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對無神論有神論的一點兒理解

來源: 真與理 2022-11-27 18:59:3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7629 bytes)

我目前對無神論有神論的一點兒理解

洪楓葉

 

☆序☆

當聽說不學《聖經》就學不到西方文化之本、以及不了解一點兒有神論者的觀點就不可能很好地建立無神論的世界觀時,我就對《聖經》產生了興趣。恰逢一對屬於基督教一支叫做“耶和華見證人”的美國夫婦正在走家串戶地傳教,我就一邊學英語一邊聽他們傳教,並與他們討論。關於無神有神的討論已經很多很多,所以我知道下麵的觀點肯定新鮮玩藝兒並不多。我之所以還是想寫一下自己的感受,是想到了漢字也許還沒有像下麵這樣地被“碼”過。兩個美國朋友也鼓勵我寫一下感想,雖然他們對沒有說服我皈依主感到一點兒失望。

下麵我就目前對無神有神的理解談一點兒個人的看法,歡迎和大家商討。

 

☆一、我們感知到的世界☆

首先,我仍然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如,我認為沒有我肉體的存在,我不可能在這裏胡思亂想)。但是我開始同意某些有神論者所說的,每個人對世界的認知可以分為非理性認知、理性認知、和超理性認知三部分。隻是解釋不同。由於我不相信神創論,所以我認為非理性認知是我們從動物界裏繼承下來的,即無意中碰到燙的東西馬上縮手等。所謂的理性認知和超理性認知,即有神論者所謂人用智慧和心靈對世界的認識,我認為可以拿電腦和人腦比較得出。人類製造的電腦已經能夠模仿人腦的理性思維,甚至開始有各種各樣的理性“感覺”,以後帶學習功能的電腦可以對這個周圍環境進行理性認知,即電腦可以通過它與周圍物體的某種相互作用而探測到周圍環境中物體的性質,並且可以歸納成自己的數據資料,甚至可以通過各種語言和符號來學習與思考。今後它們可能比人類掌握的信息還多,但它們仍然會和人腦有差別,那就是它們不知道自己理性認知的背後總有無窮的未知,它們不能“坐在家裏”而憑空想象無窮遠處的星球上可能有智能生物,因為無窮遠處的物體和它們的任何相互作用均為零。我想當電腦也能意識到一個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無限世界時,電腦們也就有了自己的“心靈”,就會有自己的世界觀,甚至會在電腦中產生宗教。目前電腦雖然能夠學習,但原則上仍然是隻知自己知,不知自己有無窮的未知。隻有人類才可以為自己用超理性思維創造理性思維的前提,而電腦理性思維的最初的前提(一套理論的最初公理)隻能有人來替它們輸入。

如果承認以上的觀點,這裏所說的這個“世界”也就有了兩個含義,一是哲學家們所謂的“存在的便是合理的”之中的包容一切的“存在”,包括一切物質的與意識的“存在”,我認為這是我們用超理性認知到的。二是我們“電腦般”地用理性認知到的有限的“世界”,但它包括我們理性認知到的物質的與精神的“存在”,我們用理性認知到的有限的“世界”。比方說古代道學家雖然宣稱他們能夠認知到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道”,但我認為這隻是他們的超理性意識到了一個知天知地、統古包今的無限而已,他們用理性推知不到我們現在的飛機大炮計算機和四維的時空觀;同樣,我們用理性知識也推不出我們的子孫後代的世界及世界觀必定是什麽樣子。當我從有神論者那裏深刻體會到我的智能有限並且在這廣袤的宇宙之中乃為匆匆過客以後,我不再認為我能用理性認知到我用超理性意識到的無限的世界,並且將來也是這樣。而且我認為我用理性隻有能力理解、解釋我用理性認知可以到達的有限“世界”;在此基礎上若再讓我用理性去理解、解釋我用超理性意識到的無限世界,我所能給出的係統的世界觀就必定是有缺陷的;換句話說,就有理性的科學方法證明不出的隻能靠信仰填補的成份在。

當我認為我不能用理性認知填滿我用超理性認知到的無限世界後,我用類推法認為我們每一個人所能用理性認知的“世界”比起我們整個人類所能用理性認知到的“世界”來說也是相對有限的,並而我們整個人類數目再多智慧再大其理性認知的“世界”也是有限的,不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無限世界。莊子感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其實,任何一個社會團體以及整個人類也總是“人類也有涯,而人類的未知也無涯”的。也就是說,人類的理性認知不是萬能的,真理永遠是相對的,是有其一定適應範圍的,是有邊界的。

既然這樣,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可以把任何一個人的理性已知比做平麵上一個圓內的麵積,而把他的理性未知比做圓外的麵積,那麽這個圓本身就可看做理性已知和理性未知的邊界,這個邊界可以看做是將新獲得的理性已知,也可以看做是我們將新感覺到理性未知。而這個無窮大的平麵本身,是我們用超理性意識到的無限世界。我們學習思考實踐交流獲得知識的結果,使得一個人的理性認知越來越多,圓的麵積就越來越大,圓的周長越來越長。相反,遺忘會使一個人擁有的理性認知圓變小。因此這個圓總是在活潑地變化運動之中。

