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牧師約翰·馬吉拍攝的記錄片,是影像,不是照片。與羅瑾在這個照相館收到的照片膠卷不是一回事。
約翰·馬吉(John Magee),美國傳教士,1884年出生於美國一個律師家庭,畢業於耶魯大學和麻省劍橋聖公會神學院。1912年作為牧師被美國聖公會派往中國傳教,並成為美國聖公會的南京道勝堂作傳教士。1937年12月,在南京大屠殺期間,馬吉擔任國際紅十字會南京委員會主席和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委員,設立難民傷兵醫院,參與救援了20多萬麵臨被屠殺的中國人。
馬吉用16毫米攝影機拍下的日軍暴行及南京人民受難的畫麵,是迄今發現的南京大屠殺唯一動態影像。
羅瑾的故事:
1938年1月,羅瑾來到一家新開的“華東照相館”(電影《南京照相館》中“吉祥照相館”原型)工作。有一天,一個日軍少尉軍官帶來兩個膠卷要衝洗,羅瑾發現竟是日軍殺戮中國人的照片。他義憤填膺,當即多洗印一份留著。後來每次碰到日軍來洗照片,他都會留心把這種照片加印保存。
據羅瑾回憶,為保存好這些照片,他把店內貼照片的灰色軟卡紙裁成20多張長方形卡片,裝訂成一個小本子,從原收藏的30多張照片中選出6×4厘米及6×6厘米兩種規格照片共16張,小心貼在相本上。他還在相冊封麵畫了一幅圖:左邊畫了一個深紅色的心;中間畫了一把利刃(刀是白色,刀柄黃色,刀已刺進過心髒,下麵滴著鮮血);右邊用紅色美術字寫了一個“顫抖”狀的“恥”字。為悼念這些死難同胞,他將心、恥等字圖都勾上黑邊。張盛生說,當時談起那些照片,老人心情仍十分激動,說雖然事隔50多年,仍刻骨銘心,至死難忘。
1940年,羅瑾前往南京某電訊集訓隊學習,和吳旋成為同學。他把相冊帶進集訓隊,藏在床鋪底下。後來,日軍不知從哪裏聽到風聲,開始大搜捕。羅瑾又把相冊藏到廁所的壁縫裏。之後,吳旋無意中發現了這本相冊,不知何人所藏,又怕被查到,便取出來藏到附近毗盧寺佛像的底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