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毛主席險象環生的南巡路

來源: 2025-11-14 16:15:54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中共九屆二中全會後,毛主席與林彪之間的矛盾轉入公開化。林彪一夥蠢蠢欲動,毛主席有很大的危機感。總之,他不能再待在北京了,他必須到下麵走一走,到南方去看一看,給一些高級幹部吹吹風。

毛主席於1971年8月15日乘坐一號專列,開始了他一生中帶有神秘色彩而又險象環生的一次南方之行。

01

武漢談話,毛主席“劍指”林彪

8月16日,專列抵達武漢。在武漢,毛主席泰然自若,從8月16日至8月27日,10多天時間,先後將湖北、河南兩省的黨政軍負責人劉豐、劉建勳等召來談話。在談話的人中間,當然不乏同林彪關係密切的人,其中武漢軍區政治委員劉豐就是林彪的心腹幹將。

與劉豐談話開始,毛主席首先提及“正確路線”和“錯誤路線”的“兩條路線鬥爭”。他說:蘇聯的黨分裂過,分裂成布爾什維克和孟什維克,中國沒有。有人要分裂我們的黨是有困難的。“陳獨秀、王明、張國燾等人,曾經多次要分裂黨,都沒有得逞。”“瞿秋白、李立三不算分裂黨,是犯了路線錯誤。”“全國勝利後,高、饒就想奪權,搞反黨聯盟,沒有奪成。”

“有人急於想當國家主席,要分裂黨,急於奪權。”毛主席談話不慌不忙,字斟句酌,鋒芒直指林彪。

“這次廬山會議,搞突然襲擊,地下活動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綱領的。”“這次廬山會議是兩個司令部鬥爭。”他們的“綱領就是‘天才’,設國家主席,推翻二中全會的議程和‘九大’路線。他們是有組織的,瞞著人去搞的。中央5個常委瞞著3個,也瞞著政治局的大多數同誌,除了那幾位大將(指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以外”。

毛主席著重談了陳伯達和黃、吳、葉、李、邱等人在廬山會議上的表現,指出:“他們心裏有鬼。雖然在北京開了工作會議,幾個大將作了檢討,但吞吞吐吐。林彪不開口,這些人是不會開口的。”

“廬山這件事還沒有完,還沒有解決,”毛主席說,“陳伯達是船上的老鼠,看見這條船要沉了,就跑到那條船上去了。陳伯達後麵還有人。”

“廬山這一次的鬥爭,同前九次不同。前九次都作了結論,這次保護林副主席,沒有作個人結論,他(指林彪)當然要負一些責任。對這些人怎麽辦?還是教育的方針,就是‘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對林彪還要保。不管誰犯了錯誤,不講團結,不講路線,總是不太好吧。回北京以後,我還要找他們談話。他們不找我,我去找他們。有的可能救過來,有的可能救不過來,要看實踐。前途有兩個,一個是可能改,一個是可能不改。犯了大的原則錯誤,犯了路線、方向錯誤,為首的,改也難。”

毛主席尖銳指出林彪的問題,表明他不僅不再信任林彪,而且認為林彪已成為反對他的另一個“司令部”的頭頭。

“說大有炸平廬山之勢是有用意的,空軍才能炸平。”毛澤東這句話可謂是一針見血。林彪確實把政變的賭注押在空軍。戎馬一生的林彪看上了空軍這支裝備現代化的新軍種,在《“571工程”紀要》中就說明了其中的原因,“空軍機動能力強。比較起來,空軍搞‘571’比較容易得到全國政權。”

毛主席似乎察覺到林彪一夥想要武裝奪權的陰謀,他尖銳地指出:“我不相信我們的軍隊會造反,我不相信黃永勝能夠指揮解放軍造反!軍下麵還有師、團,還有司、政、後機關,你調動軍隊來搞壞事,聽你的?”

