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察冀的 聶榮臻 真是個不會打仗的將軍嗎?】

來源: 2019-09-17 23:05:3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Marshal Nie Rongzhen.jpg

聶榮臻 中國紅朝10大元帥之一, 是最後一位謝世的元帥,享年93歲。

有人說 聶榮臻 不會打仗,不敢苟同。

他是黃埔軍校的 教官之一。

鵝 感覺 聶榮臻 有以下幾大旁人不及的大貢獻:

1,創立華北根據地,這個根據地是會下蛋的母雞。

2,一心為黨,不搞自己的小山頭, 給了西北彭德懷和賀龍 32個團,粗計3-4萬人的軍隊和幹部。

3,向中央和主席提出 將 晉察冀軍區的 冀熱遼 劃歸 東北軍區,給了林羅。又是3萬來人。

4,若是緊摳自己部隊, 這7-10萬人,是多大的力量?!【沒有華北軍區牽著傅作義等大部,西北和東北軍區就沒那麽輕鬆便當。-- 鵝注】

5,建國後,主抓 國防科委,兩彈一星第一元勳和首功大臣。

6,陳賡,羅瑞卿 大將,楊得誌,楊成武 等上將軍,都是當時聶帥的鐵杆兒部下。

1938年3月,毛澤東曾評價聶榮臻:“中國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說,叫做《水滸傳》,裏麵寫了魯智深大鬧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晉察冀。五台山,前有魯智深,今有聶榮臻。聶榮臻就是新的魯智深。

1958年,在一次軍委常委會議上,毛澤東說:“聶榮臻是個厚道人。” 

1967年,毛澤東在研究出席“八一建軍節招待會”人員名單時,又說“聶榮臻是個厚道人

【聶榮臻幾次代人受過,也不辯解 - 鵝注】

1968年3月8日,聶帥在西山軍委招待所住處,突發嚴重的心髒病,心房連續撲動60多個小時,心跳次數常達每分鍾2 00多次。1 2日轉危為安後,遵醫囑,絕對臥床8天,然後再脫離工作休息7天,也就是要休息到27日。聶帥l952年起就有心髒病,但這次是發作最嚴重的一次。

1968年3月24日晚上,人民大會堂,林彪宣布 撤銷楊餘傅三人的職務,過後,毛澤東接見了全體與會人員。

4月7日,聶帥給毛主席寫了封信,信中說:“最近在揪楊成武黑後台的活動中,有些大字報點了我的名,有的雖未點名,但也可以看出懷疑我是後台的……請求主席能在百忙中接見我一次,親聆麵教,以便把事情搞清楚。"
    3天之後(4月10日),周總理要秘書周家鼎同誌打電話給聶帥,這個電話是我接的,說是4月7日聶帥寫給毛主席的信,毛主席看後批了如下內容:“榮臻同誌,信已收到,安心養病,勿信謠言。"看了電話記錄以後,聶帥說:“這一下我清楚了,他們要抓我的什麽黑後台,並不是毛主席的意思。"

當天晚上,周總理給聶帥打電話,通知他到人民大會堂l l 8號房間毛主席那裏開會。出席會議的除了毛澤東、林彪、周恩來而外,就是聶榮臻、李富春、李先念、陳毅、徐向前、葉劍英等老同誌。在會上,毛主席對聶帥說:“你不要背包袱,如果講楊成武的後台,第一個就是我,第二個才輪到你。" 顯然,聶帥的信,引起了毛主席對抓“黑後台”問題的重視,所以才開了這次會議。   

File:Ninja141534279782774.jpg

1948年12月,平津戰役總前委指揮部合影,左起:黃克誠譚政、聶榮臻、蕭華羅榮桓劉亞樓高崗林彪

 

---------------

聶榮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字福駢,小名雙全四川省江津縣吳灘鄉石院子人(今重慶市江津區吳灘鎮郎家村),中國軍事家、政治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主要領導人之一。

聶榮臻早年在法國勤工儉學,於1923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擔任黃埔軍校秘書兼政治教官,參加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他參與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後擔任中央軍委參謀長、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紅一軍團政委,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八路軍115師副師長、政委,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參加平型關戰役,並開辟晉察冀根據地。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任晉察冀軍區司令員兼政委、中共晉察冀中央局書記、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三書記、華北軍區司令員等職,指揮平津戰役等作戰,攻占華北全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聶榮臻曆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代總參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委主任、國防科委主任,主抓“兩彈一星”研製,並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牽扯進“二月逆流”案。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他繼續擔任中央軍委副主席。1992年5月14日,聶榮臻在北京逝世。享年92周歲93虛歲。

 

---------------

晉察冀不單單是支援東北。據戰史記載,

從1939年到抗戰勝利前後,先後從晉察冀調往第120師、陝甘寧、晉綏、晉冀魯豫和東北的部隊,

達32個主力團和25個架子團,以及大批地方幹部。

晉察冀做出的貢獻顯而易見。

我軍全麵轉入戰略進攻階段後,中央軍委於1948年5月9日發出《關於改變華北、中原解放區的組織、管轄境地及人選的通知》,將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軍區合並為華北軍區,以聶榮臻為司令員。於1948年5月,由原晉冀魯豫野戰軍一部和原晉察冀野戰軍部隊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期間我軍的主力部隊之一。

1949年4月,中央軍委將第18兵團(原華北軍區第一兵團)和第19兵團(原華北軍區第二兵團)配屬第一野戰軍,進行西北戰場作戰。第20兵團(原華北軍區第三兵團)調赴天津、塘沽和秦皇島,擔負海防任務。

