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新貌! - 廣州四月物語(海量圖出沒注意)

來源: 2011-09-14 09:15:58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說的是廣州"新"貌,其實都是曾經"新"過的,如今再在羊城人民的美化下,煥發出新的容顏!

 

四月初的時候,我曾經到廣州去了一趟. 短短的一天多時間裏, 感覺到底蘊深厚的廣州正在變得更加清麗!

 

真的不騙你!她真的比以前幹淨了,整潔了,有序了,美了~~~~

 

當時拍了很多的照片, 雖經篩選,仍然是不舍得,刪了又刪,仍然是有這麽多的圖片. 不管了!放上來! 幸福就是分享啊!

 

哈哈哈哈~~~為方便起見,以下的七十多張圖片(oooooops!...跟本神婆年齡差不多啊), 我給分成了五個部份:

 

一.亞運開幕式地點-海心沙
二.炫耀光影-廣州塔之夜
三.史海浮沈-陳氏書院(陳家祠)
四.舊貌新顏荔枝灣
五.藝術新天地-太古倉

 

=======================================

 

一.亞運開幕式地點-海心沙

1.4月初的廣州,天氣有點悶熱,薄霧輕攏.

 

 

2.

 

 

3.學校活動

 

 

4.老伴兒

 

 

5.回望城景

 

 

6.入口處服務員

 

 

7.廣州塔在不遠處

 

 

8.亞運會開幕式主場館外景.

 

 

9.

 

 

 10.

 

11.

 

 

12.人工與天然的花

 

 

13.花海

 

 

14.

 

 

15.花前留影....嘿嘿嘿,二位著黑色衫的是路過不認識的妹妹...

 

  

 

16.

 

 

17.倒影

 

 

18.海心沙和廣場的主題在這裏.

 

 

19.

 

 

20.

 

 

21.

 

 

22.

 

 

23.去白天鵝賓館附近江邊的咖啡屋坐一坐.環境不錯啊~~~

 

 

24.夕陽下...

 

 

 

25.街頭

 

 

=============================================================

 

二.炫耀光影-廣州塔之夜

26.在廣州塔的底層---須仰視才見.

 

 

27.俯瞰

 

 

28.珠江夜景

 

 

29.

 

 

30.塔上的觀光層

 

 

31.廣告版

 

 

32.地麵一層.

 

 

33.漸行漸遠了, 回首一瞥廣州塔 -- 真的是如外號所稱:"小蠻腰"啊, 也有本地人戲稱為"扭紋柴"的.形象:-)

 

 

34.這是從廣州塔出來後看到的附近一個樓盤. 聽說是個豪宅...誰給說說?

 

 

==========================================================

 

三.史海浮沈-陳氏書院(陳家祠)

抄維基之前多嘴一句: 據說陳家祠當年文革的時候,是因為被新華印刷廠搶先占領了,沒被清抄,才一直被保留了不少珍貴的文物.

 

維基:陳家祠,又稱陳氏書院。位於中國廣州市中山七路恩龍裏34號,建於清朝光緒十四年至二十年間(1888年-1894年),是當時廣東省七十二縣陳姓宗親合資興建的合族宗祠。1988年國務院公布陳氏書院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59年被辟為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

 

陳家祠是集嶺南曆代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典型代表,包括前院、西院、東院及後院,占地15,000多平方米。陳家祠的建築由深三進,廣五間,大小19座建築物組成,建築中心是高達14.5米的中進主殿「聚賢堂」。整個建築根據中國古代建築形式美的原則,把眾多大小不同的建築物巧妙地組合布局在平麵方形的建築空間裏,前後左右,嚴謹對稱,虛實相間,極富層次。長廊、青雲巷使整個建築四通八達,庭院園林點綴其中,形成各自獨立而又相互聯係的整體。在陳氏書院的建築裝飾中,廣泛采用木雕、石雕、磚雕、陶塑、灰塑、壁畫和銅鐵鑄等不同風格的工藝。雕刻技法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細琢,上下呼應、相得益彰。

