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毫不相幹的東西兩國 到親如兄弟般的同盟
從毫不相幹的東西兩國 到親如兄弟般的同盟
2024年6月,俄羅斯和朝鮮結為準軍事同盟。這標誌著俄烏戰爭進入了新的篇章,朝鮮可以名正言順地出兵幫助俄羅斯
這事兒乍一看的確有點毀三觀,誰能想到,一向不可一世的俄國人,居然需要朝鮮人來支持。這不是鬧著玩嗎?
從曆史角度來看,俄國人向來是瞧不上東方人的。沙俄在1904年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戰敗,讓俄國人氣了近半個世紀,為啥?因為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堂堂俄國居然輸給了一個東方小國
他們奪取海參崴後,將其命名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統治東方,其實也是非常帶有侮辱意味的。至於1858年的《璦琿條約》,更是成了他們每年都要紀念的條約,因為這份條約,標誌著他們不費一兵一卒,就從東方人手裏,奪取了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這一外交成果,足以彪炳人類曆史。
那麽為什麽現在俄羅斯需要朝鮮出兵出武器相助了呢?很明顯,自己有點扛不住了。人家烏克蘭那邊,有幾十個北約國家鼎力支持,俄羅斯就算體量再大,也不敢輕易與之打消耗戰啊。所以消耗一下其他國家的兵力,為自己擋一波傷害,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計劃中,本就有朝鮮這一份
一提到這個計劃,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長城以北。沒錯,當年沙俄在製定這個計劃的時候,在地圖上將東邊的海參崴,與西邊的世界第二高峰喬戈裏峰之間連了一條直線。大體上,這條直線以北,他們全都要。
如果這麽看的話,的確是長城以北,全都被劃入了*****計劃的範圍。這一範圍包括了如今的蒙古國、內蒙、新疆、東北三省以及部分甘肅青海等地。
實際上在執行這一計劃的時候,沙俄的胃口遠不止於此,至少朝鮮半島,他們也是想要收入囊中的。
1884年,朝鮮當時正處於中日爭奪的關鍵時刻。當時朝鮮意識到,內憂外患的清朝,未必能保護朝鮮,因此他們打算找到另外一個可以和日本抗衡的靠山,於是沙俄便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當中。
不過那時候朝鮮的宗主國還是清朝,沙俄曾多次要求與朝鮮建立外交關係,都被清朝給攔住了。不得已之下,1885年,朝鮮高宗選擇派遣5名密使偷偷渡過圖們江,到了俄國人的地盤上,開始與俄國密談。
密談的內容,無非是他們不指望與日本的友誼了,也對清朝能否繼續保護自己,不抱有希望了。現在朝鮮隻希望能和俄國成為摯友。雙方一拍即合,在1885年簽訂了第一份《俄朝密約》。
不過很快清廷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索性開始扶持高宗的生父大院君,以此來抑製親俄的高宗和閔妃集團。
即便如此,高宗和閔妃也沒有放棄引俄拒華的計劃。高宗甚至坦言:三千裏山河臣服於華,實乃奇恥大辱。俄國人則不斷添油加醋,雙方在1886年前後,達成了第二份《俄朝密約》,當然了,事後朝鮮堅稱沒有這份密約,因為在10月,這事兒又被駐紮在朝鮮練兵的老袁給破了。
此後一直到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時,沙俄都沒有繼續染指朝鮮的想法。不過甲午戰爭後,清朝喪失了對朝鮮的宗主國身份,沙俄再次卷土重來。
這回沙俄還是聯係上了親俄的閔妃集團,1895年7月,在俄國公使的幫助下,閔妃解散了親日的內閣,建立了親俄集團。為了牢牢與俄國綁定,閔妃甚至打算將鹹鏡道的某個港口租借給俄國。
這事兒引起了日本的強烈警覺,他們認為如果繼續放任不管,那麽朝鮮肯定就是俄國的了。為此爆發了乙未事變,閔妃被殺,親俄集團被除。
對此,沙俄表達了強烈抗議,高宗甚至借此機會躲入了俄國公使館。日本陷入被動以後,俄日雙方在朝鮮的拉鋸戰也就這麽展開了。
