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眼看世界(4)

來源: 2025-08-31 10:19:02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開眼看世界(4)

蔣聞銘

 

(四)

袁磊起初沒選出國留學,是因為自身有短板。他讀書做學問,理解力超強,再艱深的學問,下了一根筋的苦功夫,還真難他不倒。他的短板,是不會死記硬背。遇到不需理解隻要背,他就能力平平,不怎麽搞得定。結果他的英文,就怎麽也學不好。袁磊的如意算盤,是先在國內拿博士學位,再到美國做博士後,這樣就不用考托福GRE。這個事從根子上,是他偷奸耍滑,想取巧把考英文這個難事繞過去。

袁磊剛來美國的時候,英文聽不明白也說不明白。不過不管你聽不聽得明白說不說得明白,很多事必須講英文必須立馬辦,那叫一個費勁。租房子,到係裏辦入學手續,辦銀行賬戶社會保險卡,整個是和美國人打啞迷。就說辛辛那提(Cincinnati)這個詞,袁磊好多天都說不清說不準。回答人家,英文說我是辛辛那提大學數學係的研究生,別人聽不明白他說什麽。

後麵好長一段,袁磊的日常交往,還是陷在中國留學生的圈子裏,一天天跟周邊的美國人,搭話的機會都少。英文的說這一項,就不怎麽好提高。開頭兩年,袁磊和周邊的美國同學教授,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聊天交流。說話一開口就磕巴, 他(He)和她(She)亂用,單複數不分。一個人英文表達有沒有問題,自我識別其實超簡單。如果你說英文,要從中文開始,在腦子裏中翻英,就不過關。袁磊是到了第三年後一半,有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想事情開始用英文,再不用在腦子裏中翻英。這個英文,就勉強算過關。

當然人在美國,英文的語言環境,和在中國,還是不可同日而語。雖然說話交流的環境不好,聽和讀就不一樣。聽有電視讀有書。打開電視,球賽隻看不聽都能明白,其它節目,開始的時候,包括新聞,都聽不大明白。 不過也有相對容易的,比如遊戲節目。幸運之輪(Wheel of Fortune)和冒險遊戲(Jeopardy)。後來漸漸地,像《酷似比》(Cosby)這樣一段一段的搞笑故事,袁磊也能聽得看得一半明白。沒過多久,他就成了酷似比的粉絲。當時還有一個短劇節目,叫《成長中的煩惱》(Growing Pain),袁磊也是每集必看,是真開眼界。中文傳媒,直到幾年後,才有了葛優和呂麗萍主演的《編輯部的故事》。

袁磊是科幻迷,接下來就迷上了星際航行(Star Trek)這樣的科幻劇。這個係列一集不拉追看。興趣注意力再擴大,從電視擴到了電影。電影也有難易。故事片最難,容易懂的是動畫片。正好那幾年,迪士尼的動畫長片,一年一部,先是《美人魚》,然後是《美女和野獸》,再下麵是《阿拉丁》,《獅子王》。就說那裏邊的歌,真的把此曲隻應天上有,搞成了人間到處天天聞。 下麵好電影往回看,《教父》,《音樂之聲》,《卡薩布蘭卡》,看不完。《星球大戰》和《超人》,在國內見識過,也都有係列。不過說到好電影,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才算剛開頭,九十年代的好萊塢大片,越出越奇,精彩紛呈。

八十年代,對初到美國的留學生,幫助最大的,是以台灣移民為主體的華人教會。他們開車,帶袁磊們撿舊家具,周末去教堂,去Yard Sale,到中國超市買菜。你有什麽事需要幫忙,真正是隨叫隨到。開始一段,幫袁磊最多的那一位姓姚,大家都稱他姚先生。不過這些幫助,目的性太明確,所以不多久,袁磊和姚先生們就疏遠了,不再去華人教堂。

現代文明和近代中國 (目錄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