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美塔那的交響詩《伏爾塔瓦河》

來源: 2009-11-10 07:18:0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斯美塔那的交響詩《伏爾塔瓦河》
《伏爾塔瓦河》是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於1874-1897年間創作的交響詩套曲《我的祖國》中的第二首,也是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它以抒情詩般的美妙和豐富想象力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情懷。該曲經常以獨立樂曲在音樂會舞台上演出而流傳至今。

《伏爾塔瓦河》的樂譜上有這樣一段說明:兩條小溪匯合成伏爾塔瓦河,流向遠方;穿過茂密的森林,聽見那獵人號角聲的回音;流過豐收的田野,岸邊傳來了農村婚禮的歡樂聲音;夜幕降臨,月光下水仙女們在閃光的波浪上歌唱、嬉戲;奔騰的河水衝擊著岩壁,發出轟響,掀起浪花,沿聖約翰峽穀滾滾而下;流向布拉格,流經古老的維謝格拉德,伏爾塔瓦河寬闊而壯觀,繼續向遠方流去。

為了體現這一構思,作曲家除確立一個基本主題外,還構思了幾個插部主題。並采用近似回旋曲的結構形式,以推動情節的連續發展。

樂曲開始,先由兩支長笛奏出波動起伏的流動音調,似涓涓西水。它代表伏爾塔瓦河的第一個源頭。接著兩支單簧管又以同樣音型相繼加入,它代表著第二個源頭。在這匯成大河的背景上,引出一支由雙簧管和小提琴奏出的寬廣流暢、優美如歌的旋律,它就是樂曲的基本主題。

這個主題以大小調交替出現的方式在不斷發展著,並貫穿於全曲。
第一個插部主題表現流過森林時,傳來獵人狩獵的號角聲,由圓號與小號奏出。第二個插部主題,描繪河流穿過田野,岸邊展現出鄉村民間歌舞的歡樂場麵。第三插部逐漸平靜下來,好似銀白色的月光下,水仙女們在翩翩起舞。

伏爾塔瓦河浩蕩的巨流,不斷奔湧向前,流過布拉格。基本主題也由小調轉為同主音大調,音樂氣勢更加壯闊、輝煌。尾聲中還出現了頌揚捷克光榮曆史的維謝格拉德的莊嚴主題。最後,滔滔河水流向遠方。

斯美塔那,斯美塔那,我的祖國,伏爾塔瓦。捷克的森林、草原、河流,這感情多真摯,多深沉,多優美,多壯麗,多高貴。油然而起的肅穆之情,如同那伏爾塔瓦的波濤,起伏波動,一浪推動著一浪,義無反顧地奔向遠方。這段音樂如同涓流歸海般地波瀾壯闊,又有股史詩般的宏偉氣勢,但同時又是那麽地迷人和富於詩意,令人心潮起浮,暢想不已。

注:文字轉載
雲清編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