到了1900年,沙俄強占了整個東北以後,日本人更加惴惴不安了。畢竟東北和朝鮮,一水之隔。俄國人想要染指朝鮮,就更加容易了。結果便爆發了1904年的日俄戰爭。
蘇朝友誼大橋,就是雙友誼的見證
1905年日俄戰爭結束後,沙俄因為戰敗,不得不退出東北。那麽他們和朝鮮自然也就絕緣了。那時候日本風頭正盛,沙俄也得避其鋒芒,所以壓根不敢和朝鮮發生任何不正當的關係。
1917年沙俄覆滅,蘇俄、蘇聯取而代之以後,他們在亞洲將工作重心放在了如何讓外蒙、唐努烏梁海地區脫離中國之上,也就是繼續執行*****計劃,但礙於日本在東北亞的勢力,並未繼續染指朝鮮。
一直到二戰結束,日本戰敗前夕,蘇聯才於1945年8月8日晚對日宣戰,並且在8月9日風風火火地攻入東北和朝鮮。
8月11日蘇聯的太平洋艦隊也登陸了朝鮮北部,到了8月31日前,蘇軍一路打到了三八線附近,整個朝鮮北部,都被蘇聯解放了。
這麽一來,俄國和朝鮮之間,時隔半個世紀,得以再續前緣。隻不過再牽手時,早已物是人非,人麵桃花。
昔日的沙皇和高宗,早已作古。如今牽手並肩的是斯元帥和金將軍。
1948年9月9日,蘇聯一手推動了金將軍在朝鮮北部建國,同時蘇聯第一時間與之建交。但在當年8月,在美國的推動下,朝鮮半島南邊已經建立了韓國。所以朝鮮半島由此陷入了南北分治的狀態。
金將軍那時候才30多歲,正是意氣風發的大好年華,對麵的李承晚,當時已經是一個年過七旬的老朽了。金將軍還是相當有民族理想和曆史情懷的,因此他急切地希望南北能夠走向統一。對此斯大林也表示了默許。
有了斯大林的默許,金將軍自然甩開了膀子幹了,結果引來了美國人。關鍵時刻,還得中國出手,將停火線維持在了之前的三八線。
不過在抗美援朝期間,蘇聯為了向前線輸送物資,特地在圖們江上修建了一座蘇朝友誼大橋,有了這座橋,俄國和朝鮮終於能夠將友誼牢牢綁定在一起了。隻不過這座橋卻攔住了吉林唯一的出海口。似乎兩個人的友誼,不該出現第三者。
蘇聯解體後,俄朝友誼麵臨嚴峻挑戰
蘇聯對朝鮮還是很夠意思的,他們幫助朝鮮建立了自己的煉油廠、鋼鐵廠、火電站、毛紡廠等一係列工業產業,並且在初期向其提供了石油、礦藏、機械設備、棉花等物質方麵的支持。
這還沒完,那時候蘇聯要當老大哥,就必須要給小弟們足夠的扶持才行。為此蘇聯在朝鮮下了不少訂單,而且基本上是高於市場價收購朝鮮的產品。這一舉措,也讓俄國人和朝鮮人的友誼,更加深厚了。
當然了,明眼人都明白,這種用錢換來的友誼,是很難長久的。因為一旦經費斷了,那友誼也就不存在了。
蘇聯高速發展時期,雙方的友誼可謂十分牢靠。當中蘇交惡的時候,朝鮮的態度其實是站在蘇聯這一邊的,畢竟蘇聯是他們的老大哥,也對他們有經濟扶持。至於誌願軍的恩情,早已被他們慢慢淡忘。尤其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後,誌願軍的豐功偉績,幾乎都被他們給抹掉了。
蘇聯和朝鮮的友誼,一直持續到了蘇聯解體為止。
蘇聯解體以後,其實朝鮮也十分迷茫,從思想角度來看,不僅老大哥沒了,而且指明方向的導師,似乎自己也迷路了。
從現實角度來說,過去在蘇聯的經濟扶持下,朝鮮人的小日子,過得比中國人還要好。但是伴隨著蘇聯的經濟下滑,這樣的扶持越來越少,到了蘇聯解體後,相關扶持就完全沒有了。
不再有老大哥高價回收你的產品了,你在國際上人緣又不怎麽樣,所以朝鮮的對外貿易,也陷入了停滯狀態。
俄羅斯徹底改弦更張,開始極力融入西方,這讓兩者之間的友誼,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可以說,蘇聯解體後的30年時間裏,雙方幾乎沒有友誼可言。
俄烏戰爭,讓俄朝再次緊緊相擁
一直到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以後,雙方似乎找到了共同話題。畢竟烏克蘭背後是美西方在支持,而朝鮮堅決要對付的就是美西方。
所以俄朝再次緊緊相擁,也就找到了共同話題。至於三將軍用士兵換錢這事兒,當樂子聽聽就行了,他的目標更長遠,那就是將俄羅斯牢牢綁定在反美的大船上,千萬別再輕易下船了。畢竟在失去導航的情況下,孤帆遠航的滋味,不太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