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
1953年,蔣介石得知戴笠之子戴藏宜被槍決,立即命令毛人鳳將戴笠的後人接到台灣。蔣介石親自接見了母子三人。照片中,右一為戴笠兒媳鄭錫英,左一為戴笠長孫戴以寬,蔣介石前麵站著的是戴笠的小孫子戴以昶。照片溫暖慈祥,背後蘊含著戴笠為國犧牲奉獻一生的深意。
1953年,戴藏宜被處決的消息通過情報渠道傳到台灣。蔣介石在官邸閱報後,立刻召見毛人鳳,口頭指示安排將戴笠的後人從上海轉移出來。毛人鳳選派潛伏特務陸秉章執行任務。陸秉章化裝成商人,帶著偽造文件乘船潛入上海,找到鄭錫英的藏身處。
鄭錫英是戴藏宜的遺孀,帶著三個兒子——戴以寬、戴以宏、戴以昶,以及大女兒戴眉曼。小女兒戴璐璐早夭。她將戴眉曼托付給戴笠舊部的廚師湯好珠撫養,自己專心護送三個兒子。
轉移行動使用假證件,鄭錫英改名沈鳳英,兒子們也部分改名或虛報年齡。行李隻帶現金和衣物,以免引起懷疑。
路線從上海乘火車南下廣州,途中關卡林立,需要多次核對身份文件。抵達廣州站時,戴以宏因證件年齡不符而暴露,隻得暫時留給當地接應人員安置。鄭錫英攜戴以寬與戴以昶繼續前行,經香港轉機抵達台灣。
保密局人員接應後妥善安置,為他們提供食物與衣物。次日,蔣介石在官邸接見他們,攝影師記錄下他抱著戴以昶、鄭錫英站在右側、戴以寬站在左側的畫麵。
毛人鳳匯報任務後,蔣介石予以肯定。鄭錫英在接見時隻表達感謝,沒有涉及政治。蔣介石贈送衣物與現金作為安家費。照片後來登上報紙,標題強調“領袖關懷”,廣為流傳。這既回應了坊間疑慮,也顯示蔣介石對戴笠一係的照顧,同時提醒軍統舊部保持忠誠。
到台後,鄭錫英獲配住所並領取月費,專心撫養子女,不涉政治。戴以寬勤奮好學,考入台灣大學企業管理係,畢業後赴美留學取得學位,歸國後在企業界任職、結婚生子。戴以昶就讀東吳大學,畢業後進入中華實業公司任職,生活穩定,也成家立業。
留在大陸的戴以宏輾轉回到江山,與姐姐戴眉曼團聚。戴眉曼由湯好珠撫養長大,在農場勞動。1991年,鄭錫英與子女在台海兩岸重逢,一家人回憶當年的離散往事。戴家後人如今分居兩岸,血脈延續。
——本文整理自《民國回憶錄》編輯 羅可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