劉豐小心翼翼地聽著,他被這種談話的重要性和尖銳性所震駭。

“要反對夫人專政。我一向不讚成自己的老婆當自己工作單位的辦公室主任。”毛主席談話的鋒芒又指向林彪的老婆葉群。

毛主席繼續說:“夫人可以作秘書,不要作辦公室主任,又盡做壞事。”他進一步指出:“林彪那裏,是葉群當辦公室主任。他們四個人(指黃、吳、李、邱)向林彪請示問題都要經過她。做工作要靠自己動手,親自看,親自批,不要靠秘書,不要把秘書搞那麽大的權。我的秘書隻搞收收發發,文件拿來自己選,自己看,要辦的自己寫,免得誤事。”

02

林立果被捧為“超天才”

“二十幾歲的人捧為‘超天才’,這有什麽好處?”毛主席又不指名地點到了林立果。

林彪之子林立果

林立果是林彪與葉群所生的兒子,小名老虎,被林彪稱作“眼珠子”。

林立果1945年出生,1965年考進了北京大學物理係,第二年,“文革”興起,學校師生都在停課“鬧革命”,21歲的副統帥的兒子林立果也就閑居在家。葉群和林彪商量該讓他出去闖闖了,見見世麵,鍛煉鍛煉。這就指派專人把他送到上海,交給南京軍區空軍副政治委員江騰蛟全權“照顧”。

江騰蛟帶著林立果在上海、杭州參加空軍部隊各種會議,會見各級領導人。林立果心安理得地接受江騰蛟的吹捧:“立果年輕有為,聰明絕頂,是最優秀的接班人。”“林副主席能把立果派到我們這裏,這是對我們的最大的信任,最大的關懷,最大的鼓舞。對我們空軍來說,也是最大的光榮,最大的幸福,最大的自豪。”

林立果在江騰蛟任職的空軍部隊裏,結識了他在軍隊中的第一批同夥,就是在“四清”時照顧葉群的那幫人,而江騰蛟則是掛帥人物。這就是後來的“上海小組”“小聯合艦隊”的那夥人。

1967年3月,還不是中共黨員的林立果沒有辦理入伍手續,就穿上了軍裝,來到空軍,安排在空軍司令部黨委辦公室從事秘書一職。4個月後經空軍司令員吳法憲和周宇馳(後來的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的“介紹”,辦了入黨手續。

林彪對唯一的兒子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不遺餘力地推薦任用。1969年2月16日,林彪親自寫信給周宇馳和空軍司令部辦公室處長劉沛豐,提出要讓“老虎多單獨行動,以便鍛煉他的獨立工作能力”。這年10月初,林彪又在毛家灣召見吳法憲,當麵授意吳法憲提拔林立果。

1969年10月18日,吳法憲接見林立果,以空軍司令員和政治委員的名義,任命林立果為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兼作戰部副部長(副師職)。當時,林立果24歲,入伍不足3年。

次日,吳法憲召集空軍司令部副參謀長王飛和周宇馳、林立果等人開會,指示:空軍的一切都要向林立果匯報,都可以由林立果調動、指揮。周宇馳、王飛等先後在空軍黨委常委辦公會議上和機關作了傳達。吳法憲未經中央軍委批準,私自把空軍指揮權和調動權交給了林立果。

林立果利用特權在空軍中網羅起一批人,成立了一個“調研小組”,成員有周宇馳、王飛、劉沛豐(空軍黨委辦公室處長)、劉世英(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等人。名義上,“調研小組”的任務是給空軍黨委出點子,提建議;實際上,它是林彪集團搜集情報、秘密聯係,進行陰謀活動的工具。

為了推動林立果的工作,林彪特意召見了“調研小組”成員。1970年5月2日,在毛家灣,林立果、周宇馳、王飛、劉沛豐等“調研小組”成員齊聚一堂。林彪問:“誰是你們的頭?”周宇馳等人心領神會。次日,幾個人專門開會,向林彪表忠心,鄭重推舉林立果為“頭”。

為使林立果順利行使非常之權,1970年下半年,吳法憲控製下的空軍開始極力地宣揚林立果。此後,抬高林立果的言論層出不窮:“立果同誌的指示要及時傳達、照辦,堅決照辦。”

“對立果同誌的態度和對林副主席的態度是一致的。”

空軍政治部通過決議:對林立果,要“老老實實地服從他的調動”、“服服帖帖地聽從他的指揮”,林立果“要求什麽,就什麽”等等。

不久,在林彪的安排下,由周宇馳、劉沛豐替林立果起草一篇題為《從政治上、思想上徹底打倒黨內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文章,署名“空軍司令部紅尖兵”,發表在7月22日的《解放日報》頭版頭條,說是林立果寫的,為林立果撈取“政治資本”。

