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免死券雜談》

來源: 沙夫 2020-11-19 02:34:0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0849 bytes)
古時候文人學子對於出仕做官有一個不成文的風向標,即是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就去做官,若世道不濟、黨禍滔天就回歸山林吟詩作畫,隻為是不願冒出賣良心、被人陷害的風險。
 
1357年,朱元璋還在野時,有個老儒叫朱升的,因為獻上了著名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霸”一策為明朝的建立作出重大貢獻而受到了朱元璋的青睞和重用。
 
能出此策的當然不會是凡夫俗子,朱升見功成就萌生了退隱的念頭,不願久呆於朝廷中。朱元璋挽留不住,就垂問朱升之後,想讓其功蔭及其後代。沒想朱升老淚縱橫歎道:兒子倒是有一個,隻是不諳世道,不慣於官場,怕日後不得善終,所以不願讓他出仕。
 
朱升不僅不讓兒子做官,為了給一家獨苗血脈保個險還跟皇上要了一紙免死券。
 
朱升其子朱同一開始倒也守得住寂寞,四十歲前確是不出為官。但後來因為編纂《翼運績略》成績顯著,不免就有點飄飄然了。先是做了郡學教授,後來又升遷為禮部侍郎。
 
沒想到,升遷此官不到一個月,就因戶部官員通同作弊,使得六部官員都受到了牽連,全部被誅殺。朱同也因受到誣告而一同伏了法。即使有免死券也不得脫逃。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了,命運的周折讓人唏噓不已,朱同還是沒能繼承到其父的智慧。
 
其實從政做官,雖然各人有各人的目的,但官場曆來就是個是非之地,戀位不去,尤其是高官之位風險更是大了去了。一般而言,功成身退,實現了抱負就該隱退歸田,方能得善終。即使在西方,政見完成或政見不合,為官之人都會飄然掛冠而去。以官職為終身職業幾無善終者。
 
要看其時的世道,世道昌明時與官場腐敗時是大不一樣的。
 
這猶如我們生活的社會境況一樣。公平自由的文化環境與逞強淩弱的文化環境,人們一定會用不同的處世之道去麵對----或進或退。
 
那麽該如何分辨一個社會文化的優劣?這裏也有一“免死勸”:隻要看一看正直的人是否成為被人嘖嘖稱道的珍稀品種就知道了。
 
無論是官場中的還是職場中的朋友,都該看一看。

加跟帖:

  • 標題:
  • 內容(可選項): [所見即所得|預覽模式] [HTML源代碼] [如何上傳圖片] [怎樣發視頻] [如何貼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