 

☆二、關於無神有神的討論☆

下麵我想在第一節的基礎上討論一下一個人的關於無神有神的世界觀問題。如果承認我們每一個人的科學知識有限,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有限的圓是一個客觀情況。這時我們再理解無神論有神論者的觀點,就能解釋許多有意思的現象。

一,當我們立足於圓內的理性已知的時候。這種情況可以認為我們的思維強調無神、科學的時候,這時我們是無神論者。無神論者看世界有悲觀的時候,也有樂觀的時候。悲觀的時候,綜合考慮,無非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如果圓的主體經過判斷,認為其理性之圓比以前是在不斷縮小,而他著眼點在於圓內越來越小的麵積,此時他會為自己丟失科學知識而恐慌。這種情況發生在遺忘速度大於認知速度之時。第二種情況是,無神論者經過判斷,認為其理性之圓在不斷擴大。隻是他們的著眼點在於圓本身,並且認為圓周長是新感覺到理性未知,圓的越來越大的周長使他們感覺到未知越來越多。我認為他們是達到了學習的第二境界,即從無神論的角度感受到了老子所謂的“知不知,尚矣”的境界。記得我們在上初中學全國統編的曆史課本時說,道家的哲學特點是悲觀消極無用,我總覺得與此話有關,由“知不知,尚矣”確實容易得出“知道還不如不知道好”的悲觀觀點的,因為我們學習思考實踐交流獲得知識的結果竟然是使自己感覺到自己不知道啊!這真好比我們進入一個汗牛充棟的圖書館並且知道裏麵都是有用的知識後所油然而生的滄桑感,這是我們僅僅能看到幾本書時、或隻認為幾本教科書才有用時所感受不到的。又好比我們往往認為天真無知的孩子們比我們更快樂一樣。第三種情況是無神論者感覺到他的理性之圓所在的無窮大的平麵亦在伸展。比如許多人認為人類對信息的認識總結還不如新產生的信息快。其實這隻是一個錯覺,因為既然承認超理性意識到了那個無限的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世界,就不能再承認這個世界仍然在不斷擴大,因為無窮大和繼續伸展是矛盾的。

當然,無神論者也可以用樂觀的觀點來對待這些問題。第一,如果理性認知之圓在不斷縮小,則圓的主體的著眼點卻在圓的越來越小的周長,並且認為圓本身是能感覺到的理性未知,他是可以為自己“難得糊塗”而慶幸的。這種情況並不少見。第二種更一般的情況是,無神論者經過判斷,認為其理性之圓在不斷擴大。他們的著眼點又在於圓的越來越大的麵積,即為自己擁有越來越多的科學知識而自豪。但如果自豪得忘記了其理性之圓的邊界,認為他業已擁有的科學理論萬能,就變成了對科學的迷信。比如,我在這裏隻是就事論事的舉幾個例子。馬克思在發現了剩餘價值從而揭露了資產者對無產者殘酷剝削這一尖銳社會矛盾之時,論斷“至今一切社會(指有文字記載以後的人類社會)的曆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曆史”,這就把各階級聯合起來與大自然做鬥爭的曆史抹殺了;如果馬克思知道到他的理論後來在中國“不得不”發展成能夠容忍資本主義的“黑貓白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的理論時,我想他也不會得出“無產者在這個革命(指無產階級革命)中失去的隻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的論斷。另外,上世紀末,當經典物理取得了很大成就時,不少人認為宇宙的普遍規律都可以用業已發現的經典物理公式來表示了,以後的物理學隻能是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但是後來這些經典物理主義者們驚訝地發現,原來經典物理學在整個物理學中的應用範圍是如此之小!類比現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在中國社會科學中的應用範圍,將來這個範圍也一定不至於像現在這樣大。也許現在中國人正在這方麵做的,就已經不像一些權威人士希望的那樣,隻是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第三,無神論者對待理性之圓的周長不斷擴大這一事實,如果樂觀,會把它當做將新獲得的理性認知,我們感受的未知越來越多,難道我不應該變得越來越謙虛嗎?從大自然或人類社會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難道不使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嗎?其實就是這樣,隻要我們承認我們的理性認知與超理性認知相比是有限的而不是無限的,我們盡平生的理性之力所畫的圓圈就總有一個周長,並且這個周長使我們感覺到我們的無知。我們誰擁有的圓越大,誰就會變得越謙虛,謙虛使人進步,誰就能夠更好的進一步擴大理性認知的圓。我原來總是從感性上認為大科學家的謙虛是他們的故有品格,他們是先謙虛後進步;現在看來也可以理性上反過來推,他們又是先進步後謙虛的。