7月31日,林立果在空軍司令部幹部大會上作了長達8個小時的所謂學習毛澤東思想的“講用報告”,把毛澤東思想的威力吹噓得神乎其神,說他是萬能的、法力無邊的。這個報告的講稿是王飛、周宇馳等人起草的。林彪聽了報告錄音後說:“不僅思想像我的,語言也像我的。”之後,吳法憲、周宇馳等對“講用報告”大肆吹捧,把林立果說成是“超天才”。

吳法憲稱林立果的報告是放了“一顆政治衛星”,周宇馳、王飛、於新野等人吹捧林立果的“講用報告”是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第四個裏程碑”,林立果是“全才、帥才、超群之才”,是“第三代接班人”。林立果的報告印刷7萬多冊,廣為散發。

這就是毛主席所說的將20幾歲的人稱為“超天才”一說之由來。後來有人說,“林立果”三個字念出來就是“另立國”。一向關心名字、愛給人改名字的毛主席,不會不注意到這個“另立國”的。

03

長沙談話,毛澤東作出“三要三不要”的指示

毛主席繼續跟劉豐、劉建勳等人談話,毛澤東開門見山地說:“林彪犯的錯誤,全軍的高級幹部還不知道。他應當作檢討,我已經向政治局建議。他有‘兩難’:一是分裂我們黨難,二是回頭難。”

“重大原則問題,我是不讓步的。”毛主席明確地說,“我們唱了50年《國際歌》了,我們黨有人搞了10次分裂。我看還要能搞10次、20次,你們信不信?你們不信,反正我信。”

毛主席把曆次黨內鬥爭歸結為“十次路線鬥爭”,把與林彪的鬥爭也算了進去,把林彪與陳獨秀、王明、張國燾、高崗、饒漱石等人並列。

劉豐等人不停地記著,心中十分緊張,額頭上冒著豆粒大的汗珠。

毛澤東說:“我說的這些,是當做個人意見提出來,同你們吹吹風的;現在不要做結論,結論要由中央來做。”但他又補充說:“要謹慎。第一軍隊要謹慎,第二地方要謹慎。不能驕傲,一驕傲就犯錯誤。軍隊要統一,軍隊要整頓。”

毛主席叮囑劉豐不要把他們之間的談話告訴別人,並說,我是給你打招呼,有些事回去(中央)還要討論。劉豐當即作了明確表示:不會的。

在長沙,毛主席向被召見談話的負責人作出“三要三不要”的指示,並帶領大家高唱《國際歌》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

8月27日夜,毛主席的專列到了長沙車站。

8月30日下午,毛主席召見湖南、廣東、廣西三省區黨政軍主要負責人,同他們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參加談話的有中共湖南省委第一書記華國鋒,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第一書記韋國清,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政治委員劉興元等。

談話中,毛主席首先向在座的人作出一條重要指示,這就是後來舉世皆知的“三要三不要”“要搞馬克思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

接著,毛主席聯係黨內曆次“重大路線鬥爭”的曆史,重提“十次路線鬥爭”,要在座的各位努力學習馬列著作,提高理論水平,增強識別“真假馬克思主義”的能力,進一步認識“階級鬥爭”、“路線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

毛主席叫大家唱《國際歌》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歌,邊說邊帶頭唱起了《國際歌》。

毛主席唱一段,講解一段。他說:“《國際歌》的詞和列寧的《歐仁?鮑狄埃》文章,全部是馬克思主義的立場和觀點。那裏邊講的是,奴隸們起來為真理而鬥爭,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全靠自己;是誰創造了人類世界,是我們勞動群眾。

說到這裏,毛主席興致勃勃地站起來,指揮大家繼續唱下去。

唱完《國際歌》,毛主席坐下來,繼續談話。他說:“廬山會議時,我寫了一個700來字的文件,講的是英雄創造曆史,還是奴隸們創造曆史的問題。”

毛主席講的這個文件是指他在九屆二中全會上為批評陳伯達等人而寫的《我的一點意見》。他的話,揭露和批判了林彪一類政治騙子鼓吹的“天才論”的唯心史觀。

毛主席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條條要記清,全國人民擁護又歡迎。現在就是有幾條記不清了,如果都能記清,都能這樣做,那多好呀!”