我軍全麵轉入戰略進攻階段後,中央軍委於1948年5月9日發出《關於改變華北、中原解放區的組織、管轄境地及人選的通知》,將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軍區合並為華北軍區,以聶榮臻為司令員,薄一波為政委,徐向前為第一副司令員,滕代遠為第二副司令員,蕭克為第三副司令員,趙爾陸為參謀長,羅瑞卿為政治部主任,蔡樹藩為副主任。
華北軍區下轄兩個野戰兵團,即華北軍區第一、第二兵團。
5月20日,新成立的華北軍區進行了建製調整:
以原晉冀魯豫野戰軍留下的部隊組建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由徐向前兼第一兵團司令員及政治委員,調王建安為副司令員及副政委(王建安未到職,由周士第接任);華北軍區第一兵團轄三個縱隊:第8、第13、第14縱隊。[注:48年7月,14縱調歸軍區直屬;48年8月,由太嶽軍區第一軍分區部隊組成15縱,轄43、44、45旅] 華北軍區第一兵團主要擔負太原方向作戰任務。
以原晉察冀野戰軍部隊組建華北軍區第二兵團楊得誌任第二兵團司令員,羅瑞卿兼第一政治委員,楊成武任第二政治委員;轄華北軍區第二兵團轄4個縱隊:第2、第3、第4、第6縱隊。
以原晉冀魯豫和晉察冀軍區炮兵旅分別組成華北軍區炮兵第一、第二旅,由華北軍區領導,分別配屬第一、第二兵團指揮作戰。
另外,第1縱隊仍屬北嶽軍區建製,第7縱隊仍屬冀中軍區建製。
華北軍區野戰部隊共26個步兵旅和2個炮兵旅,共23.5萬人。
華北軍區的此次建製調整,沒成立“野戰軍”指揮機構,中央軍委也沒有單獨成立“華北野戰軍”建製,隻在華北軍區建製下組建轄下的兩個野戰兵團:“華北軍區第一兵團”和“華北軍區第二兵團”。(1948年8月新組建“華北軍區第三兵團”)。這與其他“四大野戰軍”完整的建製番號和指揮機構完全不同。
與華北軍區同時成立的“中原軍區中原野戰軍”,明確授予“中原野戰軍”番號,並明確任命:劉伯承為中原軍區及中原野戰軍司令員,鄧小平為政委,陳毅為軍區及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李先念為軍區及野戰軍第二副司令員。陳毅仍兼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及政委,粟裕為副司令員,宋任窮為副政委。
早在1947年5月,中央就有了以東北我軍為主(以晉察冀部隊為輔),整體負責東北和華北戰事的部署。7月20日,毛澤東給東北民主聯軍首長林彪羅榮桓布置內戰第二年作戰任務時時就已明確提出:“當戰爭發展到平綏附近時,晉察冀和晉綏我軍統一歸林(彪)羅(榮桓)指揮作戰”。
1948年4月22日,中央軍委明確指示晉察冀野戰軍華北軍區第二兵團):“你們有配合東北作戰的任務”。
1948年8月,為配合東北野戰軍南下北寧線作戰,中央軍委調整了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建製:以第三、四縱隊和二縱四旅及華北軍區2個獨立旅組建新的華北軍區第二兵團;以楊得誌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委耿飆任參謀長。華北軍區第二兵團以主力出擊(北)平承(德)線,一部出擊平張線。
以華北軍區第一、六縱及二縱2個旅組建華北軍區第三兵團,以楊成武任司令員,李井泉任政委,李天煥任副政委。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向綏遠挺進,拖住傅作義主力,使其不出或少出關增援東北。
華北軍區第二、三兵團主要任務是在冀東、平綏方向鉗製華北敵軍,在中央軍委直接指揮下,配合東北野戰軍作戰。
1948年11月1日,中央軍委發布《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野戰軍現時分為四個,以地區名區分,即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東北野戰軍。
1949年1月15日,中央軍委發出《關於各野戰軍番號按序數排列的指示》,西北野戰軍改稱第一野戰軍,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華東野戰軍改稱第三野戰軍,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
東北野戰軍入關後,華北軍區第2、第3兵團及軍區地方部隊統一歸東野首長林(彪)、羅(榮桓)劉(亞樓)指揮,配合東北野戰軍發動“平津戰役”。
12月22日,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在東野四縱重炮團的支援下,攻克新保安,全殲敵三十五軍1.6萬人。
12月24日,圍攻張家口的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在東野四縱的支援下,以傷亡2900人的代價,殲滅張家口逃敵6.5萬人,極大鼓舞了華北我軍的士氣。
1949年2月,華北軍區部隊整編,其第1、第2、第3兵團依次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第19、第20兵團,歸中共中央軍委直接指揮。
平津戰役結束後,中央軍委調第19兵團(原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20兵團(原華北軍區第三兵團)與四野炮兵第一師西進,與第18兵團(原華北軍區第一兵團)一道會攻太原。
4月,中共中央軍委將第18、第19兵團調赴西北戰場,歸屬第一野戰軍建製。 第20兵團調赴天津、塘沽和秦皇島,擔負海防任務。
11月,第18兵團歸第二野戰軍建製。
------------
 
1946年3月1日,中共晉察冀中央局發出《關於複原工作的決定》。據此,晉察冀軍區分別於3、4月份和5、6月份進行了兩期精簡複員。全軍區共複員、轉業約10萬人,占全軍區部隊的三分之一。
野戰軍由9個野戰縱隊25個旅,縮編為4個縱隊9個旅(每個縱隊由原9團縮編為6團),野戰軍由原來的20餘萬任縮減至共5.1萬人。精簡整編後,晉察冀軍區部隊由31餘萬人減少至20餘萬人。
1946年6月,內戰全麵爆發。晉察冀軍區結束精簡複員工作,開始招集部隊,準備應付全麵爆發的內戰。
按照中央要求,晉察冀軍區於6月恢複野戰軍指揮機構,蕭克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治委員,耿飆任參謀長,下轄第一、二、三、四縱隊。
7月31日,晉察冀野戰軍晉綏軍區部分部隊配合下發起大同、集寧戰役。由於事先對於大同城防堅固估計不足,以致久攻不克。敵軍增援時,在集寧又打援失利。9月13日集寧失守,被迫於9月16日撤出戰鬥。
在晉察冀野戰軍久攻大同不克時,敵軍攻擊承德。晉察冀軍區決定放棄承德,承德於8月28日被敵軍攻占。
集寧丟失、承德放棄之後,張家口已經處於被東西夾擊態勢。敵軍於9月29日,分東西兩路進攻張家口,晉察冀軍區首長向中央請示棄守張家口
張家口、承德失守後,冀察熱遼地區與晉察冀的聯係事實上已被敵人分割。聶榮臻向中央建議,將冀察熱遼地區劃歸了東北民主聯軍
1946年10月,晉察冀中央局召開“淶源會議”,總結內戰爆發以來幾個月軍事上的教訓和不足,提出堅決貫徹中央“集中優勢兵力打運動戰、殲滅戰”的精神,學習兄弟戰區的勝利經驗,扭轉晉察冀軍區的被動局麵。
1946年12月,晉察冀軍區再次撤銷野戰軍指揮機構。第一縱隊歸還晉冀魯豫軍區建製。其餘第二、三、四縱三個縱隊歸晉察冀軍區指揮。
晉察冀軍區還動員了三四萬翻身農民參軍入伍,同時從地方部隊抽調三個旅,一起補充進三個野戰縱隊。三個野戰縱隊由精簡後的每縱隊轄兩個旅,恢複至每縱隊轄三個旅,野戰部隊總兵力達到7.5萬人。
1947年4月26日,中央工委劉少奇朱德達到西柏坡整頓晉察冀軍區的軍事和土改工作。針對晉察冀軍區軍事上存在的問題,朱德親自指導晉察冀軍區再次組建晉察冀野戰軍楊得誌任司令員,羅瑞卿任政治委員,楊成武任第二政治委員,耿飆任參謀長,下轄3個縱隊,還首次組建了1個炮兵旅。
1947年中,各戰略區先後開始轉入戰略反攻階段。
毛澤東開始部署將華北的軍事與東北軍事作為一個整體,提出:以東北我軍為主力,以晉察冀和晉綏為輔助,攻占東北及華北除平、津、沈三點以外地區的戰略目標,並明確提出“當東北我軍發展到平綏附近時,晉察冀和晉綏我軍統一歸林(彪)羅(榮桓)指揮作戰”。
從解放戰爭進入第二年開始,中央賦予晉察冀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配合東北我軍作戰,牽製華北敵軍,使華北敵軍不出關或少出關。
9月2日,晉察冀野戰軍進攻淶水、出擊大清河北。此役殲敵5278人,我軍傷亡6778人,雖屬主動出擊,但卻打成了得不償失的消耗戰
在東北我軍發起猛烈的秋季攻勢期間,蔣介石急從華北戰場調三個師增援東北,導致敵在華北兵力不足。10月11日,晉察冀野戰軍趁勢進攻徐水,調動了駐守石家莊的敵第3軍出援。晉察冀野戰軍長途奔襲,於清風店一帶全殲敵第3軍1.7萬人,俘虜敵軍長羅曆戎。我軍損失僅9192人。這是華北我軍轉入戰略進攻後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利,對扭轉華北戰局起了關鍵作用。
11月6日,晉察冀野戰軍發起石家莊戰役,曆時6晝夜,攻克華北重鎮石家莊,殲敵24288人。我軍攻克石家莊,拔掉了割斷晉察冀與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的釘子,為不久後兩區合並為華北軍區創造了條件。
1948年5月9日,中央軍委發出《關於改變華北、中原解放區的組織、管轄境地及人選的通知》,將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軍區合並為華北軍區;華北軍區下轄兩個野戰兵團,即華北軍區第一、第二兵團。
以原晉冀魯豫野戰軍留下的部分部隊組建華北軍區第一兵團,以原晉察冀野戰軍組建華北軍區第二兵團。
華北軍區的此次建製調整,隻組建了華北軍區轄下的兩個野戰兵團:“華北軍區第一兵團”和“華北軍區第二兵團”。(1948年8月新組建“華北軍區第三兵團”)
中央軍委沒有單獨成立“華北野戰軍”建製,沒有任命“野戰軍”指揮班子成員,也沒建立“野戰軍”指揮機構,這與其他“四大野戰軍”完整的建製番號和指揮機構完全不同。
 
