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曲知多少:【三套車】- 可憐的老馬竟是個女人

來源: 2008-12-05 05:18:17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三套車】: 可憐的老馬竟是個女人

夢一生

08-12-05


唱歌很多時候就像逛超級買東西,看到貨好哥們兒姐們兒蜂擁而上,
掉了鞋扭了腳也都不覺得是個事,唱我所愛,高興唄.
不信去搜索,點一首名歌,頓時嘩啦啦爬出一片,什麽 黑鴨,猛旅,
四對眼,青燕子,青芒果,加肥加耳,童麗,紫玲。。。。太多了。
除了人氣,“動物”“水果” 都有了,比開party還熱鬧。

同樣的貨,經過包裝,還真不一樣了。這年頭不怕
貨比貨,就怕沒的比。反正王八看綠豆,總有對眼的。

集體哄搶也罷,千姿百態也罷,也是藝術現象,即使是唱錯了某詞,
假唱,也都不怕,可以道歉,“低頭認罪”,甚至罰款,下不為例嘛。
可要是要是把一個原詞是個大活人硬唱成是一隻老牲畜,
讓你還感動了大半生,後來,某一天你知道了根本不是那麽回事,
你再聽那愚弄人的歌詞,會是什麽感覺?難不難受吧。嘿嘿。

沙俄時代俄羅斯名曲《三套車》(中文譯詞者:高山),已有一百多年曆史,
在中國自50年代已經廣為流傳。”那匹可憐的老馬“已經唱傳了好幾代人,
如今凡有卡拉OK之處,幾乎必有《三套車》。一個憂傷的小夥子和一匹可憐
的老馬的淒慘故事已經是國人印象中【三套車】的永恒主題。

然而,90年代後期,開始有俄文專業人發現了歌詞原來有嚴重的問題。
關於歌詞,曾經不止一次俄國人疑惑地問:“什麽馬?哪來的老馬?”
我們的人頓時天旋地轉,找不到北了。

那麽那匹可憐的老馬究竟是打哪兒來的呢?

原來原文直譯過來的主題與我們所唱相差甚遠。
請看:

“冬天,沿著母親河--伏爾加河,
  疾馳著一輛驛站的三套車,
  車夫憂鬱地唱著歌,搖動著他那蓬亂的頭。
  小夥子,你在想什麽?乘車人溫和地問。
  你有什麽傷心的事?告訴我,是誰使你這樣難過?

  啊,先生,聖誕節要到了,她不再是我的了。
  無恥的財主把她選中,她再也看不到歡樂的日子了。”

下麵是我們一直唱的歌詞:(注意最後2行的對比)

“冰雪覆蓋著伏爾加河,冰河上跑著三套車,
  有人在唱著憂鬱的歌,唱歌的是那趕車的人。   
  小夥子你為什麽憂愁?為什麽低著你的頭?    
  是誰叫你這樣傷心?問他的是那乘車的人。
   
  啊!你看這匹可憐的老馬,它跟我走遍天涯,
  可恨那財主要把它買了去,今後苦難在等它。” 


事到如今終於明白了,我們都被空前的忽悠了。
我們幾十年如一,咬定蘇聯姑娘是匹馬,還嫌人家不夠嫩,幹脆來個老馬。
分明是扼殺人性啊!

更可悲可笑的是,我們的歌手還用俄語等語轉唱,豈不是成心
惡心俄國人找罵不成。就連一個德國人聽了幾個國人縱情個唱都說:
“啊。。。你們怎麽能這樣唱呀?”

這可是人畜的置換,如此好一個“魔術”翻譯!

至於為何翻譯人犯了這樣一個及其低級的錯誤,至今還沒答案。
後來,為如何糾正這個荒謬的錯誤各家還其說紛紜,因為還要
通過原翻譯人的版權許可:一個劣質篡改版的版權。

有一位糾正者為此感歎:

“在許多情況下,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自己才是那匹可憐的、
被人賣來賣去、牽來牽去的老馬。”

已經順口了半個世紀的“老馬”,現在突然讓我們又說它是個大姑娘,
實在讓人別扭。那種欲張口又欲止的感覺,到你唱的時候就知道了。
從媒體公開歌詞錯誤到至今都10年了,耳邊和新出的唱片還是高唱
那匹老馬,俄國姑娘還在十八層地獄裏叫屈。唉,文化“惡習”,
難改呀!

如今你要是去問,肯定還有不少人會說,雖然姑娘是可憐,可感覺還是
老馬比姑娘好。

嗬嗬,就是。。。起碼老馬不會鬧離婚。

***************************************************************************

附:【三套車】作品欣賞


感覺還是那匹老馬比較順耳,聽這個。





感覺還是人家的姑娘好,聽這個。




連是人是馬都煩了,那就聽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