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賀禮--歐美音樂聖經連載(3)

【鐵血搖滾】 一切激情、執著、理想隻為那骨子裏流著的搖滾的血


一.Black Sabbath [黑色安息日樂隊]

六十年代英國搖滾樂的璀璨鋒芒完全超越了美國而站在了歐美搖滾樂的巔峰,搖滾的起源地美國此時隻能尷尬的驚呼“不列顛入侵美國”,當然指的不是戰爭,而是英國搖滾樂的全麵勝利。確實,當時英國搖滾樂在對搖滾樂的探索發展、音樂個性的百花齊放、經典樂隊、作品的數量和影響力都遠遠將美國甩在後麵。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中,主流搖滾樂當然是BEATLES[披頭士樂隊],而非主流樂隊就屬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樂隊]了。他們的音樂以低沉鏗鏘的哀鳴吉他以及主音顫抖的唱腔為鮮明的特色,而簡約到極點的音樂風格也對當時崇尚浮華的資本主義社會狀態構成了高度的諷刺。Black Sabbath對搖滾最大的影響在於他們賦予搖滾樂嚴肅、深沉的意義,樂隊的作品涉及了核戰爭和死亡、毒品、青少年的困厄與毀滅,黑暗寫實的音樂趨向讓他們一直得不到媒介的寵愛。然而這並不重要,他們的光輝已經寫入了搖滾音樂史,且看看眾多受他們影響的知名樂隊是如何評價他們的吧:
Metallica[金屬樂隊]---黑色安息日不同於20世紀60年代的任何東西,他們的音樂是那樣的冷酷,因為他們是徹底反嬉皮的。我痛恨甲殼蟲、愛(Love)、傑思羅·塔爾(Jethro Tull)和那些所有快樂的狗屎!
Pantera[]---童年時,有一次我過生日,我爸爸對我說,“兒子你可以選擇一輛越野自行車,或者是這個做為你的生日禮物。”——他手指著一把吉他。我最終選擇了自行車,但當我聽到黑色安息日後,我立刻回到我爸爸那裏,問他是否還可以用自行車換回吉他!


二.Bon Jovi [邦喬維樂隊]

在80年代的重金屬狂潮退卻以後,90年代的美國搖滾樂幾乎成了GRUNGE和另類搖滾的天下,然而卻有一支樂隊毅然扛起重金屬的大旗,逆著潮流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這就是一直堅守硬搖滾和重金屬音樂風格的Bon Jovi。因為Bon Jovi與人們印象中的酗酒、吸毒、濫交等搖滾樂隊的糜爛生活作風不沾邊,他們被嘲笑為乖孩子樂隊,但我一直認為搖滾音樂才是最重要的,Bon Jovi用他們激昂、奮進的搖滾風格感染著每個聽者,他們理應當比那些一心靠私生活的糜爛擴大名聲的所謂搖滾樂隊更應受到尊重。Bon Jovi是一支比較商業化的搖滾樂隊而且還和流行不時地打著擦邊球所以難免會遭到一些不讚同的聲音。你可以說它不完美不理想但它是一支絕對成功的樂隊。在他們走過的將近20年的時間中幾乎每一張唱片都有很好的收獲。他們的音樂大氣,激情澎湃,慷慨激昂極富感染力。Bon Jovi總是可以把力量與旋律的完美結合在一起。給我們帶來優美而又具有衝擊力的聽覺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歌曲的歌詞也是很值得品味的亮點。主唱Jon Bon Jovi在音樂上可以說是一個天才,但是他的幾張個人專輯雖然以感性情歌為主但在我看來顯得很是慢熱。大概是少了Bon Jovi樂隊其他幾位高手,主唱Jon Bon Jovi的光芒就無法發揮到極至。隨著2000年全新大碟《Crush》的推出Bon Jovi的也更加成熟了。不同於以往搖滾樂隊年輕不羈的形象,他們展示出搖滾成熟豐富充滿內涵的一麵。用搖滾表現出四個成熟男人的內心情感世界。


三.R.E.M [快速動眼樂隊]