 
----------
華北軍區第18、19、20兵團~1949年2月
第十八兵團(1949年2月由華北軍區第一兵團改稱,4月撥歸第一野戰軍指揮)
司令員:徐向前周士第(後,1949年6月)
政治委員:徐向前(兼)、周士第(後,兼1949年6月)
第六十軍(1949年2月由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第八縱隊改稱)
軍長:王新亭、張祖諒(後)
政治委員:王新亭(兼)、袁子欽(後,1949年6月)
第六十二軍(1949年3月由原華北軍區第十五縱隊改稱)
軍長:劉忠
政治委員:袁子欽、魯瑞林(後)
 
第十九兵團(1949年1月由原華北軍區第二兵團改稱,4月撥歸第一野戰軍指揮)
司令員:楊得誌
政治委員:羅瑞卿李誌民(後,1949年5月)
第六十三軍(1949年1月由原華北軍區第三縱隊改稱)
軍長:鄭維山
政治委員:王宗槐
第六十四軍(1949年1月由原華北軍區第四縱隊改稱)
軍長:曾思玉
政治委員:王昭
第六十五軍(1949年1月由原華北軍區第二兵團第八縱隊改稱)
軍長:邱蔚
政治委員:王道邦
 
 
第二十兵團(1949年1月由華北軍區第三兵團改稱,屬華北軍區建製)
司令員:楊成武
政治委員:李井泉李天煥(後)
第六十六軍(1949年2月由華北軍區第一縱隊改稱)
軍長:蕭新槐
政治委員:王紫峰
第六十七軍(1949年2月由華北軍區第二縱隊改稱)
軍長:韓偉
政治委員:曠伏兆
第六十八軍(1949年1月由華北軍區第六縱隊改稱)
軍長:文年生徐德操(後)
政治委員:向仲華漆遠渥(後)
 
 

-------

1947年的初夏,父親的心情格外好。主要是因為正太戰役打得漂亮,這一仗共殲敵3.5萬人,控製了獲鹿西迄榆次約180公裏的正太鐵路,解放沿線7座城鎮,使晉察冀與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基本連成了一片,孤立了石家莊的敵人。

說實在的,晉察冀軍區已經很長時間沒打這麽痛快的仗了,從延安回到晉察冀後,父親太緊張了 。綏遠戰役、大同、集寧戰役,以及保衛張家口戰役這幾個仗都打得不順心,尤其放棄了張家口,父親感到壓力很大。正太戰役的勝利結束,終於讓父親鬆了一口氣。他心情舒暢,眉頭也展開了。他 認為,軍區部隊已經取得了戰爭主動權,可以打更大、更漂亮的殲滅戰了。果然,一個月後,又接連勝利 進行了青滄戰役和保北戰役。這兩個戰役加上前麵的正太戰役,被戰史專家譽為晉察冀軍區的“三戰三捷 ”。

 

在華北戰場上,我軍自此開始由被動轉入主動。

1947年10月,經曆了大戰磨煉、士氣正旺的晉察冀部隊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魚”——蔣介石的嫡係第3軍。這便是著名的清風店殲滅戰。

第3軍原駐守石家莊,在我軍的“調動”下,同時在蔣介石的驅動下,離開堅固的城市,北上尋找 我軍主力決戰。得到準確情報後,父親立即與楊得誌、楊成武、耿飆等人緊急製定了作戰方案。這個方案 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趕在敵人前麵,到達清風店地區,而此時,第3軍主力離清風店約45公裏,我軍主力 還在徐水地區,相距120多公裏,必須用比敵人快兩倍的速度強行軍,在一晝夜內到達清風店地區。為此 ,父親電令冀晉、冀中軍區,盡一切努力,阻滯敵人的北上行動。很多年以後,參加過此次戰役的老戰士 ,最念念不忘的就是大戰前的那次急行軍,他們晝夜兼程,吃飯都是邊走邊吃,次日一早,部隊進入高陽 以南的老解放區時,群眾已經把早餐擺在街頭,把飯送到戰士的手上,冀中人民在一夜之間為這次戰役動 員了9萬多名民兵和民工,3400多輛大車,1萬副擔架,充分顯示出老解放區人民群眾的覺悟和人民戰爭的 威力。父親得到這個消息,欣慰不已。屈指算來,從他初創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到現在,已經快有10年的時 間了,廣大人民群眾完全站到了共產黨一邊,有這樣的人民支援,就會不斷地從戰場飛來勝利的捷報。

我們的主力部隊終於趕在了敵人前麵。經兩天兩夜激戰,全殲美式裝備的敵第3軍主力1.3萬人, 敵人無一漏網,並且活捉了其軍長、副軍長和一個師長。加上打援所消滅的4000多,此役共殲敵1.7萬人 。