毛主席繼續說:“再就是八項注意的第一條和第五條,對人民,對戰士,對下級,要和氣,不要耍驕傲,軍閥作風堅決克服掉。”

“這是重點。”他又強調說。

最後,毛主席特意領大家唱了“八項注意”的第一條和第五條。

毛主席在長沙住了5天。一次,他當著眾人的麵,不留情麵地質問廣州軍區司令員丁盛、政治委員劉興元:“你們同黃永勝關係這麽密切,來往這麽多,黃永勝如果倒了,你們還得了?!”

丁、劉二人惶恐萬分,支吾其辭。

劉興元馬上對毛主席說道,黨和毛主席英明正確,我在有生之年一定緊跟毛主席幹革命。

毛主席接著劉興元的話說:“跟,應當跟黨,我曆來是路線對了,我支持,錯了,我反對,敢於反潮流。跟,不要跟個人,個人是會變的。”

04

毛主席對林彪那套“天才論”

和“個人崇拜”十分反感

對於林彪的那套“個人崇拜”和“天才論”,在談話中毛主席表示十分反感。他說:

“我同林彪同誌談過,他有些話說得不妥嘛。比如他說,全世界幾百年,中國幾千年才出一個天才,不符合事實嘛!馬克思、恩格斯是同時代的人,到列寧、斯大林一百年都不到,怎麽能說幾百年才出一個呢?中國曆史上還有陳勝、吳廣,有洪秀全、孫中山呢!這不符合實際。”……“什麽‘頂峰’啦,‘一句話頂一萬句’啦,你說過頭了嘛!”

毛主席還說:“我不是天才,讀6年孔夫子,讀了7年洋學堂,到25歲那年正是1918年開始讀馬列主義”。“天才就是比較聰明一點,天才不是靠一個人,靠幾個人”,“天才是靠一個黨,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天才是靠群眾路線,集體智慧。”

05

在南昌,程世清單獨密見毛主席

1971年8月31日晚,毛主席乘專列到達江西省會南昌。

毛主席到達南昌的第二天,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江西省軍區政治委員程世清即主動求見,要求單獨匯報“情況”。

程世清對毛主席說:“在廬山會議上,我犯了錯誤,有些問題沒有向中央講清楚,背了包袱。我曾和愛人商量,要向毛主席講清楚自己的問題。”

原來,8月31日上午,在毛主席到達南昌之前,陪同毛主席南巡的有關負責人提前到達南昌,奉毛主席的指示,向程世清和其他有關領導傳達了毛主席在武漢、長沙的談話內容。程世清感到林彪在廬山會議的陰謀已被毛主席識破,林彪這條船隨時有沉沒的危險,所以才要求毛主席單獨接見他。

9月1日和9月2日,毛主席單獨召見程世清時,程世清向毛主席交待了以下情況:

一、在廬山會議期間,吳法憲曾打電話要他去匯報華東組的討論情況,並帶他到葉群那裏,葉群和他談了話。他說,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四大將”一定是有什麽把柄被葉群拿住了。

二、林立果兩次派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周宇馳來南昌活動。最近一次7月6日,周宇馳顯得神秘、鬼祟,把過去江西修理改造的一輛水陸兩用坦克用飛機運走了,他們是不是逃跑?

三、林彪的女兒林豆豆幾次來江西,有一次曾讓程世清的家屬轉告程世清說:“以後少同我們家來往、密談,搞不好要殺頭的呀!”

四、林彪這麽多年脫離實際,形而上學的東西很多。

很明顯,程世清的交待,是毛主席在武漢、長沙“敲山震虎”的結果。

程世清所講的情況,雖不是全部,但也足以引起毛主席的高度重視了。毛主席囑咐道:“你談的這些情況很重要,除總理外,誰也不要告訴。”

當然,毛主席所掌握的情況遠不止這些。

毛主席在南昌還召見了福州軍區司令員韓先楚和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

韓先楚坦率地向毛主席承認在廬山犯了錯誤,表示願意改正。他對毛主席說:“九屆二中全會我們大家都起了哄,我們犯了錯誤,我們作自我批評,請主席放心。”

毛主席對廬山會議上犯一般錯誤的同誌是諒解的。他說:“我認為犯錯誤不要緊,屬於認識問題,現在認識到了就好了。問題是犯了錯誤也不認識,也不去想辦法認識,在那裏頂著,這個不好。”他還說,“我們可以等待。”

