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開河評點下《讓子彈飛》的幾個大腕
我看這部電影純粹是衝著發哥,雖然近年來發哥一直很墮落。按理說他這樣的超級酷男,年紀大些應該順理成章地成為醇香熟男,可他居然跟著張藝謀混,圓臉發展成橫肉縱橫,再給擠出一臉滄桑,黑白相間的山羊胡掛在那裏,看得我是連打冷戰。。
最喜歡他在縱橫四海裏的表演,笑得五官擰在一起,活脫年畫上胖娃娃的成年版,看了心裏溫暖,覺得這樣的男人在旁邊會快樂且安全。
但是發哥徹底離我們遠去了,現在是一個不倫不類,口齒不清的落魄老頭子。港台跟大陸的戲路,風格不一樣,配在一起演戲總是看著不怎麽協調。莫說當年風靡一時的小馬哥在大陸的各類名導的指揮下已經完全失去自我,風情萬種的辣女劉嘉玲似乎也除了裝做貴婦怨婦就無事可做。
說到劉嘉玲,伊的真身本來是阿飛正傳裏的露露,可是露露太老了,也太瘦,這裏演個風騷熟婦,紅底兒灑金的緞子被下麵隻看到一個濃妝的幹癟皮囊配一臉自以為是的浪笑。
20世紀中國大陸的男影星,走紅的似乎除了陳道明都模樣清秀些,一律歪瓜劣棗苦大仇深型,號稱演技派。薑文雖然樣子不好,但整體看著也算硬朗,側頭壞笑的時候還有那麽一點點性感。我不否認他是個好演員,好導演,但他總端著肩膀的樣子實在讓人受不了,網絡名人和菜頭影評裏提到,整部片子就是他自戀的極致,非常同感,下麵有轉貼全文,不再囉嗦。
於是就有網友說,這幾大腕在彪戲,卻都輸給了葛優。
葛優的演技沒得說,無論那一場電影,就算是當年張導隨便拍個搞笑片當幾分鍾配角也讓人認認真真的笑了。批一個人可以有很多詞兒,但對葛優,除了說演的真棒,還真是再沒有什麽可以補充的。如果非要補充的話,那就加個無可替代吧。
在《讓子彈飛》裏,薑文和發哥反過來可能效果好些,發哥演壞人不行,他眼神兒裏總透著正義,舉手投足那氣質怎麽看都像將軍。薑文最擅長演正宗城市流氓,土匪也湊合,但這幾年又明顯多了些洋氣,民族服裝也不好穿了……總而言之就是他應該避免演正麵人物,忒浪費人才。
還有人津津樂道那場撕肚兜的戲,懷念大胸女。據說此電影被央視某喉舌給定性為很黃很暴力。其實那唰啦一下好像一秒都不夠,後麵的動作一般純情男女也肯定領悟不了。覺得薑導給愛妻的鏡頭太多了,而薑夫人又把個青樓女子給演成了延安革命女幹部。要不說讓發哥跟薑文換一下呢,她一出場就顯得張牧之特壞。
名導的老婆不好當啊,周韻那麽水靈個女孩提前進入大媽狀態,再想想凱歌陳夫人,曾經的羞花閉月,也落葉秋風了,唉!
以上是我對《讓子彈飛》電影的一些畫外音。。。
請大家接著閱讀和菜頭的傑作:
薑文那一哆嗦---《讓子彈飛》觀後
和菜頭
別人不能免俗,我不想免俗,晚上去看了一場《讓子彈飛》。小廳不大,坐了九成。現場沒有像媒體報道中渲染得那麽誇張,從頭到尾隻有輕笑,絕少有爆笑,根本沒有掌聲---可能和我去的住宅片區有關,文藝青年較少,普通觀眾人數占優。說實話,《讓子彈飛》的笑點跟劇情、台詞一樣飛快,群眾們笑得較為吃力,略微有些被拖著走。散場後,通過監聽對話和觀察麵部表情,我那一場的觀眾應該覺得比較滿意,值回60元的票錢。但也絕不至於高潮迭起,不能自己。說這話的人以後看電影的時候先把自己身上的跳蛋給關了,不要誤導群眾。
閑篇扯完,說點正事。
薑文這樣的導演,他既然是如此牛逼的人物,曆史上也做過牛逼的活計,所以我就隻能用牛逼的標準來衡量他。當然,有人又要跳出來說:和菜頭,你個老東西是在墊話,為接下來黑薑文預先打埋伏。那麽我想問一句:你還想接著看嗎?不想接著看,老子也有個便當的方法---不用牛逼的標準來衡量,就用普通國產片導演的要求來談,一句話就足夠了:票房足夠高,過。拿了這句話滾吧,後麵的內容你不用看了。
以牛逼的標準來衡量薑文這部《讓子彈飛》,庸俗一點,咱們用百分製來說,這片子可以打65分。
為什麽是65分?假設五年之後,我們再回憶這部片子,會出現兩個問題:
1、根本想不起民國某冒牌縣長,隻能想起薑文來。這部片子裏,不是薑文演縣長,而是縣長演薑文。不單是薑文演縣長,電影裏的一切都是薑文這個人的道具。準確地說,不是現實生活裏的那個薑文,而是薑文心目中的那個天神一般的自己,一位二杆子牛逼犯。