第3軍軍長羅曆戎被俘後提出要見見他在黃埔軍校的老師聶榮臻,他是黃埔一期學生,據他說當年曾聽父親講過課。父親在前線指揮部接見了他。羅曆戎表示很慚愧,後悔不該替蔣介石賣命。父親鼓勵他重新做人,努力學習,好好改造自己。此人解放後當了全國政協委員。

清風店殲滅戰,是一次重大勝利,中共中央專門致電祝賀,朱德即興賦詩一首——《賀晉察冀軍區殲蔣第三軍》——

 

南合村中曉日斜,頻呼救命望京華。

為援保定三軍滅,錯渡滹沱九月槎。

卸甲鹹雲歸故裏,離營從此不聞笳。

請看塞上深秋月,朗照邊區勝利花。

清風店報捷後,石家莊的敵人完全被孤立起來了。清風店戰役結束的當天,父親就向中央軍委發電,請示乘勝奪取石家莊的問題。毛澤東很快回電 ,完全同意適時攻打石家莊。

石家莊守敵雖然隻有2萬多人,但它畢竟是個大城市, 城防堅固,從日本占領時代開始,就不斷加修工事,據情報顯示,石家莊的大小堡壘,就有6000多個。敵 人曾經揚言:“憑石家莊的工事,國軍可坐守三年”、“沒有飛機、坦克,共軍休想拿下石家莊”。

在當時,攻打一個堅固設防的大城市,是需要膽量的。朱德支持父親堅決打,並且提出“勇敢加 技術”的口號。這更加堅定了父親的決心。他們的部署是,考慮到石家莊地處平原,解放軍沒有坦克、飛 機掩護,很難靠近城池,確定以陣地戰的進攻為主,用地道作業接近堡壘,用炸藥爆破,加以炮擊,各個摧毀,逐步推進。11月6日,也就是清風店戰役結束後的第14天,父親下達攻打石家莊的命令。

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這畢竟是解放軍頭一回攻打一個大城市,缺乏經驗,但各部隊士氣旺盛,勇猛突擊, 進展相當順利。戰鬥進行的過程中,父親念念不忘部隊的入城紀律,8日,晉察冀中央局發布了《必須盡力保護石家莊不受破壞的指示》,對入城部隊做出了各項規定。由於工作細致,很多事情想在了前麵,部 隊進入石家莊後紀律很好,證明解放軍不但能打下大城市,而且能管好大城市。

6天之後,石家莊順利攻克,全殲守敵2.4萬人。它是解放軍在解放戰爭期間打下的第一座堅固設防的大城市,自然有著非 同一般的意義。在這以前,我們鑽山溝,現在,我們要進大城市了。打下石家莊,是一個最好的象征,象 征著共產黨和它領導的軍隊開始由農村真正走向城市。

1年前,晉察冀部隊放棄張家口時,曾經受到非議,1年後,他們打下了一個堅固設防的省會城市,引起一片喝彩。至此,晉冀魯豫和晉察冀兩大解放區完全連成了一片,對以後的華北戰局產生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僅僅1年的時間,晉察冀軍區的部隊就取得了如此大的勝利,父親深感欣慰。

 

中共中央又發來了熱情洋溢的賀電。朱德總司令致電父親轉晉察冀軍區全體指戰員予以嘉勉。嘉勉電稱:“僅經一周作戰,解放石門,殲滅守敵,這是很大的勝利, 也是奪取大城市之創例,特嘉獎全軍。”頗有詩人氣質的朱老總又即興賦詩一首——

石門封鎖太行山,勇士掀開指顧間。

盡滅全師收重鎮,不教胡馬返秦關。

攻堅戰術開新麵,久困人民動笑顏。

我黨英雄真輩出,從茲不慮鬢毛斑。

丟了石家莊,大大震怒了蔣介石。他親自飛到北平,撤銷了孫連仲保定綏靖公署主任的職務,撤銷保定、張垣兩個綏靖公署,成立華北“剿匪”總司 令部,任命傅作義為總司令,統攬華北五省軍事指揮大權。傅作義將正規軍編為3個機動兵團:平漢兵團 、津浦兵團、平綏兵團,實行“機動防禦”,以主力對主力,以集中對集中。他在記者招待會上宣稱:要 變被動為主動,反守為攻。

傅作義是父親的老對手了,當年父親曾吃過他的虧。在當時或者是以後,沒人否認傅作義是國民黨高級將領中的一員悍將,他確實是個出色的指揮官,但他所效力的那個階級 卻正在被曆史所拋棄,所以他的命運注定是一個悲劇。

麵對傅作義,父親繼續展開攻勢。仍然是老辦法,先“調動”敵人,再尋機殲敵。1948年新年的鍾聲剛剛響過,傅作義賴以起家的老部隊——“王 牌”第35軍就被“調動”到保定以北的淶水一帶,父親調動自己的3個縱隊,殲滅該軍的新編第32師,重創了被傅作義稱之為“一塊金子”的第101師,共殲敵7000多,該軍中將軍長魯英麐舉槍自殺。給了剛上 台的傅作義當頭一棒。

這以後,仍然是捷報頻傳。在北麵,他們把敵人壓縮到平綏路沿線,使張家口、大同失去了屏障。這兩個傅作義十分看重的城市遂處於解放軍直接威脅之下,使傅作義增加了後顧 之憂,無法抽調兵力出關增援東北。

 

5月9日,中共中央命令,晉察冀中央局和晉冀魯豫中央局合並,建立華北局,兩大軍區合並為華北軍區,父親任軍區司令員、華北局第三書記。薄一波任軍區政治委員,下轄兩個兵團:第一兵團由華北軍區副司令員徐向前兼任司令員、政治委員;第二兵團楊得 誌為司令員,政治委員羅瑞卿。不久成立第三兵團,司令員楊成武,政治委員李井泉。當時的總兵力為11 個縱隊(軍)、32個旅(師),共46萬人。

到這時,華北的部隊空前強大。但是解放後,很多人覺得,平津戰役之前,華北打的大仗不多,他們片麵認為,華北的部隊戰鬥力不強,不像其他幾個野戰軍 ,打了那麽多有名的仗,橫掃千軍,所向披靡,奪取了那麽多的地盤。直到今天,仍然有人不了解這個時 期的實際情形。據史學家的解釋:1948年夏天以後,華北形勢大好,縱橫馳騁,所向皆捷,倘能集中部隊 ,是可以打大仗的。但是在全國的棋盤上,毛澤東另有考慮,這就使父親不可能收攏五指,形勢需要他做 全國棋盤上的配角。

父親在他的回憶錄裏也講道:“按照當時的情況,我們把三個主力兵團集中 起來,攻奪某個較大的城市,或以圍點打援的方式打一些大仗,是完全可能的。但這隻是從華北的局部考慮的,從奪取全國勝利的全局考慮,則又是另外一回事。因為這時黨中央和毛主席對解放戰爭的進程安排 ,已經胸有成竹了。”

 

 