毛主席巡視南方的談話紀要

06

在杭州,毛主席當麵斥責陳勵耘

1971年9月3日,毛主席由南昌乘火車到達杭州,闖進了“虎穴”。

杭州警衛大權,以及毛主席住所的警衛大權,都掌握在陳勵耘手裏。

陳勵耘何許人也?他是空五軍政治委員,是林彪的死黨,時任浙江省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分管公安係統。1971年3月,林立果一夥製定了《“571工程”紀要》,將他確定為鎮守一方、緊握“武裝起義”刀把子的一員大將。

毛主席到達杭州後,心懷鬼胎的陳勵耘即前來看望毛主席,毛主席立即感到情況有些異常。現在誰也不大清楚,毛主席何以在杭州對陳勵耘有所警覺。

毛主席見到陳勵耘之後,對他表現出異常的厭惡。毛主席預先已知道陳勵耘在廬山會議上跟林彪一夥跟得很緊,起了很壞的作用。而毛主席在與陳勵耘等人當麵談話時,陳勵耘不是說假話,就是避而不答。

毛主席已掌握了:吳法憲在上廬山前,給陳勵耘打過“招呼”。但陳勵耘卻回答說,上山前不知道他們的這些事。

一次,毛主席當麵詢問陳勵耘的經曆,問完,突如其來地厲聲問道:“陳勵耘,你同吳法憲的關係如何?吳法憲在廬山找了幾個人串聯,有你陳勵耘,有上海的王維國,還有海軍的什麽人,你們都幹些什麽?”

陳勵耘啞然失色,十分尷尬。片刻,王顧左右而言它,舉止失措。

林立果與葉群

07

在極大的恐慌中,

林彪一夥決定對毛主席下手

對於毛主席這一次南巡,林彪、葉群及其死黨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等人認為非同小可。他們密切注視著、探聽著毛主席的行蹤、動向和談話的內容。

毛主席巡視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談話,終被林彪集團成員和親信所深知。當時,住在北戴河的林彪、葉群通過他們的親信得知毛主席的談話內容,陷入極大的恐慌之中,便加快了政變步伐。

9月5日,周宇馳在北京通過專線電話,從廣州部隊空軍司令部參謀長顧同舟那裏了解到,廣州部隊領導人正在傳達毛主席在長沙接見他們時的談話內容。

深夜11時半,周宇馳要於新野打電話給顧同舟,了解到毛主席的談話內容,並作了15頁記錄。9月6日,周宇馳駕駛直升飛機到北戴河,將電話記錄稿交給葉群、林立果。

9月5日,林彪死黨李作鵬陪同外國一個軍事代表團到了武漢。9月6日淩晨6時許,劉豐急忙趕到賓館,向李作鵬密報毛主席在武漢的談話內容。

李作鵬聽了麵如土色。當天,李作鵬匆忙乘飛機返回北京,心急火燎地把密報的“緊急軍情”分別告訴了黃永勝、邱會作。晚上,黃永勝又用保密電話,將這一情報轉告了葉群。

林彪、葉群估量毛主席南巡的新形勢,認為不得不與毛主席攤牌了。於是,決心破釜沉舟,對毛主席下毒手。

9月7日,林立果向“聯合艦隊”下達了一級戰備命令。

同一天下午,周宇馳在北戴河接受了林彪、葉群的指示,乘直升飛機回北京,立即到政變總指揮江騰蛟家中,讓江看了毛主席南巡期間的談話記錄。

周宇馳對江騰蛟說:“現在看來,要對我們下手了。我看還是先下手為強。他(指毛主席)正在杭州,很快回北京過國慶,路過上海時可以動手。我們不動手,將來別人上了台,我們這些人都完,你首先完。”

江騰蛟沉思片刻,說:“那就叫上海的王維國幹吧!”

