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亡的簡單思考
生的過程就是死的過程。活著,也等於正在死去。
我們在彼此正在死去的路途上相遇。相遇時,彼此或欣然,或平靜,都還看不出死亡的痕跡,但我們(從人這個概念上)正在慢慢的死,漸漸的去。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死亡之路有時顯得如此漫長。在路上,我們常常感到孤獨。於是我們尋找愛,友誼,尋找快樂與榮譽,讓日子可以忍受,讓時間可以打發。
做愛,加速死的進程,因為那是一種精氣的消耗。 不做,也保不了多長。 總歸是一死。所以還是做吧,隻是不要做太多。
做,又不做太多,是一種活著的藝術。 正如希望,必得有才好,卻又不宜有很多。
成功是什麽?我以為不過就是了了個願而已。凡事不要抱太多的希望,也就不會太失敗。畢竟失望就是個心理落差而已。
生,不是你我的選擇,那或許是件純偶然的事。一男一女在去死的路上,彼此安慰,交合,釋放出了新的生命。那生命一經形成,便立刻走上它去死的路。
死,是命中注定的必然的事。 而貪生怕死,對於凡人也幾乎是命中注定必然的事。 於是我們隻好活下去。 換句話,我們選擇延長死的時間,體會死的過程。有點好死不如賴活的意思。好死不如慢死。但那過程中需要幸福,不能一路太難受。什麽是幸福,說不好;就是舒服,就是自己覺得好受,就是沒有不幸福的感覺。
原來死的過程竟然如此精彩,看那漫漫人生幾十年的浮沉。 花兒隻需幾天就綻放著赴死而去;人用幾十年的光陰一路折騰又殊途同歸。
等我們在都到了那條路的終點,不知道不期然同去的人是否互相關照,幾個靈魂互擁著歡喜著一同消遁;還是必須自己孤單的麵對那荒蕪的丘壑,在恐懼中接受死神的親吻。而死,在我想來,更象一個黑洞,刺溜一下把到點兒的人吸引去。
我喜歡體會從無到有的味道,也漸漸開始思考從有到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