20 毛主席來到城南莊

戰爭年代,父親在晉察冀的很 多地方落過腳,比較而言,他在城南莊住的時間較長,對這個地方的感情也很深。城南莊的兩間小平房記 載了他日夜操勞的身影。城南莊是晉察冀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2002年9月18日,我來到阜平,終於踏上了城南莊的土地。

在我所見過的父親的雕像中,矗立在城南莊原晉察冀軍區司令部紀念館裏 的那尊,是最像的一尊,不但形似,而且神似。走到那尊雕像前時,盡管我盡力克製自己的感情,但還是不可抑製地流下了熱淚。

父親當時的秘書範濟生介紹說,當年父親就住在這裏。他又說:“毛主 席來城南莊的時候,也和江青住在裏麵。”

轉戰陝北的中共中央前委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於1948年4月13日來到了晉察冀。這令父親和晉察冀的同誌深受鼓舞。

 

毛澤東主席決定把大本營放到華北地區,既是對華北工作的肯定,對華北的放心,同時也說明隨著解放戰爭的進程,華北的地位越來越 重要了。

4月13日的傍晚,父親在城南莊五六裏外的地方,迎到了毛主席的車隊。 

當時在中央軍委做參謀工作,後來擔任我父親辦公室主任的劉長明回憶說,一見麵,父親就十分高興地說:主席,已經三年多沒見到您了,看來主席的 身體還好,你們轉戰陝北很辛苦,同誌們都擔心你們的安全。周恩來說:本來延安是後方,蔣介石一進攻 ,陝北也成了前方了,轉戰陝北,遇到的風險不少,都安全地度過來了。

隨後,父親等人在前麵帶路,很快來到城南莊。那一天,城南莊戒嚴。老百姓不懂什麽叫戒嚴,越是不讓出門越感到好奇,很多人跑到房頂上去看熱鬧,莊裏的那些平房差不多全成了看台。由於是黃昏,看不真切,所以人們不知道是毛主席來了,隻知道來了大人物。

父親他們把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等人迎進小院。這座小院便是人們常說的軍區司令部,平常父親和軍區部分領導以及作戰科住在這裏。為迎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 隻留下秘書和警衛班,其他人都搬了出去。

毛主席和江青住進我父親剛剛騰出來的兩間房子,父 親搬到隔壁一間平時空著的小房子。那兩間房子一明一暗,外間辦公,裏間住宿,在 當時,算是最好的條件了。周恩來和任弼時住前麵的一排,再往前麵的一排,住進了胡喬木、陸定一、葉子龍等人。這三排房子用圍牆圍成一個院子,後麵依托著一座小山包,從毛主席的那排房子向後走,出後院門便是一個建在山坡上的簡易防空洞。小院距城南莊還有一段距離,雖然簡陋,但是清靜幽雅。

 

毛主席說:“我們一來,就讓你們騰房子,太不客氣了。”

父親說:“就這麽幾間好一點的房子,你們難得到這裏來,理應這樣。”

父親注意到,毛主席顯得有些疲勞,聽說他從重慶談判回來後身體一直不好,後又經過了艱苦的轉戰,身體沒有得到恢複。父親希望他在城南莊期間,好好休息一下,恢複健康。

父親是個很細心的人。據範濟生回憶,毛主席來了後,父親知道他夜間辦公白天睡覺,而且睡眠不好,所以輕易不去打擾他。那時父親患有氣管炎,早晨起床後經常咳嗽,為了不影 響主席,父親一大早就躲到外麵去。他還派了個警衛員,用長竿子驅趕樹上的麻雀,以免它們驚擾睡夢中的毛主席。

毛主席到城南莊後,決定中央機關就設在中央工委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 幾天後,周恩來、任弼時等人就先期到西柏坡去了。

毛主席在城南莊大約住了不到一個多月的時間 。父親每天都能和他接觸,他們可以說無話不談。當年在中央蘇區,在長征途中,在抗戰前夕,父親一直 和毛主席在一起,可以有很多的往事供他們回憶。

有一次,他們作了徹夜長談。毛主席說:“一 過龍泉關,覺得沿途的群眾很熱情,就好像當年在江西時到了興國一樣,群眾見了我們都是笑逐顏開。”

毛主席對晉察冀人民群眾的稱讚,讓父親感到開心。

毛主席說:“抗日戰爭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是要試一試,在敵後究竟能不能站得住,結果你們在敵後還是站住了。”

父親說:“我們 能不能站住腳,關鍵是嚴格執行黨的政策,把一切抗日力量團結起來。”

接著,他們談起曆史上的經驗教訓,談到在中央蘇區時“左”的錯誤路線給革命造成的損失。在那時,實行了許多“左”的政策 ,結果在根據地周圍,造成了嚴重的赤白對立,紅軍每往外走一步都很困難,這是孤 立了自己,自己捆住了自己的手腳,給革命帶來慘重的損失。

父親向毛主席談起,在建立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過程中,他們認真執行了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廣泛地團結了各階層的群眾,再也沒出現當年蘇區的那種對立情況。這便是人民群眾擁護共產黨八路軍的真正原因。

談到當時的中心工作——土改問題,父親說:“晉察冀的土改工作,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人批評我是右傾,原因就是我沒 有搞‘左’的那一套。有的地方出現了從肉體上消滅地主、富農的現象,這種做法是錯誤的。過去,在王明路線時期,就出現過這種情況。現在,我們逐漸糾正過來了,對地主不搞‘掃地出門’那一套,不能把他們全推到敵人那邊去。”

毛主席說:“斯大林曾經講過,蘇聯當年搞富農吃了虧,我們應該記住這個教訓。”他同意父親的那些做法,批評了那些錯誤的做法。

談著談著,過了午夜。父親發 現,毛主席談興正濃,毫無倦意。他突然提出:“能不能搞點酒來?”

父親笑了,立即吩咐警衛員到廚房弄了點本地產的棗酒,還弄來一點小菜。二人慢斟細酌,侃侃而談。毛主席談起關於解放戰爭的 戰略構想,說:抗日戰爭打日本要打持久戰,但是打蔣介石不能拖得太久,越快越好,這樣對我們有利。 華北是連接東北、西北和中原的戰略樞紐地區,肩負著與各戰略區支援和協同配合的任務。我們的設想是 :第一步,先解決東北問題,華北再組建一個兵團,全力配合解決東北。東北解決後,東北、華北部隊再 全力解決華北敵人;第二步,華北問題解決後,華北部隊增援西北和西南方向。

這是毛主席來城 南莊後,第一次談起他的戰略構想,父親聽得很興奮,很過癮。不知不覺,傳來雞叫聲,天亮了。

毛主席和父親的這次徹夜長談當時沒有第三人在場,談話內容是不久之後父親透露給華北軍區領導的。父親感慨道,從毛主席的談話中他悟出,越是戰略決戰的緊要關頭,我們越要有全國一盤棋的思想 ,不能僅從華北局部考慮,而是要從全國大局考慮問題。

在城南莊和毛主席接觸的那段時間,父親深深感到,毛主席正是全盛年華,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文韜武略,舉世無雙。他打心眼裏更加佩服毛主席。

有一天,毛主席突然說:“我的身體不太好,斯大林要我去蘇聯休養,我是去好,還是不去好 ?”

