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博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哈恩小提琴,聖保羅室內樂團伴奏,沃爾夫指揮
Samuel Barber: Violin concerto I. Allegro, Hilary Hahn, violin, St. Paul chamber orchestra,Hugh Wolff conduct
人們常說“斷章取義”,說的是人故意不顧上下文的聯係,把自己愛聽的一段話拿出來利用。所以“斷章取義”帶有一種貶義。可是在聽音樂上,“斷章取義”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一種行為,大家都會把音樂中自己愛聽的一段音樂拿來聽。譬如海頓小夜曲是海頓創作的一首弦樂四重奏中的第二樂章,因為好聽,人們常常拿出來單獨演奏,單獨聽。同樣的例子還有舒伯特的《鱒魚》五重奏的第四樂章。 美國作曲家Samuel Barber (1910-1981)的小提琴協奏曲共有三個樂章,我覺得第一樂章最好聽,所以就“斷章取義”,您聽到的就是第一樂章。樂曲一開始就以十分動聽的旋律把人吸引住了,歌唱性的旋律似乎是帶著人在鄉村觀看田野景色,而高潮處旋律似乎是人在仰頭望著高山頂上皚皚白雪。然後音樂高潮突止,隻有小提琴在續弦,好像是人一下子走到了懸崖峭壁邊上。這種懸崖和山穀裏綠色山坡交替出現,令人目不暇接。其實巴博小提琴協奏曲的前二章是在瑞士完成的,大概是瑞士阿爾卑斯山美麗的風景觸動了他的靈感。
巴博小提琴協奏曲的三個樂章都是很好聽的,您有空不妨聽一下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