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閱讀目標《我的抗戰》
因看了某個人對《我的抗戰》這本書的評論,我也非常想好好看看這本書。從小到大都深信不疑課本上所述的曆史,但曆史怎能如白紙黑字所記如此簡單。有機會看看這個記錄片,感觸應該會更深。
“從小到大,我們所受的曆史教育一直在傳達一個信息:對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作用積極肯定,而對國民黨所起到的作用則一直強調“消極”、“妥協”、“分裂”等字眼。最近幾年看一些反映抗戰的影視作品,裏邊的情節更是十分搞笑。在影片中,無一例外宣揚的是共產黨及其敵後抗日起了決定作用,共軍是如何英勇無比,日軍隻要與其遭遇,結果肯定是一敗塗地。而國民黨軍隊與日軍交鋒時總是連戰連敗,軍隊內部也腐敗無能,隻會打內戰、鎮壓共產黨及一切反對勢力。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最近看了這本名為《我的抗戰》一書,才知道國民黨軍隊在正麵戰場上是付出的犧牲是多麽的巨大。
其實,早就有大陸學者做過統計,在抗日戰爭中,國民黨在正麵戰場上投入10萬兵力以上的大型會戰就有22次,此外,還有遠征軍兩次赴緬甸作戰,像台兒莊這樣重要的戰役有1100多次,各類小規模戰鬥有3萬多次,消滅的日軍至少在200萬人以上,國民黨陸軍犧牲與失蹤者超過300萬人,空軍犧牲者超過4000人,海軍幾乎全軍覆沒。在曆次戰役中,整連、整營、整團地為國捐軀者,屢見不鮮。
誠然,在抗日戰爭中,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力克強敵,犧牲巨大,這並無多大異議,可國民黨軍隊甚至地方軍閥在正麵戰場上的屍山血海,我們也絕對不能漠視。
然而,對於這些民族的英雄、曆史的功臣,我們卻選擇了集體失憶,我們不但忘記了他們,沒有去緬懷他們,反而一直在唾棄他們,咒罵他們,甚至將他們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這不僅是我們的悲哀,更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對於那些已經在正麵戰場上犧牲的國民黨將士,曆史對他們是不公平的,所幸現在有了《我的抗戰》一書的麵市,書中眾多老兵對曆史的那份真誠見證,對於那些已經逝去的生命來說,或許也算是一種安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