父親認真想了想,說:“斯大林邀請主席去莫斯科,這固然是一番好意,如果主席要去的話 ,我們可以護送到東北。但是,如果征求我的意見,我覺得還是不去為好。”

毛主席問:“為什麽?”

父親說:“根據現在的情況,護送主席到東北,一般說沒有問題。不過處在戰爭環境,難 以有絕對把握。其次是你現在的健康狀況,再長途跋涉,就更不利。再說,目前正處在戰略決戰關頭,離不開主席,請主席考慮一下。”

毛主席 悶頭抽煙,表示考慮一下再作決定。後來,複電斯大林,他決定暫時不去蘇聯了。

在城南莊,盡 管毛主席身體不好,但父親發現,他仍然是日理萬機,工作精神十分感人。這年五一節,他親自起草了召 開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通知,親自用電話口述給在西柏坡的周恩來。

父親最擔心的就是毛主席的安全問題。

但是,父親最擔心的問題還是發生了,而且還不小。

5月18日,父親像往常那樣按時起床,散了一會步,然後坐到小飯桌前吃早飯,突然接到範濟生報告,說有敵機在城南莊以北的沙 河一帶活動。不一會兒,他就聽到了機群的轟鳴聲。敵機飛來飛去是常事,要在以往,他不會太在乎。可 是毛主席在這裏,他必須特別警惕,於是推開飯碗,跑到院子裏,看到一架野馬式敵機已經飛來了,在城 南莊上空盤旋偵察。接著,後麵又有一架聲音沉重的敵機跟上來,這時已經能夠看清,是B-25輕型轟炸機 。

父親知道大事不好,疾步跑向毛主席的住處。此時毛主席身穿藍條睡衣,剛睡下不久。父親跑到他的床前,急切地說:“主席,敵人飛機要來轟炸,請你快到防空洞去!”

毛主席睜開眼,坐起來,若無其事,然而又是很風趣地說:“不要緊!沒什麽了不起!無非是投下一點鋼鐵,正好打幾把鋤頭開荒。”

都到這時候了,毛主席還在開玩笑,父親急了。這時,參謀長趙爾陸和毛主席的警衛人員也來到房間。父親急得連聲說:“主席,你必須立刻離開這裏,我要對你的安全負責!”

可是,毛主席仍然不想動。

父親隻得命令範濟生趕緊去取擔架。可是,院子裏沒有擔 架,範濟生隻好拿來一張行軍床。父親衝趙爾陸一使眼色,兩人伸手連拉帶拽把毛主席扶上行軍床,抬起來就走。在場的秘書和警衛人員反應過來,七手八腳地接過,一群人一溜小跑奔向房後的防空洞。這時候 ,江青已經在洞裏了。人們剛把毛主席抬到洞裏,敵機就投下了炸彈,隻聽“轟轟”幾聲巨響,小院附近升起了一團團濃煙。

許多年後,父親回憶說:“敵機投完炸彈,就飛走了。我出來一看,敵機投下的是殺傷彈,我們小院裏別的房子完好無損,但是,毛主席住的那兩間房子,門窗和玻璃震碎了,房裏的兩個暖水瓶,被飛進去的彈片炸碎了,還有買來的一些雞蛋,也被彈片崩了個稀爛。看到這些,我心裏未免後怕起來,如果不是剛才當機立斷,事情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範濟生當時在場,他目睹了事情的全過程。他回憶說:“得知敵機確已全部飛走,聶總才請毛主席回房休息。這次敵機共投了4枚 殺傷彈,其中1枚落在毛主席住房前麵,1枚落在營門口沒有爆炸。聶總曾要工兵來把炸彈拆走。飯後,毛主席出去散步,見到沒響的炸彈,蹲在旁邊觀看。聶總在院中見此情況,急步跑到毛主席跟前,拉起毛主 席就走,一邊走一邊說:‘不能在這裏看!’我從未見過聶總急成那個樣子,聶總拽得快,毛主席也沒爭 ,但莫明其妙。毛主席離開後,聶總要我再催工兵來拆走。炸彈拆走後,聶總才放心了。”

用來抬毛主席的那張行軍床,父親事後交給範濟生保存。50多年來,雖然多次搬家,但範濟生一直沒舍得丟掉那張陳舊的行軍床。我們這次尋訪後,他把它獻給了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事情發生後,父親反複地思考。他回憶說:“我們對毛澤東同誌住的地方,進行了嚴格的控製,除經過審查的服務人員外, 一般人不會知道準確位置。而從敵機轟炸的情況來看,敵人不但知道毛澤東同誌來了,還知道毛澤東同誌 住的地方,所以,我懷疑內部有奸細。”

保衛毛主席的安全,父親深感責任重大。他決定勸毛主 席離開城南莊,轉移到離城南莊不遠處的花山村住一段時間,花山村夾在兩個相距很近的山峰中間,敵機 難以轟炸掃射。還好,毛主席表示同意,他在花山村住了幾天,就到西柏坡了。

這次敵機轟炸城 南莊在父親心裏留下了一個陰影。直到解放了大同、保定,通過查閱敵偽檔案,終於才搞清楚,軍區司令部小夥房的司務長劉從文被國民黨的特務機關拉下了水,是他向敵人告了密,引來敵 機轟炸。敵特還命令劉從文往飯菜裏放毒,因為父親防範嚴密,才沒有得手。

 

作戰處長唐永健後來回憶說:“當時沒有對毒物的化驗手段,聶總就叫用銀筷子先試食品有沒有毒。而且,毛澤東、聶榮臻 吃的是一種飯菜,聶榮臻先吃,毛澤東後吃,即使有毒,這道關也擋住了。”

事情查清後,劉從文和拉他下水的特務孟憲德被人民政府公審槍決。

這次敵機轟炸還是留下了一點“後遺症”,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向父親發難。那是在八屆十二中全會上,江青發言說:1948年,毛主席剛到阜平縣城南莊,不幾天就遭到敵機轟炸,炸死了許多人,毛主席險些遇害。事後查明,這是有人陰謀暗害毛主席,指揮敵機轟炸的特務電台就設在軍區司令部,後來聶榮臻又把與此事有關的特務分子處決滅口。

江青的這個發言上了會議簡報。陳毅看了簡報,對父親說:“聶老總,我看到那個簡報,毛發悚然,心都冷了,真為你捏一把冷汗喲!”

