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串聯時到底要不要自己出錢和糧票?全看自覺和各地執行
中央既沒有出一個“不要錢糧”的文件,也沒有一個“不要錢糧”的文件!
到了一個地方,車站碼頭乃至很多學校都有“革命師生串聯接待站”, 負責食宿安排。進去之後需要用學生證登記,飯菜票是需要“買”的,但是, 注意這個“但是”,若是說自己既沒有錢也沒有糧票咋辦?拿出學生證,記下你的名字和學校等,接待站會借給你,有的地方把程序簡化, 讓你自己填寫,填什麽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所以, 不好一句話說“不要錢”, 很多城市的學生,還是規規矩矩自己掏錢吃飯的。
老老實實填上自己真實姓名及地址的學生,過一陣會接到要賬的信件,老老實實把錢和糧票寄回去的人確實是有的,不理睬的人,應該較多。
接待站要你自己填姓名地址的,大概率隨便填一個的不少。
也有接待站的管理隨便,以及後續的大好形勢造成的混亂,當時的記錄找不到了, “好”學生想還錢糧也找不到債主。
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 口袋裏裝著幾本不同姓名的學生證,“打一槍”換一個“學生證”。
在昆明見過上海一個中學的十幾個男男女女同學,直接把學校的鋼印和大印帶出來串聯,隨時可以填寫自己的學生證,搞得事後自己叫什麽都記不得了,“債主”單位找鬼去。
說到車票,中央也從來沒有正式文件,到底要票還是不要票,起先車站按照規定,還是在進站口收票,哪經得住小將們一陣狂衝亂擠,弄不好揍你一頓,隻好開門出入自由。
還是有看管極其嚴格的車站碼頭,擋不住革命師生翻牆砸窗破門,最老實的至少會繞車站從前後較遠的地方從鐵道上走進車站。
說到碼頭,很多車站的招數不好使,居然還有人把包背好,爬纜繩也能上船。
有人從新疆乘汽車好長時間到了拉薩,玩了幾天,一夥人跑區黨委還是軍區, 不知用了什麽花招,弄到的是拉薩到成都的飛機票。
那些1966年八九月就往外跑的學生,其中有人一直逛到一月底中央第幾(?)次通知停止串聯,才回的上海, 注意是穿著襯衫甚至短褲走的,回到上海絨衣絨褲棉衣棉褲,說是十一月初到的新疆,打條子接待站借給他們的,反正學生證是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