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有必要科普一下,以正視聽!哥薩克 ≠ 烏克蘭,入侵中國的不是烏克蘭,而是俄羅斯!

來源: 2025-05-16 15:56:56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覺得有必要科普一下,以正視聽!

入侵西伯利亞、中國東北的並不是烏克蘭人,大都是俄羅斯人,比如最早入侵西伯利亞的西伯利亞哥薩克,來自俄西北部,95%是俄羅斯人。

鎮壓和摧毀了紮波羅熱哥薩克及頓河哥薩克後,帝國仿照它們重新編成了十一個哥薩克軍團,軍團其後在向西伯利亞擴張的過程中成為沙俄主要的依仗;帝國法定強征哥薩克所組成的騎兵隊也成為重要武力,沙皇本人及繼承人都是這些哥薩克部隊的統帥及總司令。它們分別是:
 

此外還有葉尼塞軍團和原本定於1917年組建的伊爾庫茨克軍團

 

俄羅斯帝國的哥薩克軍團

    [編輯]
在俄羅斯帝國晚期,哥薩克一共編成了11個獨立的軍團,由西向東分別是:
 
軍團 成立 解散 首府 附注
頓河軍團

Don Cossack Host

Донски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570 1920 新切爾卡斯克 -
庫班軍團

Kuban Cossack Host

Куба?нско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860 1920 葉卡捷琳諾達爾 舊稱黑海軍團,1860時與高加索防線軍團的一部份合並
捷列克軍團

Terek Cossack Host

Терско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860 1920 弗拉季高加索 高加索防線軍團的一部份
阿斯特拉罕軍團

Astrakhan Cossack Host

Астраханско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817 1920 阿斯特拉罕 -
烏拉爾軍團

Ural Cossack Host

Ура?льско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775 1920 烏拉爾斯克 舊稱雅伊克(Yaik)軍團
奧倫堡軍團

Orenburg Cossack Host

Оренбургско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755 1920 奧倫堡 -
西伯利亞軍團

Siberian Cossack Host

Сибирски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582 1918 鄂木斯克 1918年時拆分成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與伊爾庫茨克兩個軍團
七河軍團

Semirechye Cossack Host

Семиреченско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867 1920 維爾內 1867年時自西伯利亞軍團分出
外貝加爾軍團

Transbaikal Cossack Host

Забайка?льско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851 1920 赤塔 又稱貝加爾軍團
阿穆爾軍團

Amur Cossack Host

Амурско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854 1922 布拉戈維申斯克 -
烏蘇裏軍團

Ussuri Cossack Host

Уссури?йско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1889 1922 符拉迪沃斯托克

達利涅列琴斯克
1889年時由阿穆爾軍團分出
 
 
 

 

西伯利亞哥薩克軍團,95%為俄羅斯人

西伯利亞哥薩克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西伯利亞哥薩克(俄語:Сибирские казачье войско, Sibirskiye Kazach'ye Voysko)是俄羅斯帝國哥薩克軍團之一,成立於16世紀晚期,為跟隨葉爾馬克征服西伯利亞汗國的哥薩克及其後人。 事實上,最早定居在西伯利亞的俄羅斯開拓者,尤其是官兵大多被統稱為哥薩克,然而這些移民大多來自俄羅斯西北部,與傳統的頓河哥薩克劄波羅熱哥薩克關係不深。

鄂木斯克聖尼古拉哥薩克大教堂,西伯利亞哥薩克軍團所屬的主要教堂。
一位西伯利亞哥薩克騎兵,約攝於1890年代。

歷史

 [編輯]

西伯利亞哥薩克軍團成立於1582年,曆史僅次於頓河軍團劄波羅熱哥薩克,總部位於鄂木斯克。 軍團往後下分三個分部,分別設於科克契塔夫鄂木斯克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48個哥薩克村統轄123個聚落。 依據1914年的統計,西伯利亞哥薩克的123個聚居點中,有居民298,284人,其中167,985人為軍人,95%為俄羅斯人(包含早先被流放至此的瑞典人與波蘭人,大多已俄羅斯化),另有少數穆爾多瓦人及韃靼穆斯林。

在俄國革命之前,西伯利亞哥薩克一向是俄羅斯帝國的重要武力. [1],1801年時,六千名哥薩克分散在西伯利亞的各個定居點與要塞,到了1808年,這些哥薩克被整編為十個騎馬步兵團與兩個騎炮兵連。 [2]日俄戰爭期間,投入作戰的207個俄國騎兵中隊中,西伯利亞哥薩克占了相當高的比例,但比起做為正規騎兵使用,西伯利亞哥薩克更類似於騎馬步兵。 [3]

西伯利亞哥薩克軍團於1919年遭到解散,蘇維埃政權試圖在各個層麵上消弭哥薩克的影響力,盡管有些哥薩克單位在1937年之後恢複,但皆非西伯利亞哥薩克。 在當下的俄羅斯陸軍中,位於東部軍區博爾賈駐有一支以哥薩克為頭銜的單位。

人員組成及活動

 [編輯]

被政府派去西伯利亞以促進並保護國家利益的雇員當中,下層所有服軍役的人就被通稱作「哥薩克」,這些軍役人員(sluzhilye liudi)和獵商都屬於西伯利亞的征服者:除了非正規編成的邊境哥薩克,還包括了射手(streltsý)、貴族士官(deti boiarskie)注 1]以及作為戰俘被送到西伯利亞充軍的波蘭人、立陶宛人和瑞典人。 當地方當局不需要邊境哥薩克服役的時候,他們可以為自己的利益而去探險和征服新地區。 在早期被派去支持哥薩克進行征服的射手,一般都是步兵,受正式指派的官員指揮,人數比一般哥薩克少。 貴族士官通常是整個哥薩克部隊的軍事首領,地位比其他成員的高,這個頭銜也會授予一些軍役人員作為獎賞[4]

西伯利亞的哥薩克與獵商一樣也充當著毛皮商人,新的哥薩克也會從獵商當中招募,借著軍役職務使他們有機會直接接觸原住民征收毛皮。 常規哥薩克時常人員短缺,於是獵商也常被征召成哥薩克(誌願者)為政府服役,協助征收實物稅並參與遠征隊的討伐。 有時獵商也受哥薩克統領的委托征收實物稅,並用沙皇名義征服新的土地[4]

西伯利亞常備的哥薩克和獵商,在組織和生活方式方麵彼此並沒有太多區別,他們都會從屬於同一指揮下,獵商也會加入同哥薩克隊伍相近的武裝隊伍或稱夥件(vatágas)。 哥薩克隊伍在他們代表法律力量的地方,和獵商隊一樣會對當局,甚至對於相互隊伍間都獨立地行使權力,更會私下在隊伍中瓜分戰利品[4]

 

綜上,”哥薩克“ 並不是指一個特定民族,而是一個類似屯田製的”生產建設兵團“。

沙皇擴張非常厲害,所以他需要在邊疆實行屯田製,因此建立了11個”生產建設兵團“。

中共出於政治目的,為了掩飾其支持俄螺絲侵略而遭質疑,竟然將哥薩克=烏克蘭,巧妙地轉移了人民群眾的怒火!

但這個不是曆史事實。

圖集

 [編輯]