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南寫過關於古正文的文章,提到過古被日軍俘虜
郭同震生於1910年,用一張假文憑,1931年考上了北大。但當時他無心學習,轉而投身學生愛國運動,成為“民先”(民族抗日先鋒隊)的一個大隊長。抗戰開始後,他與北平二十多個流亡學生,組成“北平學生移動劇團”,受中共北方局領導,隊長則是後來成為了國家體委副主任的榮高棠。早二年出版的一本名為《戰爭與青春同在》的書中,專門有一章說郭同震參加這個演出劇團的事。此後,郭同震又進入到了八路軍115師,擔任過一個偵察大隊的大隊長,後又到了國民黨方麵,也有過被日本人俘虜的經曆。
然而,1934年在北大期間,郭同震因其口才優異,就為國民黨軍統局首腦戴笠相中,在北京大學心理係主任陳雪屏介紹下,戴笠親自說服郭加入了軍統。因而,此後抗戰中的一切活動,包括在八路軍115師之內的日子,郭同震便實際已是在為國民黨工作了。所以,抗戰勝利後,郭同震公開回到了軍統局,被戴笠授於軍統局北平特種工作組組長的職務,並改名為穀正文。以後的二十多年中,穀正文便一直在國民黨軍統局、保密局、國防部情報局內服務,做特勤組長、處長,直到1970年,以國民黨國防部情報局少將身份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