父親坦然地付之一笑,說:“陳老總,你放心吧!這件事毛主席最清楚。那次敵機轟炸城南莊,包括當地人民群眾在內,沒有傷亡一個人。”

陳伯達也緊緊抓住這事不放,他在會上指責父親,說:“1948年敵機轟炸了城南莊,指揮敵機轟炸的特務就出在你的司令部, 你必須把這個問題講清楚。”父親火了,幹脆地說:“這件事毛主席最清楚,你有本事去問毛主席好了! ”

 

 

21 擔當 “配角”,一樣出彩

1948年秋,解放戰爭進入戰略決戰階段。中共中央和毛澤東把戰略決戰的突破口選在東北,把華北置於戰略配合的地位,即全力控製關內敵軍,不使其出關,以支援東北奪取遼沈戰役的勝利。

拖住傅作義的主力,其實已經成為東北決戰我軍能否取勝的關鍵問題之一。

8月3日,父親和楊成武一起, 騎馬沿滹沱河北上,來到西柏坡領受任務。毛澤東把中央關於發起遼沈決戰的兩份電報交給父親和楊成武 看,然後,中央五位書記向他們下達進軍綏遠的任務。毛澤東吸著煙說,楊(得誌)羅(瑞卿)耿(飆) 兵團已經在冀東鉗製了敵人,徐向前的第一兵團仍然在山西作戰,對付閻錫山,現在要楊成武率領第三兵 團進軍綏遠,開辟新的戰場,把傅作義的主力拖住在平綏線,使華北的敵人不出關,少出關,配合東北野戰 軍的行動,這樣,就可以保證東北的勝利。

 

父親為毛澤東的英明決斷感到振奮。毛澤東要楊成武對進軍綏遠的困難有足夠的估計,因為那裏畢竟是傅作義的老巢。毛澤東說:“你搞不到糧食,就站不住 腳……你們到綏遠要站住腳,就得準備餓三天肚子,吃兩天草啊!”

父親說:“我們回去之後先開個團以上幹部會,把這個精神傳達下去。”

毛澤東說:“對,先開個幹部會,由榮臻同誌親自給大家做個動員,困難講它十條,有利條件最多講五條,若是誰個不願去,就在會上說,到了綏遠再說, 那就不好了。”

父親當時想,主席多慮了,華北軍區的部隊是不會被困難嚇倒的。4天以後,父親到狼牙山東麓的遠台村,參加三兵團出征綏遠的動員會,他慷慨激昂地說:“三兵團要排除一切困難,堅 決抄掉他(傅作義)的老巢,給他以很大威脅。解放綏遠,使華北與東北連成一片,對解放全國有戰略意義。”

 

父親目送第三兵團踏上了征程。

華北傾全力配合東北,東北的林彪偏生變故。一開始他提出,東北的行動取決於楊成武兵團的行動,如楊成武兵團出動的時間能提前,他也能提前。當中央確定 楊成武兵團出動的時間後,林彪又說糧食困難,部隊沒有雨具,橋梁被衝垮,交通不便等,提出了種種借 口,說東北主力的行動不能以楊成武兵團之遲早為標準。

毛澤東火了 ,批評林彪:“對於你們自己,則敵情、糧食、雨具樣樣必須顧慮周到;對於楊成武部則似乎一切皆不成 問題。”“試問你們出動遙遙無期,令該部孤軍早出,傅作義東麵顧慮甚少,使用大力援綏,將楊成武趕 走,又回到東邊,來對付楊(得誌)、羅(瑞卿)及你們,如像今年四月那樣,對於戰局有何利益,你們 對於楊成武部采取這樣輕率的態度,是很不對的!”

經過毛澤東的嚴厲批評後,林彪才於9月份南下錦州。

第三兵團一路勢如破竹,直逼歸綏,也就是如今的呼和浩特城下,這一突然的行動 ,令傅作義大感意外,急調10個師向西馳援。這樣一來,張家口又告空虛,第二兵團即向平張線攻擊,配合第三兵團的行動,傅作義急忙又調兵回援張家口。在東北野戰軍進行遼沈決戰的日子裏,傅作義的主力 被華北軍區部隊牢牢吸引在平綏線上,正是由於這種有力的戰略鉗製,保證了東北野戰軍全殲東北的敵人 ,解放了東北全境。

 

父親說:“盡管在這個時期內,華北我軍打的大殲滅戰少一些,但為了完成中央指定的戰略任務,這樣做是完全應該的,我想華北我軍的指戰員也是樂於這樣做的。”

遼沈戰役剛剛結束,平津戰役打響。在遼沈戰役已成定局的時候,毛澤東就在醞釀東北野戰軍和華北軍區部隊協同進行平津戰役的問題。

平津戰役的大幕拉開,東北野戰軍繼續唱主角,華北軍區仍然是戰略配合。父親與楊成武、楊得誌、羅瑞卿等兵團領導人見麵時,要他們堅決按中央軍委的部署行動,不要講價錢,談條件。

11月中下旬,東北野戰軍尚未入關。如何在他們入關之前,將華北的敵人抑留住 ,不使其南竄或者西逃綏遠,是能否順利進行平津決戰的關鍵性問題。毛澤東考慮再三,決定楊成武兵團 撤圍歸綏,用突然的動作包圍張家口、宣化,以拖住傅作義的主力,誘使傅作義派兵西援,一是借此掩護東北野戰軍秘密入關,二是抓住傅作義的主力不放手。

抓住傅係,也就拖住了蔣係,很顯然,傅作義是不會不管他的嫡係部隊而率蔣係部隊南逃的。

實際上,毛澤東、中央軍委發起平津戰役, 文章是從西線做起的,從撤圍歸綏,包圍張家口開始。因此,華北的同誌有時也把平津戰役稱之為平津張 戰役。

這一時期,父親指揮華北軍區部隊,積極執行毛澤東的戰略決策,甘當“配角”,不爭名 ,不爭功,多次受到中央和毛澤東的好評。

平津戰役後,人民解放軍進行整編,西北、中原、華 東、東北野戰軍分別改稱為第一、二、三、四野戰軍。有人不解,為什麽華北軍區不改為第五野戰軍?而 在當時,華北軍區的三個主力兵團已調往太原前線,況且毛澤東早有打算,將華北的三個兵團作為中央軍 委直屬機動兵團,華北軍區主力將遂行進軍大西南和大西北的任務,配屬一野和二野行動,屆時,華北的 部隊所剩不多,這便是中央沒有把華北軍區整編為第五野戰軍的主要原因。

 

   

145

                                                                                                                  

繼續說平津戰役。194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決定林彪、羅榮桓、聶榮臻三人組成平津戰役總前委,統一領導與指揮東北野 戰軍與華北軍區部隊並肩作戰。

父親從西柏坡動身去冀東的薊縣孟家樓,平津戰役的指揮部就設在那裏。一路上,父親看到成千上萬的人民群眾和民兵,有的趕著滿載物資的大車,有的推著小車,不分晝夜,浩浩蕩蕩朝北平、天津方向前進,前不見頭,後不見尾,一眼望不到邊。他還得知,大清河兩岸的人民群眾,組織4萬多人參加破冰突擊隊,硬是在兩天內砸開了一百多裏冰河,使白洋澱和大清河沿岸的船隻,能夠將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