周宇馳答道:“不行!王維國太粗。”

江騰蛟悟出周宇馳的意思,說:“那就隻好我去了。”

“要去就快點去。”周宇馳說。

“杭州現在是最好的時候,毛澤東9月25日前不會回來。”

“現在我們不幹,今後很難遇到這樣的機會,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

9月8日晚9時40分,林立果乘三叉戟專機從北戴河來到北京西郊軍用機場。當晚11時許,林立果在西郊機場的秘密據點“工字房”召集江騰蛟、李偉信(空軍黨委辦公室副處長)聚會。林立果首先把林彪的手令拿給江騰蛟看,手令上寫道:“盼照立果、宇馳同誌傳達的命令辦。”

就在同一天晚上,葉群還多次與黃永勝、吳法憲通電話,叫吳法憲為林彪準備5架飛機,以備出逃時急需。

08

林立果一夥策劃

如何殺害途中的毛主席

9月9日淩晨,林立果從西郊機場附近的秘密據點匆匆趕到空軍學院,在那裏秘密召集“聯合艦隊”的成員劉沛豐、劉世英(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程洪珍(空軍司令部秘書)、李偉信等人開會。

他說:“現在有人反對林副主席!我們要誓死捍衛!養兵千日,用在一朝,當前是要用我們的時候了。你們要全力以赴,一個人頂幾個人、十幾個人用。”說完,拿出林彪的手令給大家傳閱。

“你們看怎麽樣?”林立果問道。

“堅決服從命令聽指揮!”“保衛林副主席!”“保衛林副主席!”幾個人連連表示了“決心”。

林立果解釋說:“這次總的任務代號‘571工程’,即‘武裝起義’。起義的前敵總指揮是江騰蛟。”並拿出論功行賞的老招數:“這次起義搞成了,王飛就是空軍司令員,劉世英你就是副司令員,李偉信可以當外貿部長,其他人都要重用,成敗在此一舉。”

程洪珍插話:“勝者王,敗者寇。”

“敗了也不寇。”林立果加重語氣,說:“搞成了一切都好,失敗了就打遊擊!”

同日下午,林立果一夥又在西郊機場附近秘密據點聚會。江騰蛟提出:如果毛澤東的火車停在上海虹橋機場,炸附近的小油庫,趁救火時混亂“上車幹掉”,並說:“搞得好,汽油流到火車附近,連車帶人都報銷了。”

又有人提出,用“日本人對付張作霖的辦法”,製造第二個“皇姑屯事件”。周宇馳聽了,便問江騰蛟:“從杭州到上海之間有沒有鐵路橋?如果有,炸鐵路橋的辦法最好!”

江騰蛟答:“橋有好幾道,但都有陸軍看守。要炸鐵路,碩放(位於蘇州附近)那一段比較合適。這個地方靠近我們的機場,鐵路邊又無其他部隊。”周宇馳說:“車一炸壞,就發動機場附近的部隊以搶救B-52(是林立果一夥給毛澤東的代號)為名衝上去,在混亂中‘解決問題’。”並計劃由魯瑉(空四軍作戰部長)去具體執行。

又有人提出讓陳勵耘派飛機或用其他辦法轟炸火車,等“把列車打停後”,再“欺騙戰士說,上去抓凶手,看到活著的都幹掉”。

江騰蛟想起了京、滬之間的聯絡號,交待說:“如果B-52到了上海,向北京通報時,就說王維國因病住院了。如果離開了上海,就說王維國出院了。”

與此同時,真正的“前敵總指揮”葉群,正在幕後不斷地通過電話向他們同夥發號施令,把林彪的決策和她的心機告訴同夥。9月9日這一天,她同在北京的“四大金剛”的機密電話的通話幾乎沒有中斷過。9月10日,葉群用保密電話同黃永勝通話5次,最長的一次,時間竟達135分鍾。

09

毛主席突然下令離開杭州,

許世友奉命火速飛赴上海

南巡中的毛主席此時正麵臨著極大的危險。緊張的空氣愈發彌漫開來。身經百戰的毛主席麵對日益襲來的危機,依舊從容不迫,泰然處之。

1971年9月8日,午夜時分,習慣於夜裏工作的毛主席突然下令:把專列從現在停靠的杭州筧橋機場專運線上立即趁夜轉移,轉到紹興附近。

9月10日下午3時許,毛主席又突然決定專列立即離開杭州,並說:“現在把車調回來,我們馬上就走,誰也不用通知。”

離開杭州前,毛主席特意囑咐不要陳勵耘等人送行。

陳勵耘聞訊匆匆趕到機場專線,列車即將啟動。他心神不安,竟沒敢像往常一樣上前同毛主席握手告別。

9月10日傍晚,毛主席的專列抵達上海,停靠在虹橋機場附近的吳家花園。

毛主席剛到上海,消息便傳到了北京。林彪等人則估計毛主席要在上海停留幾天,林立果他們得意忘形,認為動手時機到了。

毛主席到上海後,感到王維國等人心懷叵測,沒有下火車,沒有去已經準備的住所,隻是叫秘書給南京打電話,通知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立即趕來上海。