包括NIRVANA在內的許多另類樂隊都聲稱他們的音樂啟蒙於R.E.M [快速動眼樂隊]。他們是1980年在美國的Georgia州的Athens城組建的,樂隊名字是“RAPID EYE MOVEMENT”[快速轉動眼球]的縮寫,指做夢時的一種生理現象。這支樂隊在英式朋克音樂的嘲諷態度於新浪潮的音樂層麵上出發,重新定義了美國搖滾樂中“另類”的定義,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是美國另類搖滾之父。作為一支真正起家於地下的樂隊,他們在建團初期就開著大篷車周遊於美國大陸,將自己的音樂理想和精神傳播於鄉村,學校和酒館。許多熱血青年就是受了他們的音樂的感染下才瘋狂的愛上了搖滾樂,而其中的佼佼者甚至操起吉他成為了大名鼎鼎的樂隊、歌者。將R.E.M的作品說成地下音樂也許會招徠許多喜歡地下音樂黑、重風格的兄弟的反駁,因為R.E.M的銷量一直非常好,而且音樂初聽起來實在更象民謠搖滾似的軟綿綿的音樂,而與那些普遍暴噪音樂風格的地下樂隊格格不入。但無論如何,R.E.M代表著地下音樂的最高水平,從他們聽似舒緩的旋律中能夠讀到很深的搖滾內涵,隻不過他們達到了一種極至,噪重的吉他噪音已至慵懶,暴躁的鼓鳴已至優雅,而主唱本應嘶喉的嗓音卻已經登峰造極至哀婉深沉如細膩的絲綢。物極必反,地下音樂的極至水平必然如這般舒緩輕柔。而且他們的音樂態度一直是非常陰暗低調的,總是從非常人性的角度來結識一些深刻的人生哲學,而不似流行音樂簡單甚至愚蠢的享樂主義。R.E.M的大受歡迎更多的來源於更多的吉它SOLO伴奏,舒緩動人的旋律,尤其是嗓子如鑽石一般的主唱思蒂普富有激情,迷幻的嗓音。無論如何,R.E.M是搖滾史上不朽的音樂功臣,他們的許多音樂也成了歲月不可磨滅的經典。


四.Soul Asylum [靈魂庇難所]

你可能鍾愛很多音樂,為許多支樂隊和歌者所打動,但隻能有一支樂隊是與你的靈魂融為一體的,我的那支就是Soul Asylum〔靈魂庇難所〕,第一次聽到他們音樂時就忽然產生一種似曾熟識的奇妙感覺,不由自主的就隨之哼唱起來,我完全隨心哼吟,卻與Soul Asylum的音樂鬼使神差般的絲絲契合,路上的行人多以異樣目光視我,我視若不見,完全沉浸在一種尋到音樂知己和歸宿的巨大喜悅中。這支成立於1983年的另類搖滾樂隊,成立時樂隊奠定的風格是暴躁的朋克和硬搖滾風格,在當時美國眾多的此類型地下樂隊中並沒有脫穎而出,樂隊的幾張專輯也並沒有引起怎樣的轟動,由於長期排練和演出中巨大聲響的侵害,主音吉他兼主唱David Pirner〔大衛.皮爾納〕的耳朵失聰了,然而即使如此,他也並沒有放棄對音樂的執著追求,而且因禍得福,他們開始排練一些原聲的作品,卻取得了無以倫比的成功。1992年,他們推出的一張專輯《Grave Dancers Union》〔淒慘舞者聯盟〕,一張深沉而不失柔情的原聲專輯剛一登榜就引起了從樂評者到普通樂迷的巨大驚喜,專輯中的很多作品都是經典之作,而《runaway train》〔迷失列車〕更成為世界級的搖滾經典。這首《runaway train》堪稱Soul Asylum的扛鼎之作,這是首描寫失蹤兒童問題的作品,在清脆幹淨的吉他、不動聲色的鼓點伴奏下,主唱皮爾納滄桑沙啞的嗓音從喉底或者說從心底吟出最深沉的悲憤與控訴,悲傷和憤怒的極至通常不是血淚泣訴或狂吼一氣,而是近乎平和的,淡淡的陳述,而這卻更容易滲入聽者的心底。心隨著略含悲意的音樂起伏,似乎看到了失去親生兒女的母親那無助、失神的目光。


五.Dire Straits [恐懼海峽樂隊]

