始在博聯社開博,在《選舉與治理網》開文集。在這之前,也接觸不到太多的國內基層民意。因此初期寫的文章,與國內網民的期待差距極大。經過幾個月與網友反複留言論辯的碰撞磨合,尤其是在幾篇自以為還算溫文的文章被官家和諧掉之後,我也漸漸地明白了國內民眾在雖然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有大幅提高的情況下,依然存有廣泛不滿的現狀和原因。首先是這個雖然確實普遍的繁榮並未平均地落實到每一個社會群體。絕對的貧困化大概是極少的,但貧富差距的拉大,即相對的貧困化則相當地普遍。在城市中還存在這太過巨大的下崗失業的低收入群體,農民工的境遇也始終未能得到足夠的改善。然後公仆們的普遍腐敗讓據說的主人們心中無比憤懣。而被平民大眾普遍寄予根本希望的政治製度朝民主化方向的改革則在既得利益集團的全力抵製下進展極為遲緩,基本就是原地踏步。號稱社會主義的中國其實原有的社會主義因素(這裏主要是指社會福利保障製度)在過於自由化的改革開放中幾乎被磨損殆盡…… 我現在也明白,這些都是導致人民群眾嚴重不滿的千真萬確的事實。
下麵我再來談我所理解到的這個落差的認識論的意義。
我們的確無法去苛求世界人民去深入了解中國的許多內情。但我們在對外宣傳中則應當盡可能地客觀求實。在中國的海外整體形象已經被過度強化的現狀下,實在還是應當注意韜光養晦,而不要時常表現得過於的咄咄逼人。我不說是被美化而說被強化是因為它更符合西方人對中國的整體觀感。對美的反應是愛,對強的反應是畏懼。對中國在經濟上的強勢,西方人的感覺實在是畏懼遠多於愛戴。而經濟則顯然是當今中國的最強項。今天的西方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中國對他們的需要還遠過於他們對中國的需要。一個可以和衷共處的國際環境對中國的進一步崛起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對國內而言,不揣冒昧,我有兩份衷告。
第一份衷告對政府。30年來,政府實在成績大大。但麵對還存在的那麽多問題和人民的真實的不滿,政府實在還不可以得意洋洋。那三座大山必須努力去搬。過分懸殊的社會差別必須通過適當的社會稅收福利政策去調節。而大麵積的腐敗則必須通過有誠意地廣泛深刻地試行有節製的民主等方式去加以有效的抑製。隻有將黨和當政集團的利益控製在與人民的利益並行不悖的方向,才能把廣大人民的情緒撫平到足夠的程度,黨對國家的治理才可能長治久安,人民和政府才可能雙贏。否則,大範圍的動亂真的可能發生,那就是絕大多數善良的人們所不願意看到的當權集團與人民利益兩敗俱傷的糟糕結局,上節所談的中國世紀就隻能化為泡影了。
第二份衷告對人民。相對於世界各國,包括西方發達國家的人民,我希望你們能真的體察到,30年來中國取得的進步之廣泛之深刻真的是一個曠世的奇跡。30年來,相信絕大多數的人民的實際收入和比如居住麵積都有了以10倍計的增長。記住法國曆史上發展最快的號稱“光榮的30年”的1945-1975年,年均增長也隻有5%,實際收入增長也隻有5倍左右。在今天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無數西方國家的人民在丟掉飯碗,在節衣縮食。西方政府要夢想完成的不可能的任務是力保0%的增長率,就是不要陷入衰退(負增長)而不可得。中國要力保的8%的增長率在他們看來真是夢裏都不可能有的天方夜譚。發展太快難免會有不均衡之處。政府現在不是已經開始注意到這些問題而在以“以人為本、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等新政策來對應了嗎?中國還存在的那無計其數的問題,我們當然要努力督促政府去解決。但要相信,我們的偉大複興才剛剛開始,前路雖然不會平坦,但顯然還有很多的山頭可以被征服。而西方,他們的太陽真的是已經開始下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