保護毛主席南巡的許世友

9月11日一大早,許世友抵達上海,一下飛機,就登車直駛吳家花園。毛主席在專列上接見許世友。毛主席問許世友:“廬山會議想得如何?是不是思想上解決了問題了呀?”許世友馬上回答:“廬山會議問題按毛主席指示辦。”

毛主席在專列上還接見了上海市委書記王洪文,而空四軍政治委員、上海革命委員會分管公檢法工作的副主任王維國卻沒有被準許上車。負責在上海謀害毛澤東的王維國知道事情已經敗露,他長歎一聲,癱坐在停車場休息室裏。

10

葉群開始“抽鞭子”,

要快馬加鞭地行動

此時,在北京的林立果一夥雖緊鑼密鼓策劃著謀害毛主席的辦法,具體如何動手卻未確定下來。9月11日,葉群開始“抽鞭子”,要“聯合艦隊”快馬加鞭地行動。

上午11時許,周宇馳給王飛打電話:“子爵號(葉群代號)發火了,你趕快來研究一下。”林立果也打電話告訴王飛:“主任剛打電話給我們抽鞭子,她還要親自給你打電話,你要有個思想準備。”並說:“現在是勢在必行,不能再猶豫了。你的代號叫‘阿飛’,周宇馳的代號叫‘銅鈴’。”

林立果的電話剛放下,葉群從北戴河打給王飛的電話又接上了。王飛是空軍司令部的實權指揮人物,葉群抓住不放:“林副主席對你很信任,托你辦的事應該抓緊。我們全家的身家性命都托給你們了。聽說你有很大的顧慮,總想‘抽梯子’。怕什麽,就是死了也是烈士嘛!”

王飛急忙辯解說:“不是怕,我參加革命時還沒有想到活到50歲哩!是不好搞,怕搞不好連你們也連累了。”

葉群聽出王飛內心顧慮,馬上換了語氣:“林副主席曆來說一句算一句,不考慮成熟,不會要你們辦的。辦了不會虧待你們的,什麽問題都好辦,你們將來都是‘常’字號的。”

利誘之後便是威脅。葉群接著說:“現在就是不幹也好不了,人家會饒過你們嗎?你們也跑不了!現在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我們的命運拴到一塊兒了,想擺脫也脫不下了。隻有同生死,共命運,不能把我們當‘省油燈’!”

王飛聽出葉群語調有些悲愴,自己也有點慌神了,忙說:“我是把困難多想一些,我怕連累你們,不是別的。”

葉群馬上接口道:“有困難想辦法克服嘛!哪有不困難的事?你們想想辦法嘛!江騰蛟那裏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他(指毛澤東)到了我們的‘根據地’了,不要坐失良機,要當機立斷!”

王飛深知自己上了賊船,必須跟著船一起走,他答道:“我馬上去找他們研究,盡力去辦。”

林彪決心“主動速攻”,林立果一夥進一步密謀如何執行殺害毛澤東的計劃。

王飛與葉群通過電話後,立即趕到西郊機場的秘密據點。林立果、周宇馳、江騰蛟已經先到了。林立果對同夥的說:“副主席決心已定,先搞‘南線’,接著北京,要堅決搞,就是研究如何執行的問題了。”

談到“南線問題”時,林立果問某師政委關某:“火箭筒和火焰噴射器的性能如何?”江騰蛟插話說:“這個東西打火車好啊!”林立果便對關某說:“把你們師的火焰噴射連調到上海去,聽他(指江騰蛟)的指揮。”關某臉上似帶難色:“我是沒問題的。不過,把噴火連運到上海,要解決交通工具問題。”林立果果斷地說:“用飛機,送!就說到上海去執行一項特殊任務。如果在上海搞不成,就在碩放炸火車,這個‘任務’由魯瑉去執行。”

晚8時,江騰蛟把魯瑉接到西郊機場,與林立果、周宇馳繼續密謀。

林立果氣勢洶洶地對在座的各路“諸侯”說:“現在情況很緊張,副主席下了命令,要主動速攻,先把B-52搞掉。江政委你這個‘殲七’在上海打頭陣,爭取在上海搞掉,不成就看魯部長(指魯瑉)在碩放的第二次攻擊了。有的是炸藥,在鐵路上一放,就是第二個皇姑屯事件。再不成就讓陳勵耘派伊爾-10轟炸。”