 

陳家祠在2002年被列入羊城八景,名為「古祠留芳」。目前,地鐵一號線陳家祠站位於陳家祠旁;祠前建有大型綠化廣場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四.舊貌新顏荔枝灣

維基:荔枝灣
位於廣州市荔灣區泮塘一帶,荔灣區因此而命名。荔枝灣地處西關腹地,毗鄰珠江,匯集眾多名人、名園故址,是西關大屋西關小姐西關五寶西關美食粵劇曲藝等嶺南廣府文化風情薈萃之地,有「小秦淮」、「嶺南第一勝景」之美稱。

 

相傳在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劉邦派遣陸賈至廣州向趙佗勸降,當時陸賈在現在的西村為駐地,他在駐地的附近,沿著溪灣種植荔枝及開辟蓮塘,這就是荔枝灣的由來。唐朝懿宗鹹通年間,嶺南節度使鄭從讜在荔枝洲上構築荔園,荔枝灣因而出名。明朝以後,荔枝灣內庭園結構建築漸多,並由皇朝禁地轉為詩人雅集的勝地。據記載,當時著名的詩社有荔香園、彭園、綺瀾堂、小畫舫齋等,現今隻留下小畫舫齋故址。荔枝灣景色迷人,「荔灣漁唱」,成為明代羊城八景之一。

 

1958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把荔枝灣辟為荔灣湖公園。院內有十多個人工湖,種有荔枝楊桃等花果。

 

荔枝灣湧

 

1993年,荔枝灣湧因為汙染嚴重、臭氣熏天而被石板蓋上,變成馬路下的一條暗湧,而其上麵的馬路就命名為荔枝灣路。馬路兩旁亦變成了古玩街。

 

2010年4月,廣州市政府對荔枝灣湧進行了「揭蓋複湧」的清淤工程,原來覆蓋在河湧上的馬路被拆除,以重現昔日「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的景色。古時西關有「十裏紅雲,八橋畫舫」的美景。古時荔灣水道發達,很多西關人家的生活都離不開船蘋。現時荔枝灣湧已引入6艘花船,花船上有西關小姐做導遊,在河道上介紹西關的風土人情。

 

50.著名的酒家

 

 

51.荔枝湧新容貌

 

 

52.

 

 

53.遇上 2011荔枝灣民俗文化節 進行式. 有幸,有幸....

 

 

54.

 

 

55.

 

 

56.

 

 

57.

 

 

58.

 

 

59.

 

 

60.

 

 

61."西關小姐, 東關大少". 這句話, 廣州人氏恐怕是無人不知的吧. 美女啊....

 

 

62.

 

 

63.

 

 

64.

 

 

65.這家粵菜館很出名的,但我忘了名字了,兩個字的好像....

 

 

================================================================

 

五.藝術新天地-太古倉

 

太古倉碼頭位於海珠區革新路,是一座有100多年曆史的丁字型貨運碼頭倉庫群的港口遺跡,目前打造成一個集文化創意、展貿、會展、休閑娛樂旅遊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服務產業基地。

 

66.這個是壽山石嗎?不懂.

 

 

67.好像國內現在挺流行的:一幫色(攝)友,湊份子聘請一名模特兒,集體出行拍攝...

 

 

68.

 

 

69.

 

 

70.一家大小來這裏也很悠閑寫意.

 

 

71.

 

 

72.外圍的遊船碼頭

 

 

 

 

好了. 就到這裏. 晚安~~~~~~~~~~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一貫的吃吃喝喝.一貫的沒有思想境界(2)
  • 一貫的吃吃喝喝.一貫的沒有思想境界(1)
  • 國內現在最流行的是放利錢(高利貸).
  • 柴靜的5分鍾演講,平淡卻讓你熱血沸騰(視頻)
  • 送大家2個視頻, 超棒的. 周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