恐懼海峽樂隊 Dire Straits於1977年的樂隊成立於英國倫敦,78年推出了首張單曲與唱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Dire Straits的風格比較多樣包括流行搖滾、布魯斯搖滾、民謠搖滾等。但他們的音樂始終都融合了爵士與民謠和濃濃的藍調味道,表演極為質樸而有內涵。所以雖然是電聲音樂但依然能帶給我們美好溫馨的感受。那種清新淡泊、浪漫脫俗中帶些淡淡的憂鬱更是讓人陶醉。Dire Straits的靈魂人物是吉它兼主唱馬克· 諾弗勒(Mark Knoptler),他同時也是歌曲的主要創作人。如果你是玩吉他的特別是玩電吉他的,即使你不知道Dire Straits但你對Mark Knoptler一定不會陌生的。他在電吉他領域可以說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師級人物了。我想也許是因為風格的原因,“恐怖海峽”錄製的唱片通常缺乏一般搖滾作品所具有的的令人熱血沸騰的激烈,往往是給人一種深沉的民謠味道。他們也因而受到一些批評,特別是Mark Knoptler的天賦也遭到了懷疑。進入90年代後Dire Straits似乎遭到更多的是挫折,直到93年解散。但是一首《Brother In Arms》已經足以讓他們在搖滾聖殿上刻下自己的名字,他讓人們品味了質樸純真的感動。




【動聽地帶】 獻上最動聽的音樂極品,推動最理智的欣賞潮流。


一.Air supply [空氣補給者樂隊]

上期我們介紹了澳洲著名的流行組合Savage garden,其實在Savage garden之前,澳洲還有一隻非常著名的流行樂隊,他們就是Air supply[空氣補給者樂隊]。Air supply成軍於1976年,樂隊由主要從事創作的主唱漢姆.盧瑟(Gr-aham Russell)和主唱歌手盧瑟.海希庫克(Russell?Hitchcook)組成。兩位主唱的嗓音相輔相成一個厚重深沉,一個高亢嘹亮,都是極為難得的絕佳嗓音,並且二人善於和聲,一唱一和之間曾另無數樂迷傾倒不已。他們的作品,用八個字就可以評價----華麗高雅,浪漫抒情!作品在編曲配器上大量采用鋼琴、吉他、弦樂等傳統樂器,音色之優美,可謂至真至純!而他們的作品最大的特點便是感情充沛,這也是樂迷們對Air supply最深的印象,他們的每首作品,無論曲調還是演唱都極具感染力,飽含著另人為之動容的真摯情感,這份情感如排山倒海之勢向聽者的心靈襲來,常常令人無法招架,從《Lost In Love》到《Goodbye》,從《All Out Of Love》到《Without You》無一不是摧毀人類情感堤壩的神兵利器!

二.The Corrs [可兒樂隊]

在我所鍾愛的流行樂隊中,The Corrs可以排進前五,諸多理由都可以不提,單就她們音樂中洋溢的青春氣息與活力,就足以吸引我的耳朵。The Corrs可兒家族,是由大哥Jim(吉他/鍵盤/主創)、大姐Sharon(小提琴)、二姐Caroline鼓)及小妹Andrea(主唱/錫笛)所組成。大哥Jim是樂隊的靈魂人物,大多數膾炙人口的作品均出自他的手筆。而小妹Andrea那沙啞之餘不失感性的嗓音和青春靚麗的動感外型則成就了The Corrs得以俘獲全球少男少女們的招牌必殺。The Corrs早期的的作品帶有濃鬱的愛爾蘭氣息,這也是她們最吸引人的所在,這在專集《Forgiven Not Forgotten》中表現的尤為明顯,從《In Blue》開始她們音樂中的民族氣息開始淡化,音樂也日趨成熟,變的更加流行時尚,具有十足的電子氣息,也使她們獲得了更大的成功,但是沒能堅持先前的愛爾蘭曲風未免有些可惜。



【安魂音樂】 最純淨的靈魂音樂,最溫暖的心底關懷



一.Matthew Lien [馬修連恩]

有沒有音樂家肯放棄現代社會的奢華,往返於原始部落、莽莽荒原體味大自然的原始之美,答案是肯定的,Matthew Lien就是這樣的一個“怪人”,而且他並非搞搞噱頭,而是真正的熱愛自然熱愛簡約、質樸、充滿人情味的原始生存環境,熱衷於環保意識宣傳的他被成為地球音樂家。他曾經帶領10幾名音樂家在北美的荒原上尾隨美國僅存的狼群的生存軌跡,一起感受蒼狼麵臨滅絕的淒涼的心境,並據此靈感寫出了舉世的經典音樂專輯---“狼”,以音樂的方式為狼呼喚生存的權力。馬修連恩的音樂充滿著原始、自然、溫情的音樂元素。在他的音樂路程的自始至終,都似乎在探尋這樣一個謎,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這個問題人類已經問了數千年,現在仍然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音樂家卻通過他的音樂詮釋著:人類是自然之子,返回原始、謐靜、純真的原我,重回自然母親的懷抱才是人類前進的終極歸宿。



