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瑪琳

來源: 2007-11-21 20:30:39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法斯賓德的電影 《莉莉·瑪琳》 中的片斷.



/>
最早是在一本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小說書上看到這首歌的歌名, 歌詞的. 出國後才終於聽到了這首經典歌曲. 有點像見到了一個從未謀麵但卻很熟悉的人.

這是一首從軍隊廣播中流行起來的歌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流行的歌曲, 也是世界流行音樂史上的經典。1915年一次大戰中,德國士兵 Hans Leip在俄國寫了這首詩,1938年Norbert Schultze為其作曲。
 
最初錄製的版本並不走紅。到了1941年,德國占領的貝爾格萊德德語電台開始向所有德軍士兵廣播 Lale Anderson 唱的 《莉莉·瑪琳》。喚起了戰爭帶走的一切美好回憶。很快,這首德語歌曲衝破了戰線,傳遍了整個二戰戰場。從突尼斯的沙漠到阿登的森林,每到晚上9點55分,戰壕中的雙方士兵,都會把收音機調到貝爾格萊德電台,去傾聽那首哀傷纏綿的 《莉莉·瑪琳》。

《莉莉·瑪琳》是千萬人心中逝去的幸福之象征,得不到的幸福之象征。從那以後,這首歌曲唱遍了全世界,各色語言無數版本,成為和平的象征,成為對幸福的哀悼。歌聲久久傳唱,各中滋味,不同的人自有不同體會。

最喜歡 Lale Anderson 唱的版本, 口次清晰純正, 好過 Marlene Dietrich 版。

« Lili Marleen » by Lale Andersen vs 1940

/>
《莉莉·瑪琳》

[德]漢斯·萊    普詞
[德]諾貝特·舒爾策曲
 高洪譯 詞 

1、兵營的門前有一盞路燈,
  就在路燈下初次遇上意中人,
  我多麽希望能再相見,
  親密偎依在路燈下,
  我愛莉莉·瑪琳,
  我愛莉莉·瑪琳。

2、我倆的人影重疊在一起,
  人人看得出我們相愛這樣深,
  你看多少人羨慕我們,
  親密偎依在路燈下,
  我愛莉莉·瑪琳,
  我愛莉莉·瑪琳。

3、換崗的號聲催呀催得緊,
  我要趕回去,又要分開三天整,
  在臨別時候難舍難分,
  多麽希望常在一起,
  和你莉莉·瑪琳,
  和你莉莉·瑪琳。

4、路燈也熟悉你的腳步聲,
  叫我怎能忘,你的笑容和倩影,
  假如有一天我遭不幸,
  還會有誰在路燈下,
  等待莉莉·瑪琳,
  等待莉莉·瑪琳?

5、深沉的黑夜四處多寂靜,
  夜霧在彌漫,漂漂悠悠如夢境,
  我從夢境裏來到此地,
  就像往常在路燈下,
  等待莉莉·瑪琳,
  等待莉莉·瑪琳。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媽媽
•  攀登新高山
•  晴朗的一天
•  月亮頌
•  偷灑一滴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