2、葛優的鮮活程度要遠高於薑文。因為在這部片子中,葛優比薑文演得出彩。薑文演出來的那個薑文,是有小瑕疵的高大全人物。看了一個多鍾頭下來,覺得基本上沒有多少人味,渾身上下連一個砂眼都沒有。即便有,也是薑文拿雕刀一點點高仿出來的,而且一開場就讓你看到,目的是讓你最後忘記他這點粗魯,這點痞味兒。而葛優演出的小人物,那點貪婪,那點掙紮,那點奸猾,那點一閃而過的真誠,那點他自己都分不清是真還是假的柔情,卻讓這個小人物鮮明異常。在我所說的五年時光裏,你會時時遇見師爺們,冷不防自己也會師爺一下,葛優飾演的角色會在你心頭混合著酸甜苦辣反複出現,但薑文演的薑文絕對不會。一個演員經常拿影帝是有原因的,在演技這件事情上,葛優比薑文職業。
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原因是《讓子彈飛》是一部極具薑文個人色彩的影片,換大白話來說,這部片子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薑文坐在水邊癡迷地盯著自己的倒影。自戀,有人說一個好導演當然要自戀,不自戀怎麽可能拍得出好片來。這話隻對了麵上的那一部分,沒有涉及到根上。各種網絡紅人都自戀,怎麽不見你們主動自覺地按下跳蛋開關呢?因為他們看起來更像是自我認知障礙,極力想表現出他們所不具備的特質。牛逼人物當然自戀,牛逼人物的作品也當然自戀,不同的是,他們能夠表現出自身具備的特質,那種萬人迷的特質,而且觀眾也信服。在信服的基礎上,這種自身特質其實依然有高低不同。一個典型的因子就是審美。
薑文的個人審美品位不高,這是沒有絲毫辦法的事情。他出生在60年代,在他的整個童年、少年時期,接受的審美訓練,造成他到今天都欣賞強健的男人,癡迷於勳章、製服和武器。老天不長眼,沒有給與薑文以及薑文同時代的那些少年一個英勇戰死的機會,也沒有可能在他們的小雞胸上掛滿五顏六色的勳章。而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小朋友是被作為戰士培養起來的,力量是被絕對崇拜的,紀律甚至都成為性感的別名。為什麽長槍、馬靴、白馬反複在薑文的電影裏出現?因為在女人把高跟鞋視為性感之前20年,薑文他們把綁腿視為性感,而且綁得越緊越性感。
我甚至猜想,到了後來終於可以看一點外麵的書籍,三島由紀夫那樣的人會成為新的英雄,剖腹會成為新的美學。對於準備好參加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士們,這世界欠缺他們一次緩慢而痛苦的淩遲,他們的靈魂因為明確知道自己有生之年講無法領受那種淒美而殘酷的折磨而徹夜哀嚎。他們缺乏光榮的陣亡,隻能在時光流逝中慢慢垂垂老去,這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當然,就有了薑文電影裏那些雞雞大到隻能叉腿站立的男人們。他們胡子拉碴,麵容陰鬱,穿著邋遢但未走形的製服,躍上馬背、翻過高牆,嫻熟地使用各種冷熱兵器,在彈幕中躍進,就像死亡是一道可口的點心。這樣的世界未免有些單調,所以要點綴些許惡人,一二美女。惡人總是手段酷烈,讓人鋼牙咬碎。而美女總是一見傾心,花癡一般在強而有力的臂膀中低下去,低下去,低到塵埃裏頭去,同時又在內心呐喊:占有我吧!趕緊的!
這就是英雄。而在英雄的對立麵,毛的語錄還在回響:最重要的是。。。要教育農民。。。在薑文他們的審美裏,毫不掩飾地透露出精英的氣息。因此,可以看到懦弱、多疑、愚昧、麻木的大批群眾。他們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響應英雄的號召,跟隨英雄戰死。以此,才可以終結他們無聊、悲慘的生活,用短暫而壯烈的人生取代永無休止的剝土豆皮生涯,賦予這些曆史的空白頁一點點有價值的意義。
現在,可以理解我所說的審美品味不高的理由了吧?薑文當然很牛逼,他牛逼就牛逼在把他和他世代的那點審美表達到了極致。問題在於,這種審美本身品格不高,哪怕做到極致的牛逼,也就是那個樣子。同樣的例子是張藝謀,他也做到了相同的事情。極度壓抑和扭曲的生命力迸發出來會是什麽樣子,張藝謀的電影裏做過很好的詮釋。在電影《菊豆》裏,可以拿表演大獎的不是鞏俐,而是鞏俐在李保田身上的那雙手。張藝謀靈魂裏的那點小欲望,那點小肮髒,全在這雙手的動作裏釋放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