二,當我們立足於圓外的理性未知的時候。這種情況可以認為我們的思維強調有神、宗教、或信仰的時候,這時我們是有神論者。有神論者看世界也是有悲觀的時候和樂觀的時候。悲觀的時候,綜合考慮,無非以下幾種情況:第一,如果一個理性之圓在不斷縮小,圓的主體著眼點在於圓本身,並且認為圓周長是其能感覺到理性未知,他能感受到的未知越來越少,以致使他感覺到他不需要神了。我認為這種逆向思維的情況極其罕見。其極限情況應該是傻子和兒童並沒有對神崇拜的強烈欲望;動物們由於沒有理性認知,所以從來也不需要神。第二,如果圓的主體經過判斷,認為其理性之圓在不斷擴大,而他的著眼點在於圓的越來越大的周長,這些越來越多的新發現了的理性已知(當然這裏假設圓的主體認為他理性已知即圓內麵積是已經完全符合他所信仰的神的傳諭的,否則他不會是該神的信仰者)還必須要從該神的傳諭(如《聖經》、《可蘭經》等等)那裏得到某種起碼能使他(她)自己心服口服的解釋。這使圓的主體有時候感到困難,某些解釋可能會使有神論者自己也感到有點牽強附會。這時,圓的主體也許會在心裏報怨他們所崇拜的神為什麽不少說一點矛盾的話,甚至為什麽不做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呢?的確如此,什麽傳諭都沒有的神是永遠駁不倒的,而有神論者也往往擔心他們的《聖經》或《可蘭經》在將來被駁倒。第三種情況是,如果圓的主體經過判斷,認為其理性之圓在不斷擴大,則他著眼點在於圓外的“越來越小”的麵積,他是替自己的神丟失“領地”而恐慌。其時這種情況是一個錯覺,因為圓外的無窮麵積丟失任何有限的“領地”,都不會損害其無窮大的“神性”,因為無窮大的數減任何有限的數還保持無窮大。他們隻要信神,神總能一下子給他們“解釋”無窮的理性未知,即他們把無窮的理性未知賦予神。有神論者現在又往往不懼怕科學的發展,我想是這個原因吧。

另外,有神論者樂觀的情況是:第一,在認為其理性之圓在不斷縮小之時眼點於圓外的“越來越大”的麵積擴大,但前麵說過,無窮大的數加任何有限的數還保持無限大,這隻是一個錯覺。第二,在認為其理性之圓在不斷擴大之時眼點於圓的“越來越長”的周長,又認為這個周長是新感覺到理性未知,即因感受到的越來越多的未知是神的啟示而敬拜神,越來越多地感到神的榮耀。但是,如果真要把這個神同耶和華或安拉對應上,此也需要一個前提,即必須謹慎地把這些新獲得的未知和耶和華或安拉的傳諭如《聖經》或《可蘭經》的內容對應上並解釋成功。第三,有神論者感覺到了他的理性之圓所在的無窮大平麵在伸展。但是討論無神論者的悲觀情緒之時已經敘述過了,這也是一個錯覺。

 

☆三、小結☆

以上的討論是在承認物質決定意識,又認為人對世界的認知可分為非理(動物)性認知,理性認知和超(電腦的)理性認知三部分的假設前提下,以一個平麵上的圓做比喻,對無神有神說進行了一點兒討論。通過以上討論,我認為無神論者和有神論者區別在於看世界的立足點不同。無神論者立足於理性已知;有神論者立足於理性未知。無神論者之中有悲觀主義者,也有樂觀主義著;有神論者之中有悲觀主義者,也有樂觀主義者。由於人類的理性已知永遠有邊界,業已掌握的科學知識並非萬能,一個人或全人類總能感受到他有無窮的未知,因此有神論者將在這個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世界上永遠有自己的立足點,他們和無神論者將長期共存,許多時候是一個人集無神有神的情緒於一身,或者對有神無神存而不論。但是,無神論者把已有的科學理論神聖化的科學主義固然不可取;有神論者堅持已經神聖化的宗教經典更是不對的。因為用這兩個極端中的任何一個來解釋整個無處不在、無所不包的世界,其實都是在鼓吹其樂觀的證據而掩蓋其悲觀的證據,都不符合實事求是、全麵分析的科學精神,都會由於“侵犯”了對方的“領地”而被對方找到反證據而駁倒。有神無神之間的平等爭論將有助於科學與宗教的適用範圍的劃分,避免整個社會出現以上任何一種極端情緒;同樣,一個人隻接受有神無神任何一方的片麵宣傳都不利於他找到一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邊界。例如,許多中國人有意無意地把“法輪功”或“氣功”教義當做“科學知識”來捍衛,是和另外許多人有意無意地把他們的科學理論中的信仰填補成份宣傳成不容質疑的科學必然推論分不開的。我認為,假設不把現有的宗教教義或科學知識權威化的前提下,爭論有神無神將永遠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或者說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悖論。推到極限,有神論者很可能認為擁有最多的真理並且最不容易被駁倒的最“神”的神是道家的“無處不在、無所不包”並且具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人格特征的“道”;而在無神論者眼中,這個“無處不在、無所不包”並且認為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而不再給人類任何傳諭的“神”隻是大自然或人性抽象本身的代名詞而已。對這兩個最後結論的選擇,將仍然是一個信或不信的信仰問題,而不是理性推論或科學證明。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