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印證了史記中的一些文獻的真實性。有13萬-15萬片甲骨文分布在全世界,解讀出來的隻是九牛一毛。

甲骨文,作為我國迄今可見的最早成體係的文字,不僅僅是文明符號、文化標誌,還印證了包括《史記》在內的一係列文獻的真實,為已經消失的商代占卜製度提供了確切的物證,更重要的是把有文字記載的中華文明史向前推進了近5個世紀。

 

甲骨文時代屬於商朝後期,曆經商王盤庚遷殷至帝辛8世12王共273年。甲骨文出自3000多年前殷商王朝特殊人群之手。這些人以特有的占卜文例形式或記事文例形式,在龜甲獸骨上刻寫下貫以他們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信仰追求的居常生活事象,涉及政治、軍事、農事、氣象等很多方麵。殷墟甲骨文內容繁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史料價值和學術史研究價值。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