一路上,父親感慨萬千。華北老根據地的人民群眾,真是太好了,太可愛了。有那麽多人民群眾自發的支援,共產黨解放軍焉能不得江山?父親的腦海裏不斷地閃現他1937年進入華北以來,一幕幕軍愛民、民擁軍的感人畫麵,不知不覺,他的眼睛濕潤了……

在孟家樓,父親與林彪和羅榮桓這兩位老戰友見麵了。說起來,這算是父親第三次和林彪合作。

到孟家樓不久,父親見東北野戰軍負責譯電的二局工作較弱,主動向林彪提出,將華北軍區的二局調來加強東野二局,林彪自然是很高興。不久,二局局長彭富九率領200多人前來報到,從此他們並入了東北野戰軍。

父親還提議,將華北局城工部長劉仁調到孟家樓,加強對解放北平秘密工作的領 導。劉仁率幾名助手,帶著電台輾轉而至,與父親他們同住在孟家樓。劉仁通過自己的電台,與北平地下 黨保持著密切的聯係,城工部在抗戰時期,工作就非常出色,現在,他們甚至把工作做到了傅作義的家中 。傅作義的女兒傅冬菊就是地下黨員,她不斷地提供準確的情報。

父親後來回憶說:“幾十年來 ,我打過許多仗,能夠如此及時了解對方最高指揮官的動態,還是不多的。這對我們做出正確判斷,下定正確決心,進行正確部署,具有重要的作用。劉仁和他領導的地下工作的同誌,確實是可欽可敬的。”

當時誰也不會想到,就是這樣一些好同誌,比如劉仁,卻在“文革”中被殘酷地迫害致死。

那位為和平解放北平做出過特殊貢獻的傅冬菊,父親一直念念不忘。他年近9旬時,有一次見到她 ,還特意提起她當年的特殊功勞。

在完成了對平津之敵的包圍之後,毛澤東下令華北部隊進 攻新保安的第35軍,這支部隊是傅作義的心頭肉,是華北解放軍的死對頭,以前多次吃過它的虧,這一回 ,楊得誌的第二兵團僅用11個小時,就全殲其1.9萬人,該軍軍長郭景雲同他的前任一樣,兵敗自殺。消 息傳到孟家樓,指揮部一片歡騰。父親情不自禁地說:“打得好,打得好,真痛快啊!”

35軍全軍覆滅,張家口守敵驚恐萬狀。傅作義發出“相機突圍,向綏遠撤退”的命令。但是,楊成武的第三兵團 不會放過他們,在兄弟部隊配合下,第三兵團激戰一天,將張家口的5.4萬敵軍消滅。張家口重新回到人 民手中,父親的心情無比激動。兩年前,他就說過,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還會回來的。現在,他的預言 變成了現實,怎能不令他激動萬分。

華北軍區部隊所完成的這兩仗不僅切斷了傅作義的西逃之路 ,而且把他起家的老本全搞光了,這對他的打擊是巨大的。從此以後,傅作義情緒低落。

父親是一個領兵數十萬的指揮員,打仗是他的第一工作,他腦子裏思考最多的,自然是打仗的事。但是,當北平 地下黨的同誌把傅作義因老本丟光,而思想苦悶的表現透露出來後,父親的腦子裏便開始思索另一個問題 :“如果我軍殲滅了天津的敵人,把傅作義的海上退路堵死,能不能和平解放北平?”

父親之所 以這樣想,一來是因為北平是國內外馳名的文化古都,一旦毀於炮火,實在可惜;二來在西柏坡時,他與 毛澤東等人接觸中,大夥就曾議論過新中國成立後,擬建都北平,自然應該使北平的損失越小越好。再說 ,《孫子兵法》上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是為上策……父親越想越覺得,和平解放北平的前景是存在的, 而且時機越來越成熟了。

父親把這個想法講給羅榮桓聽,羅榮桓認為有道理。林彪是不是同意這 樣做?父親心裏沒底。有一次,他們三人都在作戰室,研究完如何攻打天津之後,父親談了爭取和平解放 北平的想法。他說:“隻要我軍能夠打下天津,傅作義逃跑的道路就全部切斷了,這樣就有可能迫使傅作義和平解決北平問題。”

父親還拿出北平地下黨提供的情況,說明這種可能性是很大的,並說: “我們應該把這種可能性,通過不斷的努力變成現實。”

林彪聽了這個意見,臉上沒有任何表情 ,說:“你的想法很好,但這隻是幻想,不可能實現,還是要靠打來解決問題。”

父親又說:“在平津 地區,我軍占有絕對優勢,打下天津不成問題,要打北平也很容易,北平工事不強,敵人又是驚弓之鳥, 如果在進行了大量工作之後,傅作義仍然拒絕和平解決,我們掌握著主動權,隨時可以下命令去打。不過 ,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出發,應盡力把這個文化古都保全下來,因為槍炮一響,準得把北平打個稀巴爛。何 況對勝利以後建都的問題,黨中央已經初步選定了北平。”

那天,父親說了很多,林彪還是搖頭 ,表示他有不同看法。父親想了想,覺得再爭執下去,也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隻好以自己的名義,單獨給毛澤東發了電報,提出建議:在打下天津以後,爭取和平解放北平。

據說,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都看到了父親的電報。中央很快回電,表示完全同意。

林彪看了這個回電,沒有再表示反對 。但是,他把爭取和平解放北平的問題,推給羅榮桓和父親處理,很少主動過問。

後來事情的發 展證實了父親最初的判斷。在打下天津後,經過幾輪談判,雙方正式簽署了《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 議》。1949年1月22日至31日,傅作義部的兩個兵團部、8個軍部、25個師共25萬人,全部開出北平城,接 受改編。整個平津戰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52萬人。

1月31日,在凜冽的寒風中,人民解放軍浩浩蕩蕩開進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解放軍入城的時間原定在1月29日,恰巧這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 ——春節。為了讓北平人民安安靜靜地過個舊曆年,父親提議將我軍入城的時間推遲兩天。林、羅二人均 表示同意。

2月1日,林彪、羅榮桓和我父親乘車進城,住進北京飯店。當天夜裏,躺在床上,父親的心情難以平靜,沒有絲毫的睡意。17年前,他離開上海這座中國最大的城市,到山溝裏鬧革命,那時 他剛過而立之年,青春煥發;如今,他和他的戰友們進駐了北平這座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最完整的古都 ,而他本人已經是年近半百,兩鬢斑白了。在革命的崎嶇道路上,不知有多少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些活下來的人,隻有把國家建設好,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方不辜負烈士們的一腔熱血……

9天之後的2月10日,我和母親也來到了北平。在經曆了20多年顛沛流離的戰爭生活後,我們一家這才算真正的團圓了。

上一篇: 第六章 模範晉察冀
下一篇: 第八章 最繁忙的日子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