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文章: “拿下”日本央行!主宰全球央行的神秘學派:MIT幫

來源: 2023-02-15 10:46:1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MIT幫崛起, 芝加哥經濟學派式微

這個Fischer大牛啊,手下好幾個學生拿經濟學諾獎。

45歲就出任美國總統經濟委員會主席的Mankiw也是他學生,Mankiw光經濟學大學教科書就賣了$42M。 當大牌教授也能致富。

 

--------------------------

“意外出現”的下一任日本央行行長熱門候選人──植田和男,再次讓掌控全球經
濟命脈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派成了萬眾焦點。

據悉,植田和男在東京大學學習數學後,1980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經濟學博士
學位,師從前任美聯儲副主席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 Fischer)。

盤點當前影響全球經濟政策的大咖,身上大都帶有“MIT”的烙印,而費希爾更是堪
稱美國財經界的“孔夫子”:美聯儲前主席伯南克、美國前財長薩默斯、歐洲央行
行長德拉吉等等都是師從費希爾的MIT畢業生。

媒體分析稱,MIT經濟學家不僅站在各自領域的權力金字塔頂端,更以一脈相傳的經
濟學理論把持學術權威寶座。

薩默斯在周五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植田和男可以被視為日本的“伯南克”,他與
伯南克同一時間在麻省理工學習,且導師均為費希爾:

“植田專攻貨幣經濟學領域,說話裏透露著柔和的學術氣質,同時也兼具著果敢。
我不認為他會長期堅持收益率曲線控製。

日本的“伯南克”

1998年至2005年,植田和男擔任日本央行政策委員會成員。當時日本央行首次推出零利率政策,並開始實施量化寬鬆政策。

目前,植田和男是東京共立女子大學經濟係教授和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他還是工程公司 JGC Holdings Corp 和日本國有開發銀行的外部董事,以及日本央行貨幣和經濟研究所的首席委員。

據悉,伯南克在進入美聯儲並隨後成為美聯儲主席前也曾在學術界工作,分析認為,如果植田和男順利任命為日本央行行長,這將成為日本央行一抹“獨特的色彩”,因為學術出身的日本央行行長實屬罕見。

作為學者型經濟學家,與黑田東彥和雨宮正佳不同,市場認為植田和男似乎與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倡導的“安倍經濟學”關係不大。

瑞銀駐倫敦的外匯策略主管 James Malcom 向媒體表示:植田和男實際上是和伯南克、耶倫一樣的學者型經濟學家。任何在學術上研究過日本的人都會知道他。

他有點像供給學派,但他從一開始就對安倍經濟學不是很看好。

麻省理工派的崛起

在麻省理工學派興起之前,美國經濟學界曾一度是芝加哥學派的天下。

芝加哥經濟學派秉承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相信市場力量的自我調節能力。麻省理工學派則尊崇凱恩斯主義,強調市場的缺陷,在經濟陷入衰退時主張采用積極的貨幣和財政政策。

東風壓倒西風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當時,芝加哥學派警告,通過寬鬆貨幣和積極財政政策應對危機,將導致滯漲,通脹和利率都會大幅飆升。

麻省理工學派則認為,在經濟低迷情況下,通脹和利率都會保持低位,而試圖短期內削減赤字會加深經濟衰退。

在MIT經濟理論體係的指導下,主張政府幹預成了MIT畢業生的統一行動綱領。費希爾曾表示,MIT討論的重點是“關於現實世界的經濟學”。

費希爾在早年的一次采訪稱,對他來說,經濟學是一種“做一些有用的事情”的工具。

因此,Ichiyoshi Securities首席分析師、前日本央行官員Nobuyasu Atago對植田和男評論稱,他認為,不應把植田歸類於“鷹派”或者“鴿派”,他隻是一個著眼於現實並尋求最佳政策決定的人。

薩默斯指出,日本現在正處兩難的經濟困境,他不認為植田能夠無限期地維持收益率曲線控製:

植田將開始經受考驗。日本的通脹率處於四個十年來的最高水平,但放棄YCC可能會破壞市場穩定。

日本政府將於2月14日向國會提交被提名者,現任行長黑田東彥的任期將於4月8日結束,如果植田和男如預期成為下一任日本央行行長,麻省理工派能否帶領日本經濟走出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