【天王天後】 記錄流行樂史上的巨星,講述執著與夢想的傳奇


一.Phil Collins [菲爾·柯林斯]

又一個魅力四射的老男人——Phil.Collins是那種“既能夠獲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同時又能夠受到圈內著名樂手敬重和讚揚的歌手”。這是一個才華橫溢的人,不但曾經是爵士合奏樂團Brand的技藝非凡的鼓手, 同時也是成績非凡的藝術搖滾樂團Genesis (創世紀樂隊)的成員之一,更被樂界擁戴為世界上最佳搖滾鼓手之一,兼之作詞作曲俱是一流水準,想不迷人都難。菲爾.柯林斯童年時代酷愛戲劇,曾因在舞台劇“霧都孤兒”中出色的演出而受到好評。70年代初,菲爾.柯林斯加入“創世紀"(GENESIS)樂隊接替鼓手職位。這支以Peter Gabriel(彼得.加布裏爾)為首的先鋒樂隊已成立了二.三年左右,他們的作品大多涉及社會內容,風格獨特,深得樂壇好評。在在創世紀樂隊的首任主音Peter Gabriel離隊單飛以後,菲爾.柯林斯成為了樂隊新主唱挑起了樂隊的大梁。同時他也進行個人的音樂發展,他的音樂中處處透著成熟滄桑的味道。在他的作品裏,一串串的音符總是被他輕輕鬆鬆的支配在手中,那種令人驚歎的嫻熟,還有他對於音樂的執著追求,像鼓一樣堅定踏實,使得柯氏音樂在每一個聽者的腦中留下烙印。“讓樂迷繼續聽到我創作出更棒的音樂。”collins如是說。


二.Tori Amos [托瑞.阿莫斯]

對於這個精靈一般的紅發女人,一時覺得有些難以下筆——她的音樂,她的生活,她的情感,無一不像一流的小說一樣精彩,若全搬出來基本上就夠寫一本書了。還是以音樂為主吧:tori.amos兩歲半開始接觸鋼琴,四歲就在教堂唱詩班擔任鋼琴彈奏與演唱,五歲時就以獎學金申請進入巴爾地摩的Paebody音樂學校就讀,這樣無與倫比的音樂才華,注定了她以後在音樂道路上大放異彩。初聽她的淺吟低唱讓我產生了她是民謠歌手的錯覺,而後終於漸漸體會了她那真正深沉的搖滾氣質。在那恬靜、抑鬱、神經質的低吟中經常會讓你感覺到比撕心裂肺狂吼更揪心的空空的感覺。也許這一切均來自她那漂亮外表下隱藏著的天生詩人般敏感易碎的心,這可能和她少女時可怕的經曆有關,於是她更願意用一種慘痛的無望的人生觀來歌吟。她永遠都讓人琢磨不透,她彈奏的鋼琴怪異而優雅,她的歌詞細膩精致得可以讓你忘卻呼吸,她的演唱絕妙動人,如同璀璨星空,流光溢彩...精靈是什麽?精靈就是tori amos.


【年輕天下】 飛揚年輕的激情,成就明日的王者


一.Craig David [克雷格.大衛]

說Craig是個天才歌手一點也不為過。16歲時已以歌曲創作者的身分在圈內聞名,18歲在英國單曲榜上已經有了1首No.1和1首No.2金曲,而且一手包辦詞曲。他開創的“兩步/Garage”曲風,讓樂評齊聲為其開拓音樂新格局喝彩.身兼歌手、製作人跟詞曲作者的黑人小子Craig David年僅十八歲,這個來自英國南方的大男孩,用隨意寫劃下來的少年時光和一個隨身聽錄下的一些哼唱歌曲,擊敗了眾多名牌大腕,毫不費力地占據了排行榜的冠軍寶座,讓人不得不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

二.Mandy Moore [曼迪.摩爾]

Mandy Moore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灰姑娘式的故事,1984年4月10日出生於美國的新罕布什爾州,有一次,在錄音室內為一部電視劇唱插曲時,被挖掘出來。一名製作商承認了她的天資,於是緊接著,Mandy由索尼唱片公司錄製了唱片。 她的首張專輯的成果並沒有達到索尼的預期效果,他們於是決定將她重新包裝,以嶄新的形象出了新專輯"I Wanna Be With You",將Mandy的嗓音的優勢恰到好處的表現得淋漓盡致,獲得成功。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