周宇馳則說:“碩放橋如有人要檢查和保衛橋梁,就把他們的人先幹掉,把衣服脫下來,換上我們的人。”

林立果得意忘形,如醉如癡:“你們搞成了,我在北京開十萬人大會歡迎你們,到那個時候,你們都是國家棟梁,有功之臣,要論功行賞。北京軍區司令不是你江騰蛟幹我還不放心。”江騰蛟則故作謙虛地說:“我當政委,老魯當司令。”

然而,他們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11

毛主席不辭而別,

專列離開上海,呼嘯北上

毛主席根據所掌握的一係列情況,當機立斷,於9月11日中午12時半離開上海。

毛主席的專列呼嘯北上,到南京停留15分鍾,在蚌埠停車5分鍾;到濟南停車50分鍾。同時,汪東興按毛主席吩咐,通知北京軍區司令員李德生、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吳德、北京軍區第二政治委員紀登奎、北京衛戍區司令員吳忠到豐台車站候車。

毛主席不辭而別,令王維國大為驚恐。當天下午,他慌忙從上海打電話給北京的“聯合艦隊”成員:“毛澤東隻在上海停了一天,現在已經過了上海”。

林立果一夥聽後,猶如五雷轟頂。林立果痛哭流涕地說:“全完了,首長你給我們的任務沒有完成,首長連生命都交給我們了,我拿什麽去見首長嗬!”

周宇馳歇斯底裏地說:“現在難過也沒有用,也沒有其他辦法,隻有等到國慶節那天,首長托病不去,我駕直升飛機去撞天安門!”他環顧四周,又說:“直升飛機要兩個人,你們誰能跟我去?”良久沒有人答話。等了好一陣子,於新野說:“我可以去。”李偉信、劉沛豐也分別表示可以去。林立果假作痛惜地說:“這樣不行,我不允許這樣做。”

毛主席專列離滬一直北上的消息傳到北戴河蓮花石別墅,葉群和林彪大為震驚,二人抱頭痛哭。

12

豐台談話:“吳德有德”、“吳忠有忠”

9月12日13時10分,毛主席乘坐的專列順利到達距北京40華裏的豐台車站。汪東興帶著在此等候的李德生、吳德、紀登奎、吳忠等4人進入毛主席的專列。

毛主席端坐在車箱中的沙發上,手中夾著一枝點燃的香煙,見到4人後,起來與大家一一握手,然後示意幾個人坐下。毛主席先問李德生率團訪問阿爾巴尼亞和羅馬尼亞的情況。

李德生談到阿爾巴尼亞方麵聽說美國總統尼克鬆要訪華,對中方有些異議時,毛主席顯得有些不耐煩,說:“他們是左派,我是右派。”

毛主席繼續說,似乎是有所指,又似乎是漫無目的:“路線正確與否決定一切。人多、槍多,代替不了正確路線。路線正確就有一切,路線不正確,有了也會丟掉。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

談話將近2個小時,基本上是毛主席一人講,眾人隻是偶爾插問。毛主席依然從黨內曆次路線鬥爭的曆史談起,然後把話題轉到廬山會議上的陰謀。談到了林彪,也談到了林彪一夥,但是,仍然沒有把林彪推到完全敵對的位置上。

當毛主席談到廬山會議時的6號簡報是反革命簡報時,吳德趕緊檢討:“主席,我還在6號簡報印發前簽了名字。6號簡報是反革命簡報,我犯了政治錯誤。”毛主席揮了揮手說:“沒你的事,吳德有德。”

隨後,毛主席說,這是個反革命集團,是反革命行動。吳忠插了一句:“主席,可能有壞人吧?”毛主席說:“你說得對,吳忠有忠。”

在這裏,毛主席指示李德生調一個師來南口,以增強北京衛戍力量。

利用這幾個小時的時間,汪東興等人摸清了北京情況。當天黃昏時分,毛主席乘坐的專列安然地駛進北京車站,回到中南海!

毛主席順利地回到北京,這就宣告林彪孤注一擲的政治賭博破產了,也宣告他們政變陰謀的徹底失敗。

來源:人民網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4/0415/c85037-248989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